Re: [討論] 國民黨對臺灣建設的貢獻有多大﹖

看板TW-history作者 (貝它)時間14年前 (2010/02/16 00: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7 (看更多)

02/15 22:37,
想請教這網站跟你說的完全不同 是怎麼回事
02/15 22:37
討論和吵架最大的不同在於是,一個是有建設性的反駁,一個是沒有標的的反對。 如果這網站上面說的東西是絕對正確的,那麼我說的東西自然可以當成垃圾;反之,如果 這網站上面說的東西不一定正確,那麼提出問題的您是否應該對此等差異做出一些個人的 看法?

02/15 22:41,
我當然知道物資掠奪不是衝進民家 通貨膨脹難道就不是物
02/15 22:41

02/15 22:41,
資掠奪
02/15 22:41
通貨膨脹是一個現象,而不是一個人為操控的工具。中樂透的人是否在"掠奪"沒有中的人 的錢呢?當然,您當然可以說通貨膨脹是國民政府蓄意操縱下的結果,不過這種立論可能 需要提出一些證據來證明。 ============================================================================= 原網站文章節錄: 戰後不久,中國共產黨爭國國家政權,國共內戰從東北延燒到華北,至 1946 年 8月爆發全面內戰。在內戰中,台灣扮演了國民黨軍後勤補給的角色,不斷將重 要物資運往內地。 台灣為米糖重要產地,戰爭末期雖產兩減少,仍然可觀。據上海報刊報導, 1946年台灣 兩季稻米收成,足夠台灣本島食用,政府當局卻將多出的一百多萬石米糧與各種方式徵集 來的米糧都送到蘇北、華北充作軍糧,導致台灣的米荒。 又如戰爭末期台糖公司有15 萬噸的存糖,準備用來當作戰後復員與營運資金,但國民政 府下令「接收所有日人存糖,撥歸中央,集運上海銷售」。存糖被無償運往上海變賣,台 糖失去復員基金,只得向台灣銀行借貸。戰後,國民政府透過公營企業將物資運往大陸, 卻要求台灣銀行擴大放款做為公營企業週轉資金,台銀只得不斷加發貨幣,這是造成戰後 台灣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 二二八事件中處理委員會所提出的「四十二條要求」中,就有一條是「送與中央的食糖 15 萬噸,要求中央依時價撥歸台灣省」。 ============================================================================= 以上是"資源掠奪"部分的描述。 我不很確定這篇文章和我說的事情"完全不同"的點在哪裡。 我並沒有說國民政府"只有"把資源運進台灣,"沒有"運出台灣。我說的是, 1. 從金融統計月報 + 台灣的進出口貨物統計表 之中,我看到了1945-1947之間,台灣是 逆差的,之後是順差。如果是掠奪的話,情理上來說不會有順差的情形發生。 2. 法幣有通貨膨脹,匯率是固定匯率,台幣因此通貨膨脹。這是輸入性通貨膨脹。 台灣人應不應該被國民黨政府統治,這是應然面;台灣在國民政府眼中是甚麼地位,那也 是應然面。至於實然面上如何,是不帶感情的。掠奪本身是帶有感情的詞彙。我並無對國 民政府的行為表達贊同的意思,但是討論60年前的事情的時候,適當的蒐證做功課,以及 稍微的平心靜氣,而不是人云亦云,會不會更好呢? 如果提到書本的話,劉士永先生的《光復初期臺灣經濟政策的檢討》,我記得附錄有 很多統計資料,雖然有些是二手資料,但是正確率很高,可以參考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40.117
文章代碼(AID): #1BUNaOje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BUNaOje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