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表示「清朝布政使司衙門」位置的北白川 …

看板TW-history作者 (ec)時間14年前 (2009/12/08 00:05),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Vieira (paranoid android)》之銘言: : 推 pedi:"清臺灣巡撫衙門舊址埤"部份埤文內容還真無言..日治50年真的 11/26 10:44 : → pedi:變成消失的歷史,沒有年號,也沒有"御遺跡地"的敘述 11/26 10:46 : 推 kaod:原來巡撫衙門有落成啊!? 看一些資料都說巡撫在布政衙門辦公 11/27 10:51 : 推 richardfan:沒記錯的話,巡撫衙門在今開封街附近。建省後,台灣巡 11/27 13:42 : → richardfan:撫才是最高行政首長,布政使次之。劉銘傳當台灣巡撫時 11/27 13:43 : → richardfan:那時的布政史是卲友濂,為劉銘傳的繼任巡撫。 11/27 13:45 : → richardfan:書上說,日人由北門進城,當時的巡撫衙門給日本砲兵隊 11/27 13:46 : → richardfan:使用,因軍事原因不能拍照,故巡撫衙門留下的影像資料 11/27 13:47 : → richardfan:很少。 11/27 13:47 : 版友您指的書應是《古地圖台北散步》這一本書吧!同書第41頁有清代每 : 省設布政使一人,掌管行政和財政,俗稱「藩台」,品級和巡撫相同;第40頁 : 有巡撫是清代省級地方政府的最高長官,總攬一省軍事、吏治、刑獄等事務, : 所以敝人稱建省後,布政使是最高行政首長並沒錯,請參考,謝謝! 巡撫既然是掌吏治,那布政使是不是歸他管? 陶希聖、沈任遠合著的《明清政治制度》(我手邊就只有這麼老的書...) 在〈清代〉篇,第90頁引清朝文獻通考 「(巡撫)...掌考察布、按諸道...於一省文職,無所不統。」 並在傅宗懋的《清制論文集》中〈清代督撫甄選實像之分析〉一文中統計升任巡撫的官職 布政使是傅先生選為第一個討論的,按照他的統計, 清代有283個布政使升任督撫 --- 我個人是認為擁有考察權的那一方應該才是最高行政首長啦, 如果您要說布政使才是實質行政官,在傅先生的同篇文章裡,他引清朝通典說到 「(布政使)凡諸政務,與督撫會議,經劃而行之。」 這應該可以說明,布政使的行政還是得跟督撫商議, 既然需要商議,那他就不是最高行政首長。 以上,請參考。 : ※ 引述《Vieira (paranoid android)》之銘言: : : 原台北城內的清朝官署已拆毀待盡,在現場已找不到什麼遺跡 : : 而日本據臺前台灣最高行政首長的官署「清朝布政使司衙門」 : : 唯一能顯示其位置的便是「北白川宮御遺跡地」 : : 請看原「清朝布政使司衙門」位置的「北白川宮御遺跡地」 : : http://talin5814.myweb.hinet.net/war/iwe_study/8/taipei/kida_taipei.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58.158

12/08 11:51, , 1F
所以感覺和現在的秘書長或是執行長比較像?
12/08 11:51, 1F

12/10 00:26, , 2F
以上,請參考XD
12/10 00:26, 2F

12/10 01:13, , 3F
我覺得最高行政首長還是以布政使比較合適,巡撫總督帶有很高的
12/10 01:13, 3F

12/10 01:14, , 4F
臨時性質,或設或廢,轄區也改來改去,布政使轄區則相對安定,部
12/10 01:14, 4F

12/10 01:15, , 5F
份省份還出現過布政使轄區大於巡撫的有趣狀況。
12/10 01:15, 5F

12/11 08:05, , 6F
清代不是督撫接近定型了嗎?
12/11 08:05, 6F

12/11 09:35, , 7F
還是常常更改喔!比如四川,還有總督轄區變來變去,北方省份還有
12/11 09:35, 7F

12/11 09:36, , 8F
一個省多個巡撫的
12/11 09:36, 8F
文章代碼(AID): #1B7IVBSH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7IVBSH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