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捷運上的討論

看板TKU-Strategy作者 (紅)時間17年前 (2007/04/27 10: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嗯,和大海學長閒聊,講到不列顛之戰。 結果居然忘記德國空軍轉向攻擊倫敦的原因... 所以回家翻書,看看手邊書籍關於此點之解釋。 1940.09.07 0000,德國空軍收到最高指示,展開對倫敦的空襲。 一、攻擊高度四千米 1、軍事性:由於Bf109航程之限制,德軍對於倫敦北方基地難以攻擊。   若未來如凱賽林所指出者,英軍可能出現將兵力後撤的情況,    則目前透過攻擊各機場、企求以此擊潰戰鬥機兵力的目標,將難以實現。    因此必須採取”攻敵所必救”的方式,透過攻擊重要目標(如倫敦)的方式,    迫使英軍把最後的戰鬥機兵力派出來。 2、政治性:德國空軍在八月底,出現因導航而誤擊倫敦事件。    英國空軍遂採取轟炸德國城市方式,作為報復。希特勒亦因此轉變其態度。 二、JG26 1、希特勒的復仇心態 2、集中攻擊倫敦之理由為,英國戰鬥機兵力絕不會坐視不救。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定性會戰 1、英國戰鬥機,除非為攻擊轟炸機,否則盡可能避免和德國戰鬥機交戰   而英國戰鬥機兵力固然受到損傷,但仍未至德軍所期待的目標(摧毀、或至少癱瘓) 2、英國可能透過戰鬥機部隊移防,以迴避因機場受攻擊導致之損失 3、基於前兩點,德軍若能引誘英國戰鬥機部隊接受挑戰,有助於達成擊破後者之目標   所以運用強大轟炸機兵力攻擊英國首都,即可導致德國空軍所期待的大空戰。 4、影響希特勒考慮者,除政治性因素外,更重要者可能為軍事性因素。 基本上,此種決定作成之根本原因,似乎和Bf109的航程相關。 轟炸機、甚至驅逐機都需要進行護航,因此實際作戰範圍似乎是受限於Bf109的航程。 德國空軍目標為制壓英國戰鬥機兵力,以排除日後海獅作戰的障礙, 在Bf109航程可及範圍,自然可透過攻擊機場等地面設施、空戰等方式削弱敵作戰能力, 但在Bf109航程以外,仍有英國空軍基地之存在,而前述提到的兩種方式, 前者因戰鬥機航程不足以護航而遭遇困難;於是透過空戰擊潰皇家空軍遂為唯一之道。 是故,德軍不論在目標的選擇、或是出動的規模上,均有引誘英國空軍進行決戰之意味。 急於決戰,除兵力與士氣的不斷消耗外,或許和天候間的賽跑相關? 喔對,我把加壓裝置的注入物記錯了...是注入液態氧化氮(N2O)才對。 另外關於制空權實踐之類的話題,等下次大家碰面再來閒聊吧。 XD -- 局地戰鬥機 / FD型態 二次大戰時.對於據點的攻擊.有不少是全由飛機來進行. 因此.在戰爭進入中期之後. 面對敵機來襲而能立即升空予以反擊的機種變得十分重要. 雖然續航力不強.但升空能力優秀的攔截機開發成為當務之急 在如此背景而生產出來的.便是局地戰鬥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71.177
文章代碼(AID): #16CMAftn (TKU-Strategy)
文章代碼(AID): #16CMAftn (TKU-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