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彰化雲林不同調

看板TW-history作者 (風之過客)時間16年前 (2008/05/23 23: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作者: nike22 (決戰雲嘉南.光復高高屏) 站內: HatePolitics 標題: 彰化雲林不同調 時間: Sun Apr 27 22:12:52 2008 彰化縣政府 清康熙22年(1683)清朝領有臺灣,23年設有臺灣府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彰化 隸屬諸羅縣,但就山川之磅礡、物產之豐饒、戶口之殷繁、人文之蔚起比起這三縣有 過之而無不及,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巡臺御史吳達禮上奏「諸羅縣北半線地 方民番雜處,請分設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划出南截虎尾,北抵大甲設置了「 彰化縣」,取其「顯彰皇化」之意,更正式的說法是「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 縣署設於半線,彰化縣建置自此始,新置文官,計知縣、典史、儒學教諭各一員。雍 正二年由談經正擔任知縣。一七三四年(雍正十二年),知縣秦士望仿諸羅知縣周鍾 瑄之法,廣植竹林圍城。其中經過林爽文、陳周全、戴潮春、施九緞等民變,彰化縣 城遭到毀壞,於是一七九七年(嘉慶二年),知縣胡應魁沿著彰化城舊址重植竹城, 並增建西門城樓,但因土質鬆軟加上天災數年便成為樓傾。 一八一0年,邑紳捐資 改成土城。後有修築磚石城之議,於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興工,分四段修之, 東門段林文濬主之,南門段王雲鼎主之,西門段陳大用、羅桂芳、蘇雲從、詹捷龍、 廖興邦主之,北門段賴應光主之。一八一五年竣工,城高一丈五尺,周圍九百二十二 丈余,城樓四座,分別為東、南、西、北城樓分別為樂耕、宣平、慶豐、拱辰,城樓 共兩層,高三丈九尺,設有十二座砲臺。 雲林縣政府 清康熙二十三年,臺灣設一府三縣,雲林地方屬諸羅縣,乾隆二十六年在斗六置斗六 門巡檢,光緒十三年臺灣設省並設雲林縣,光緒二十八年日本人由於當地抗日事件之 激烈乃廢之設斗六廳及至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調整行政區域恢復雲林縣,據史書記 載於明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即有閩人顏思齊、鄭芝龍等登陸其地,是為大陸集體 移民登陸臺灣本島墾殖之始。荷據時期,笨港為荷蘭海防要塞之一。   臺灣歸清版圖後,漳泉和客家之移民大舉進入雲林地方墾殖,可由現存的廟宇來 分類證實之,客家移民信奉三山國王,故在雲林、嘉義一帶有許多三山國王廟,為古 時客家移民所創建,至客家人遷移後成為漳泉移民信仰之對象,而漳人則為開漳聖王 廟代表。古時泉人分佈在安林西邊沿海,漳人則在東邊平原定居,而客家人則也集聚 一方,這些不同的文化團體,時常發生分類械鬥。北港鎮最初為漳人所定居,泉人移 入後,漳人便南遷至今日嘉義縣新港鄉。昔日有此一說,北港泉人稱新港漳人為「新 港舅」,有女不嫁新港漳人,這種習俗便是彰泉分類械鬥之產物。   清代初期,由於漳泉移民大量由笨港進入,使得當時笨港渡口一帶成為一大聚落 ,居民大集,通漁鹽、興販外國,熙來攘往,立廟(媽祖廟)於鎮渡,及至乾隆十五年 ,笨溪(今北港溪)氾濫,河道南移,笨港街市為之劃分為二,於是又有北港、南港之 分。   光緒二十年倪贊元所著「雲林縣採訪冊」則說:「北港街,印笨港,因在港之北 ,故名北港,東西南北共分人街,煙戶七千餘家郊行林立,塵市昆連,金、廈、南澳 、安邊、澎湖商船,經常由內地載運布批、洋酒、雜貨、花金等項,來港銷售。轉販 石、芝麻、奇糖、白豆出口。又有竹筏為洋商載運樟腦前赴安平,轉載輪船運往香港 等處。百貨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俗人呼為小臺灣焉。」   由此可知,當時的笨港為雲嘉等地物,為安平之貨品轉運站。南街在今嘉義縣新 港鄉,此兩地為昔日的產品出口港;與臺南的安平已有所經貿往來。   雲林不承認彰化縣的統治過??? 雲林國小 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新設雲林縣,縣治原在今南投縣竹山鎮雲林里一帶土名 「雲林坪」之處,(此即竹山至今仍有「雲林坪」、「雲林國小」之因),因竹山東 界群山,黎明凌晨,山峰林立,每見「雲」山霧水,「林」木茂密,山水風光冠中部 ,「雲林」一名乃源於此。雲林縣城的興築始於光緒十三年,由知縣陳世烈倡地方仕 紳捐修,築土垣環植竹三重,周圍一千三百丈,高六尺,並在城外建旌義亭,亭內勒 石題曰「前山第一城」,至此「雲林」地名遂暫代「林圮埔」。然因城南北有濁水、 清水二溪阻隔,每夏氾濫,交通不便,乃於光緒十九年遷縣治於今斗六市,至此斗六 改稱「雲林」。光緒二十三年,廢「雲林」稱呼,恢復斗六舊名,設斗六辦務署,力 屬嘉義縣,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從嘉義分出獨立為縣,設縣治於斗六,至此又恢復「 雲林」為縣名。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yunlin/total/ch3/ch3-1.htm  雲林縣,此名之由來,乃根據連雅堂臺灣通史所云:「雲林縣始於建省之時,則為 撫墾之計爾,先是光緒十三年,劃嘉義以北之地,經營新邑,擇治於林圯埔(今竹山 鎮)之雲林坪(今竹山雲林里)。故為雲林縣。」故可知於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時 ,設雲林縣,縣治則設於林圯埔雲林坪。而雲林坪之起源有兩說,一據連雅堂臺灣通 史記載:「雲林坪為鄭氏部將林圯所闢,故曰雲林以旌其功」;一為日人地名學者安 倍明義又說:「雲林坪東界一帶,山峰毗連,入夜雲霧深濃,呈關閉森林的形勢,故 名」。如此,雲林二字則取自『雲霧』『森林』。而斗六雲林縣文獻委員會之顧問─ 文人吳景箕先生則引白居易之詩曰:「亂藤遮石壁,絕澗護雲林」的雲林象徵其根由 。『雲林』之為地名在歷史記載有兩處,一為林圯埔(今竹山鎮),一為斗六。而林 圯埔於光緒十三年,設雲林縣治於此,建雲林縣城,為東西交通之要衝,故又稱前山 第一城,因縣名大於地名,當時林圯埔曾改稱為雲林。光緒十九年,移治斗六,斗六 於是又襲用雲林的名稱。到日據初,以雲林地方抗日事件之激烈,幾乎震撼全臺與日 本,至第四任兒玉總督於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遂將引起日人慘痛回憶的雲 林廢止,而設斗六廳。於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調整行政區域,於是又恢復雲林縣。 斗六市公所 斗六門在三百年前明鄭時期,屬天興州管轄(原稱天興縣,鄭經主政時,政東都府為 東寧府後,天興縣改稱天興州),清領台灣之後,改東寧府為台灣府(隸屬福建省), 斗六門歸劃諸羅縣(那時後的諸羅縣面積甚廣,包括曾文溪以北至雞龍所有地區,雍 元正年行政區域重劃後,轄地乃止於虎尾溪以南),此後二百零三年之間,均未改隸 (乾龍五十三年,清廷下詔,褒諸羅居民抗拒林爽文革命,而將諸羅改稱嘉義,沿名 至今)。   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斗六門歸劃入雲林縣轄,仍隸屬於台灣府(當時台灣省 設台灣,台南,台北三府和台東直隸州,台灣府只隸苗栗,彰化,台灣,雲林四縣 和埔里社廳而以已),斗六門堡地名改稱斗六堡。   日寇竊據台灣五十年間,為了消除先民的民族意識和地域觀念,全台行政區域 竟作了十次以上的攪和性改格,斗六門隸屬變動甚大,茲依先後列如下 : 雲林出張所轄下一年 雲林支廳轄下一年 台中縣轄下三年 斗六廳轄下八年 嘉義廳轄下十一年 台南州轄下二十五年   斗六門在各時期行政地位的等級變化甚大,依史料所示,乾隆二十六年(公元一 七六一年)設斗六堡巡檢,初任章誠(浙江會稽人),九月到認,乾隆五十三年(公元一 七八八年)諸羅改稱嘉義後,廢巡檢改稱斗六門分縣,設縣丞,首認章玉植(江南石埭 人),道光二十三年中(公元一八四三年)開始,嘉義縣斗六門縣丞兼彰化斗六門縣丞 ,兼治虎尾溪北岸臨近數堡,初兼是十四任縣丞婁浩,到了 光緒十三年(公元一八八 七年)台灣改設雲林縣時,縣治置於林圮埔(今竹山鎮),因此斗六門縣丞於次年裁撤, 末任,(第二十四任)縣丞是史齡,雲林縣首任知縣是陳世烈(號竺軒,光緒十四年四月 十日,以雲林撫墾局委員署任)。(註 : 陳世烈於光緒十二年四月駐斗六)斗六正是成 為縣治,是在清光緒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雲林縣地第五任知縣李銓奉命將縣 治遷於斗六堡時開始的,時間在八月份,光緒二十一年十月,日寇武力佔領後淪陷, 縣治的歷史記錄,只是二年零二個月而已,末任(第八任)知縣是監生羅汝澤(湖北鐘詳 人),在光緒二十一年五月,由抗拒日寇佔領的「台灣民主國」 派任的,只有五個月 的任期,臨危受命,倍嘗艱辛,彰化陷於日寇後,遂歸大陸故鄉,由李品三代理知縣。   清代民間流行天地會的「反清復明」組織,「倒滿興漢」的意識熾烈,所以凡縣 治的所在地,均築城牆以反清革命。   斗六堡在光緒十九年升格為縣治時,就計劃建署衙和縣城,十月份第六任知縣程 森上任後,立刻捐建縣署,第二年(光緒二十年)四月,成立雲林城工局,著手築城, 勉強築了一道坋土城牆,周圍長一千一百六十丈(約四千公尺左右),高五尺,寬八尺 ,外植刺竹,只闢東南西北四城門和城郊交通,刺竹外掘環城池溝,壕深七尺,廣八 尺,城的中心位置大約是在福得廟(土地公廟,位在太平路的成功路口), 城的東南 是雲林溪環流,兩岸刺竹成叢,城北溪流錯綜,地形複雜,且有沼澤。   別小看這一垣五尺矮土城,它在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先民抗拒日寇佔領時,曾發 揮了顯著的障敵功能,使入侵的日寇屍體,填平了城北溝壑,土城的遺址,現在唯一 可佐證的, 只留下沿著雲林溪向東延伸的城頂街,附近還可以找到一線斷續的寬溝, 發人省思。 不過事實上根據縣誌 虎尾以北--諸羅縣-->彰化縣--->雲林-->嘉義--->雲林 不過去彰化縣城隍廟彰化縣是包含整個雲林縣 雲林怎麼可以不愛台灣!!! 南投縣竹山鎮雲林里 馬英九 02 1349 57.11%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 馬英九 02 33574 58% 蘇治芬好樣的!!都只介紹北港..其他地方不重要 資料來源: 彰化縣政府.雲林縣政府.南投縣立雲林國小.斗六市公所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yunlin/total/ch3/ch3-1.htm 彰化縣 城隍廟 彰化縣彰化市大同里民生路一二九巷八號 官建 雲林縣城隍廟 雲林縣斗六市中華路三一八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48.185

04/27 22:34,
XD
04/27 22:34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8.156.242
文章代碼(AID): #18Djp8G1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8Djp8G1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