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TOEFL備考講座筆記

看板TOEFL_iBT作者 (男人不能沒肩膀!)時間14年前 (2010/05/25 02:31),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感謝n大分享文章 不過小弟在個人先前備考過程中, 有許多心得是與這位大陸老師方向不同的, 在這邊回饋給大家 讓各位正在準備托福的朋友們作參考 ※ 引述《nerolilove (等登等登登鄧2012)》之銘言: : ======== : ◎Reading : 很難,不是文章用的單字難,難在題型和選項的設置上 : ──目前的變化── : 1.以前:正確答案選項和文章完全一樣,錯誤答案選項和文章不一樣 : 現在:尤其最後一題多選,很多錯誤答案和原文一樣,只是一個細節不同, : 不是main idea不同 這個「以前」是什麼時候,老實說還真的不知道。 就算知道錯誤答案會跟原文幾乎一樣,也不能把看起來一樣的就通通刪掉, 因為正確答案還是有可能跟原文長相一樣的。 只有把文章真的讀懂讀通,才能把分數拿到手。 : 2.以前:有順序出題 : 現在:沒有順序出題 : 較難的題需要定位,在那麼長的文章中找到細節所在的位置,看的速度要快 : 一個字可能在文章中出現好多次,要結合問題所問,以及文章脈絡關係, : 來縮小瀏覽範圍,是在前半還是後半段 : 而不是根據順序出題來縮小瀏覽範圍,不能每一題都把文章從頭到尾找 以我自己考托福的時候,這個現象其實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感受到。 托福考題裡面(除了主旨/配對題之外), 當在讀題目時,電腦都會將該定位的段落自動呈現在旁邊。 基本上,我完全沒有感受到要花時間去定位這件事情。 : 3.以前的題目例如: Mulder的觀點是什麼? : →考的是能不能快速的scan到這一句,或通常在這句上面或下面,scan到就答出來了 : 現在: : 作者同意Mulder的哪些觀點? : →問的是作者的觀點,而不是Mulder的觀點,還是可以從Mulder觀點的句子定位, : 但考到的不是這一句 : 為什麼作者會引用Mulder的idea? : →問的不是Mulder例子本身,而是"為什麼"作者要引用,也就是這個例子支持論證的觀點 作用句的題型在現在的題目裡經常的出現, 主要盡量去看看作者提到這個idea的前後一兩句話, 大概就可以抓到答案了。 : 4.以前:考的是scan能力 : 現在:把兩個選項去掉,還剩兩個很像的,例如create、develop : 會有個選項具迷惑性,必須找出這兩個選項的區別,知道哪個和原文更一致 : 也就是托福要考慮 "選項和原文" 之間的關係 : create→從無到有 : develop→原本就有,再更多 : 但GMAT,只要比較選項之間的邏輯關係,不用再看原文 這個感覺起來有點過度延伸。 如果這個題目本身是單字題,那倒還沒話說 如果這個題目是一般的題目,像是「作者在本文中提到這個觀點的用意是?」 這樣的話,就算我刪到剩create ooooo 跟develop xxxxx 我也不會依create跟develop的字義去判別 基本上可以的話,還是依照後面的ooooo跟xxxxx兩個部份去比較出結果 因為create跟develop在字義上畢竟還是很像的 還是要把內容讀通透了,選答案才會保險。 : 〈結論〉 : 1.閱讀定位的速度要越來越快,因為不按照順序出題 感覺沒這回事 : 2.找到那句話,但有可能問的不是那句,有可能問的是這句話支持論證的觀點 這是作用句的考法之一而已 : 3.快速判斷兩個選項的區別,並且和原文比對,了解哪個和原文更一致 : ◎WRITING : 用模版句必死,用了first,second,third分數就不高 用first second third分數一直都聽說會不高 我也沒去挑戰過這個rule 我個人使用的是first, also, moreover 老實說 應該也還好吧... : 題目舉例:Why people attend college? 獨立寫作題目不太會這樣出吧 題目應該比較像是 "Some people attend college; some other people start to work when they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Which one would you prefer?" 通常是兩種考法 (1) 會有一個「意見」式的句子作為statement 然後問你同不同意這個statement,並說明原因 (2) 是兩種人對一個事件所作的選擇 你覺得哪一個方案你比較喜歡,並說明原因 : 先用中文寫出寫出第一段的前三句話,不是寫分觀點 : 學生寫的例子: : 一些人認為為了找工作,而另外一些人認為為了交朋友,我認為是自我知識的擴充. : →必死模版 : 你有沒有因為沒拿到大學文憑而錯過好多就業機會,你是否因為沒上大學而錯失 : 好多朋友,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你就知道上大學的重要了 : →這個可以通過,很好 : 人可以受到更全面的教育,想要更進一步發展的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機會, : 大學是個小社會,可以增加一些機會. : →偏虛,模版句最大的特點就是偏虛,因為放哪都可以, : 一個句子放哪都行就一定得虛,文章一開始就虛就不及格 : 如今社會日新月異發展,要有足夠知識技術才能跟上社會更新, : 上大學讓人更適應這個世界 : →全是虛的 : 大學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夢想之地,在大學生體驗全新的社會, : 接觸了更多人,也提升了自己 : →太虛了 : 因為模版句是虛的,所以如果用虛的,就讓他感覺你是背的, : 去年用虛的還可以,今年有人這樣寫,老外給的評語是:內容展開不充分 老實說 我個人認為這位老師在這部份講的話可能有點偏頗 這種內容我不覺得他是所謂的「模板句」 而是所謂的「萬用句」,也就是說再同類型的各篇題目裡,都能拿來湊字數的句子。 對我來說,「模板」是節省時間想「句型」用的, 絕對不是把一些例句想好先背起來擺著。 所謂的句型模板 就像是 There are some reasons to support my point of view, such as R1, R2, and R3 基本上每篇獨立寫作裡,一定都會用到這一種類型句子的, 因此,先把句型想好,練習打快一點。 實戰考試一需要用到的時候,就像是神經反射動作般的把他快速無誤打出來。 這才是所謂的「模板」 至於「萬用句」, 無論是他所提到很好的句子 或是虛虛的句子 如果用在該用的地方,那就是好的; 如果套用在不該用的地方,那就沒用。 : 閱卷老外不是看句型跟詞彙,主要是看意思,只要意思感覺和模版重複了,就完了 : 所以不能用模版句型,也不能用模版句型的思路 : GMAT作文寫多了對托福有害無益,因為GMAT作文全是屁話 : 如果GMAT作文和托福作文測試的是同一種思維,就沒必要用兩種考試 : GMAT美國人要考,測試的不是language use : 托福美國人不考,測試的是英語能力,要透過寫作測試出考生英語能力, : 就希望考生不是背模版 我曾經試過在考完GMAT的隔幾天去考托福, 在托福考試中想要寫出GMAT AWA形式的句子,又要符合GMAT修辭模式, 整個就是個很糟糕的行為(汗) 不過,事實上,如果有好好紮實準備過GMAT AWA 個人認為,托福作文只要把文章內容方向改一改,大致上就可以拿到基本分了 (GMAT issue 正反雙方都要提到,TOEFL專攻一方的意見即可) 畢竟GMAT的寫作還要考量到修辭,托福寫起來就真的是自由太多了。 : ◎SPEAKING : speaking後幾題是考聽力 : 考試要說一分鐘,如果聽懂的只夠撐30~40秒,怎麼辦? : 不能胡說八道加入personal idea,立刻就不及格 : 只聽懂main idea,但細節聽不出來,那30~40秒把main idea說出來,就停下來 : 分數就拿中間,不要為了湊時間而胡說八道 : 筆記記細節,聽懂的main idea不用記,不然前半部分筆記還跟得上, : 後半段會完全沒聽到而不是聽不懂 我跟口說不熟 不過如果只撐30-40秒 留下一大堆空白 那得到的結果可能不會是什麼「分數就拿中間」 結果只會「真的很慘」而已 如果常常覺得時間撐不完 那就是調整語速吧... 如果真的聽懂的只夠撐30-40秒 那就是回家練習聽力吧... iBT是聽力為本的考試 聽力不好的話,整個考試都會很危險。 : ◎LISTENING : 聽不懂的通常是中間專業例子,考的通常也就是這些聽不懂的專業例子, : 美國人聽教授講也可能會聽不懂這些專業例子 : 老外不是要考你聽懂這個例子,而是要你把發音記下來, : 並且知道這個例子是在哪個分觀點出現的,就可以答題了 : 例子就是把分觀點細化,雖然聽不懂例子,但是知道例子是在第二個分觀點後面說的, : 且知道第二個分觀點在說什麼 : 看到某個選項跟分觀點沾上邊,就會答了 : 大多數考生去練聽懂專業例子其實沒必要 : 筆記要記:總觀點、分觀點、分觀點的例子(跟在哪個分觀點後面,聽不聽得懂無所謂) : 只需要有能力把總觀點、分觀點聽懂,要練聽寫就練總觀點、分觀點 : 如果總觀點和分觀點能聽懂就不要練聽寫了,不要練習聽細節的聽寫 : 短文還可以,長文會跟不上 : 先花兩分多鐘讀全篇文章,不能太久 : 綜合寫作可以用模版,因為綜合寫作考的不是language use,考的是訊息歸納總結能力, : 只要能把聽力弄懂了,用不用模版都高分,只要能把訊息說全了 : 分觀點想不出來是因為只從一個角度答題 : 要用多重角度 : 例如 上大學的好處有學習知識、交朋友、學習不同文化 →都是相同角度 : 用不同角度來想同一件事:不上大學的壞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92 ※ 編輯: IamNoTaStaR 來自: 61.216.2.92 (05/25 02:33) ※ 編輯: IamNoTaStaR 來自: 61.216.2.92 (05/25 02:46)

05/25 14:17, , 1F
推 感謝你的分享!!
05/25 14:17, 1F

05/25 14:45, , 2F
那個老師舉的幾個必死模版作文 我覺得還不錯耶@@
05/25 14:45, 2F

05/25 15:10, , 3F
感謝I大分享實戰經驗! 我想老師說的意思是,萬用句因為
05/25 15:10, 3F

05/25 15:13, , 4F
放在哪都能用,並不針對該題目,所以給人感覺就是事先
05/25 15:13, 4F

05/25 15:13, , 5F
背,而不是臨場實力
05/25 15:13, 5F
文章代碼(AID): #1B-iONXQ (TOEFL_iBT)
文章代碼(AID): #1B-iONXQ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