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戰後台灣惡性通貨膨脹的主因

看板TW-history作者 (江山如此多嬌)時間16年前 (2007/09/28 23:25),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muzfan (muzfan)》之銘言: : 最近對台灣史產生了興趣 : 以前因為教科書的關係,腦中都是中國歷史 : 最近驚覺自己身為台灣人,竟不了解台灣歷史(看了大話新聞....XD) : 但為了避免被電視節目中所謂的名嘴"誤導" : (看之前的版大們的文章,似乎他們說的內容有些的確值得商榷) : 所以才想買一些台灣史有關的書回來看 : 最近從李筱峰教授的60分鐘快讀台灣史看起 : 目前看到了戰後台灣惡性通貨膨脹的部份 : 書中寫了兩個主因: : 1. 台灣銀行以省庫的角色,藉通貨發行增加而墊付中央政府的各項墊支款項。 : 2. 台灣銀行係以法幣(後來改為金圓券)作為發行準備,且舊台幣與法幣之間 :   採固定匯率,因而法幣及金圓券在大陸上之惡性通貨膨脹乃藉固定匯率輸入 :   台灣,轉變成舊台幣的惡性通貨膨脹,導致連續性的大幅度物價上漲。 : 以上兩個原因,說實在的我有看沒有懂耶....XD : 第一點原因,是說台銀印很多鈔票來幫政府付錢嗎? : 第二點原因中的"以法幣作為發行準備"這我也看不懂(法幣?發行準備?) : 以至於後面的敘述我也不懂.... : 不知道有沒有好心的版大可以再解釋的更白話一些呢? : 謝謝 其實我比較好奇的是,台灣從日本政府轉到國民政府手中時, 照理說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日本政府是處於100%破產的狀態, 那國府1945年接手後對於台灣民眾手中所持有的日圓如何處理? 直接變成壁紙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09.204

09/29 00:17, , 1F
應該有分開,不然當初就不會有幣值兌換的問題
09/29 00:17, 1F
文章代碼(AID): #16_HpQLh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_HpQLh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