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二百年判決石碑 村民當踏腳石

看板TW-history作者 (kusunoki)時間15年前 (2009/03/23 20:28),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這塊石碑,大約十幾年前,就已經有學者通報縣政府加以重視, 不過文化局官員來這裡看了看之後,又回去了,他們說就維持原狀。 現在這塊石碑又重新受到重視, 文化局打算跟國史館請經費,預計重新立起這塊石碑加以保存, 也就是這則新聞中,請台灣文獻館主秘來看的緣由。 ※ 引述《Nefertary (KAERU)》之銘言: : 之前在台南縣政府文化處任職的時候,曾經跟我們科長,還有一位學養頗深的同事, : 一起去到東原村看這塊石碑,當時是97年的11月底(如果我沒記錯)。 : 那位同事平時的興趣就是四處勘查古蹟與遺址,他同時也是台南縣一位相當有名的 : 文史專家,某日上班的時候,這位同事向科長講,說他在東原村出田野調查的時候, : 發現這塊石碑,當時是有人在上面燒東西,引起他的注意,他趨前一看, : 便發現這原來是一塊很有歷史的石碑。石碑名我忘了,因為業務資料已經全數移交, : 我沒有留存任何照片,但是這位記者大哥講一句話不是很對,就是他寫的「仁憲」, : 當時現場看,應該是「仁臺」,我們當時就在討論,「仁臺」該不會是對地方官的 : 敬稱,有點類似公務員會稱自己的長官為「鈞長」那樣,因為我不是學台灣史或是 : 中國史,所以僅能就模糊的印象予以臆測。當時此碑岌岌可危,如今終於被媒體注 : 意到,我想不管是我的前老闆們,或者是其他文史專家學者們,應該會多給它一點 : 關愛的眼神吧。 小弟當初剛看到「仁臺」二字,直覺以為是否跟台灣兵備道等高級官員有關, 因為道員多尊稱為「道臺」。 : 如果大家有興趣探險的話,寶興宮後方還有一個古墓,碑上題「國學生爾和葉公之墓 : 」,道光年間立石。是不是葉大觀族人,似乎無從稽考,真希望有台灣史的高高手, : 幫忙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 那塊碑的標題是奉憲....,康熙字典上有說,「懸法示人為『憲』」,野人獻曝一下。 附帶一提,事實上這塊石碑上面的文字(或者應該說可供辨識的文字), 都沒有提到葉大觀,所以此碑與葉大觀有關其實只是推論。 另外就是…提到「葉大觀」,小弟也對此很好奇。 小弟翻遍整個葉氏族譜,完全沒有發現有葉大觀這個人。 不過葉大觀這個名字是確實存在的,至今葉家仍有珍藏一顆「業主葉大觀印」的印章。 因此小弟認為,葉大觀可能是一個人,但不是他的本名,觀只是當時的一個尊稱。 不然就是,葉大觀是一個團體的名字,可能是墾號或是商號, 名字由來是取自葉氏家族所習以冠稱的「大觀山」名號。 一切純屬推測,仍盼指正與更多的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49.44

03/23 21:18, , 1F
就前篇的仁臺 我以為那是對人的尊稱
03/23 21:18, 1F

03/23 21:56, , 2F
原來是這樣,希望這塊碑有更好的去處,我當時是建議說
03/23 21:56, 2F

03/23 21:57, , 3F
讓縣府收回到文化園區裡保存也好,不過還是要徵求廟方
03/23 21:57, 3F

03/23 21:57, , 4F
和當地居民的同意。
03/23 21:57, 4F

03/24 23:36, , 5F
因為碑文中有記到「前道憲」字樣,應指前任台灣兵備道
03/24 23:36, 5F

03/24 23:36, , 6F
所以乍看之下,會再把「仁臺」跟道相連結.
03/24 23:36, 6F

03/24 23:38, , 7F
不過看前文推論,「仁臺」或許也是尊稱大老爺之意
03/24 23:38, 7F

03/24 23:38, , 8F
所以此碑中所指的仁臺,或許是諸羅知縣?
03/24 23:38, 8F
文章代碼(AID): #19nu1JPk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nu1JPk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