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上下層組織看這次的救災

看板TW-history作者 (洋子結婚我沒機會了)時間15年前 (2009/08/11 21:46),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或許有人覺得這篇可能不算歷史範圍 不過我是試圖從我學的大歷史觀來看這次的救災 黃老仁宇認為中國的上下層蓋屋理論 國民黨蓋好了上層 共產黨蓋了下層 讓中國終於進入了數字管理的階段 我專心的看了這幾天的新聞 如果以這種上下層結構來看這次的救災動員 無疑的台灣透過網路系統 構建了幾乎完美的下層社會 PTT 的救災版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分配好需要的物資調配工作 井然有序 力量與資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調集的動作 更不用論傳統的社會救援系統例如慈濟和世界展望會 這種下層的救災力量是屬於扁平式的組織 往往整個組織不會超過三層 所以在組織溝通上面遠快於上層組織 機動性也高 上層政府組織擁有的力量絕對大於下層 但是上層的問題在於指令的傳達與責任的負責 台灣的官僚體系依然不脫離全世界的官僚體系 就是沒有人敢負責的 必須要層層上報 層層聯絡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就算怎麼改進上層結構也必然需要這種官僚體制才能維持 不過我們可以檢討的是更多的權限是否可以開放給第一線的指揮官 在第一時間就可以進行反應 這讓我想到日劇跳動的大搜查線 青島追求的不就是這個 命案是發生在現場 而不是在會議室 我們是否可以將更多的職權開放給下面的基層負責人呢? 例如土石流的警戒問題 現在是救災中心從氣象局得到雨量估計 然後再要求下面縣市進行撤離動作 縣政府才通知鄉鎮進行處理 為甚麼我們不能給更前線的負責人判斷的權責呢? 直接就賦予當地的警察最高首長(派出所所長)可以直接判斷下達撤村的命令 直接動用所有當地人力物資進行動作 只需要報備縣政府就可以 命案是發生在現場而不是在會議室 適度的將決策權力下放到第一線的指揮官手上 才是能夠避免更大傷亡的法門 馬英九先生要打十一通電話給縣長們才能把這些資源統合給消防署運作 這跟當年蔣介石必須要打電話才能調動那些軍頭沒兩樣 而老蔣用的是師徒之誼才能讓這些軍頭讓出資源 我是不太清楚馬先生要怎麼才能打通這些縣長大人們 不過 這不是應該在制度面上就可以處理的嗎? 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的上層組織並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讓政府可以進行這種工作 必須要退到使用傳統的人情方式才能調動 馬英九先生在嘉義要調動台北市消防隊的資源要靠他打電話 這又是另一個有趣的事情 這代表官僚指揮體系癱瘓了嗎? 還是官僚指揮體系確實有這樣的體制 只不過一向遵法守法的總統不耐煩直接用自己的資源來運作? 這就回到了黃老仁宇的理論 這個政府依然不能從數字上管理 必須要依靠傳統的道德與人際關係才能進行運作 災難的開始 災情的回報管道居然是電視台的call in 而劉揆也說通報要透過媒體 整個中央救災體制無能的暴露在人民面前 相較於下層組織的反應快速 上層組織的麻痺與遲緩就被比下去了 一場大雨 造成的災難讓人鼻酸 同時也暴露出了台灣現代化社會上層組織依然沒有完成現代化的工程 整個政府組織在權責分配與法令規定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問題 傳統從上而下的命令方式絕對無法符合現代化的要求 如何能夠重新建立從下而上的新的上層組織才是政府改造的重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11.202

08/12 00:26, , 1F
有趣的說法
08/12 00:26, 1F

08/12 00:26, , 2F
啊,我不是說災難有趣...
08/12 00:26, 2F

08/12 22:16, , 3F
同意樓上的回應。原 PO 滿有意思的論述
08/12 22:16, 3F
文章代碼(AID): #1AWNOSXt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AWNOSXt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