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連橫"鴉片有益論"導致身敗名裂逃離台灣

看板TW-history作者時間15年前 (2008/10/16 17:07), 編輯推噓3(3013)
留言1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連橫撰文《新阿片政策謳歌論》(坊間多稱《鴉片有益論》),辯稱鴉片有益,觸犯 眾怒,被台中詩社櫟社開除會籍,林獻堂疏遠連橫和兒子連震東。由於在台灣已經無 法立足,連橫全家相繼離開台灣,移民中國大陸,連橫最後因肝癌病逝於上海,客死 異鄉。 http://tinyurl.com/4pj3jf 原連結: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0%A3%E6%A9%AB_(%E4% BA%BA%E5%90%8D)&variant=zh-tw#.E9.B4.89.E7.89.87.E6.9C.89.E7.9B.8A.E8.AB.96 鴉片有益論 在台灣日治時期後期,由於台灣人民族自覺的覺醒,抵制阿片(即鴉片)逐漸有成,吸食 者顯著減少,因此阿片的專賣的收入也就跟著減少。當時台灣阿片的進口是由三井物產所 株式會社獨佔。由於吸食者減少,台灣總督府於是在1929年1月頒布「改正鴉片令(按: 當為「改正阿片令」)」(陳明道 2003)。 這項法令頒布之後,引起全台有識之士的憤怒。然而,連橫卻於1930年3月2日,在日本人 御用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上發表《新阿片政策謳歌論》(坊間多稱《鴉片有益論》)辯 稱鴉片有益的意見書,其中最令人不恥的言論有:「台灣人之吸食阿片,為勤勞也,非懶 散也 …… 我先民之得盡力開墾,前茅後勁,再接再厲,以造成今日之基礎者,非受阿片 之效乎?」 此篇論稱「鴉片不僅無害,甚至還被稱為長壽膏,是有益的」的文章一經發表後,「全台 輿論譁然,蓋當時台胞方藉鴉片特許問題,義正辭嚴,以與日本統治當局奮戰,驟見此文 為虎作倡,都怒不可遏。連橫頓成眾矢之的」(林元輝 1998,12)。連橫如此媚日之舉 ,連當時的民族運動領袖林獻堂都看不下去了。3月6日,林獻堂在日記上這樣寫著: 「 3日(按:應是2日)連雅堂曾在《台日》報上發表一篇,說荷蘭時代阿片即入台灣, 當時我先民移殖於台灣也,台灣有一種瘴癘之氣,觸者輒死,若吸阿片者則不死,台灣得 以開闢至於今日之盛,皆阿片之力也。故吸阿片者為勤勞也,非懶惰也;為進取也,非退 步也。末雲僅發給新特許二萬五千人,又何議論沸騰若是?昨日槐庭來書,痛罵其無恥、 無氣節,一味巴結趨媚,請余與幼春、錫祺商量,將他除櫟社社員之名義。余四時餘往商 之幼春,他亦表贊成。(引自李筱峰 2003) 」 因此,台中詩社櫟社隨即集會開除連雅堂會籍,使他連帶和兒子連震東遭林獻堂一派人士 疏離,父子兩人只好先後到《昭和新報》任職。陳明道(2003)也認為,「此種鴉片有益 論,成為連雅堂一生的污點。」 客死上海 由於在台北幾乎已經沒有人願意再和連橫交往,他於1931年返回台南,借寓別人家中,「 不復與北人士相聞問」。 由於在台灣已經無法立足,連橫籌謀讓獨子連震東去中國大陸尋求出路。該年4月,連震 東即帶著連雅堂的八行書,前往大陸投靠民國初的參議院議長張繼(陳柔縉 1999)。 兩年後,連雅堂覺得台灣「不可一日居」,獨子又已在大陸落腳,才移居中國(陳柔縉 1999)。1936年,連橫因肝癌病逝於上海。 http://tinyurl.com/6cjgjc 原連結: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96%B0%E9%98%BF%E7%89%87%E6%94%BF%E7% AD%96%E8%AC%B3%E6%AD%8C%E8%AB%96 新阿片政策謳歌論 臺灣阿片問題,比月以來,議論沸騰,或以為當行勵[1]禁,或以為須再特許,究之皆一 偏之論,未能盡其全也。夫天下之事物,有利必有害,有[害]亦有利;是故利害之中,必 當權其輕重得失,而後可以無憾。夫阿片之為利為害,論者多矣,不須贅言。顧以全世界 而觀之,出產之多,消費之巨,若以臺灣吸食之量而比之,不及百分之一,似乎不成問題 ;然為國計民生起見,亦不得不善為處置。   查阿片之傳入臺灣,始於蘭人統治之時,距今已三百年。歸清以後,移民漸至,曠野 漸開,而榛莽未伐,瘴毒披猖,患者車取死,惟吸食阿片者可以倖免,此則風土氣候之關 係,而居住者不得不吸食阿片;如俄羅斯人之飲火酒、南洋土人之食辣椒,以適合環境, 而保其生命。故臺灣人之吸食阿片,為勤勞也,非懶惰也;為進取也,非退守也!平心而 論,我輩今日之得享受土地物產之利者,非我先民開墾之功乎?而我先民之得盡力開墾, 前茅後勁,再接再厲,以造成今日之基礎者,非受阿片之效乎?然則阿片之害,人言嘖嘖 ,而以臺灣歷史觀之,故亦有利也。夫烏頭毒藥也,可以殺人,而亦可以治病;河豚美味 也,可以爽口,而亦可以損生,惟在用之得宜爾。   道光十年,閩浙總督孫爾準以各省消用阿片甚巨,耗民損財,奏請禁止。十八年,復 因御史黃爵滋之奏,下詔嚴禁,初犯者刑,再犯者死,?於澳門焚燬英商阿片一萬三千六 百餘箱。英人不服,遂至構兵,而訂江寧之約,其禁遂弛。當是時,臺灣兵備道姚瑩亦奉 庭[2]旨,勵行嚴禁,然以訂約之故,時令不行,而吸食者猶故也。光緒十年,法人之役 ,臺灣戒嚴,兵備道劉璈以臺灣阿片既不可禁,又須購之外國,損失甚大,奏請撥給官莊 ,許民播種,自產自給,以挽利權,廟議許久;而臺灣之阿片乃愈盛。夫臺灣人民吸食阿 片,固非一朝一夕之故,染之既久,積之也深,自不能一時斷絕;雖過去之事,而亦足為 今日之參考也。   帝國領有之初,政府則議禁止,嗣因習慣上、人道上之故,乃立漸禁方針。是時,特 許吸食者十六萬人,閱今三十餘年,僅有二萬五千人,使非漸禁之功效,則此三十年間, 戶口之增加,富力之日進,吸食者當在三十萬人以上。則此次再請特許者二萬五千人,亦 不過全人口二百分之一分強爾,無大關係,亦不成大問題,又何事議論沸騰哉!唯今日阿 片問題,關係國際信義,固不可不權其利害之大小輕重,以期無憾!   夫世界今日之吸食阿片,非僅臺灣也。支那為阿片最盛之國,十數年來,外標嚴禁之 名,內收稅金之實,則各省武人據地稱雄,擁兵自衛,莫不勒取阿片之巨利;國民政府雖 言禁止,而法令早已不行!南洋群島以及產地之印度、波斯、土耳其尚多吸食,則歐洲人 士亦有飲用,且多屬上流社會;美為文明之國,而報載吸食阿片者達二百萬人,可謂怪事 !夫美國固勵行禁酒矣,然而密輸者如故,密飲者如故,牟利之徒且以汽船設大酒館於公 海之上,以供遊客之豪飲,而政府無如何也。   臺灣阿片之害,政府無難禁止,然為習慣上、人道上而觀,故有再行特許之議,命各 保甲曉諭有癮者自行申請,再由醫師診察,以驗其癮之輕重,可謂周至!今若遲疑不決, 收回成命,則當局失信於保甲,保甲失信於人民,而政府之威嚴損矣!聞臺北市內各保甲 已聯名申請照行,此亦民意也。夫治民者,在安民,不在擾民;在順人之情,不在拂人之 性。今政府既有特許之意,人民又有希望之心,自可照議而行。其受特許者,苟非體氣之 大弱,痼疾之癮癒,自任改除;即舊時之特許者,互相勸勉,冀斷其癮,以促成政府漸禁 方針之美意。如是,不及三十年,臺灣阿片不禁自禁,豈非持平之道哉! -- 上月球!月球是中國人吳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抓嫦娥!此女意圖分裂中國領土脫離中國掌握 殺玉兔!玉兔為資產階級之玩物!日帝之玩偶!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114.45.16.29 (10/16 17:10)

10/17 19:34, , 1F
10/17 19:34, 1F

10/18 01:17, , 2F
此說引用傳說認為"謝南光"才是"鴉片有益論"的作者
10/18 01:17, 2F

10/18 01:19, , 3F
若此說有事證,連戰可以告垮很多媒體,出版社..
10/18 01:19, 3F

10/18 01:19, , 4F
我目前還沒找到"鴉片有益論"冒名發表之說的細節
10/18 01:19, 4F

10/18 01:20, , 5F
與可信度評估
10/18 01:20, 5F

10/18 01:24, , 6F
借轉。
10/18 01:24, 6F

10/18 01:35, , 7F
樓上也可附上你的鴉片民俗說法,當初我不敢轉
10/18 01:35, 7F

10/18 04:05, , 8F
海峽評論、夏潮、中國統一聯盟、聲討陳水扁宣言。
10/18 04:05, 8F

10/18 04:06, , 9F
第一個聯結那位自稱大學教師的作者,資料都是這些東西
10/18 04:06, 9F

10/18 04:08, , 10F
內文既無資料出處,更通篇批鬥語言,活像文革大字報。
10/18 04:08, 10F

10/18 04:49, , 11F
文中的確無史料出處,"冒名發表說"太可疑了
10/18 04:49, 11F

10/18 21:39, , 12F
該大學教師的說法沒啥證據,我只是提供有人敢在報紙上這樣說
10/18 21:39, 12F

10/18 21:44, , 13F
板上先進若能由邏輯或文本證據駁斥之,也可收辨明之效
10/18 21:44, 13F

10/18 23:06, , 14F
多謝樓上幫忙,我無意指責你,若有冒犯請多包涵
10/18 23:06, 14F

10/19 00:21, , 15F
海峽評論之類的同人刊物跟報紙差很遠吧?
10/19 00:21, 15F

10/19 00:24, , 16F
它只會出現在某些大陸書店裡,比如問津堂或秋水堂。
10/19 00:24, 16F
文章代碼(AID): #18zmGzeK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8zmGzeK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