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轉錄][心得] 你是獨自進入大學的

看板TFGBC作者 ( 渺渺兮予懷 )時間21年前 (2003/10/05 01: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4 (看更多)
※ 引述《tracyperf (三連霸三連霸三連霸)》之銘言: 我也有話就直說了 我覺得吹吸所抓到的文章重點怪怪的。 所謂公團體與私團體不是其最終論點, 作者想強調的是「獨立思考」、「不要受限於團體意識」。 然而,作者的確舉出許多富含爭議、站不住腳的論述加以佐證其論點, 以致於會有吹吸的反對。 我們就一項項來看吧 : --------------------------------正文------------------------------------------ : 在講述我的論點之前,我可能要先找出一為這位老師心目中的模型 : 正好,我身邊就有一位單名的林姓同學,他既和我同班,名義上也是生研社的 : 大家應該對他不算陌生(這樣好像有失厚道,抱歉抱歉), : 這位同學的在社團以及在班上的一切行為,都百分之百切合這位老師的論點 : 然而他在大家心目中的評價如何,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尺囉,崔西不再多說 那我也舉出一個典型吧~~ 正巧,我身邊也有一位葉姓同學,他和我同班,也是生研的活躍份子。 大家應該對他不算陌生(這樣有爆料之嫌,先行道歉)。 這位同學在社團以及在班上的一切行為,有百分之九十不合這位老師的論點, 他在大家心目中的評價如何,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尺,我也不必多說, 然而他自己內心所面對的困擾、煎熬,團體的壓力,同儕的指點, 種種不滿,只有生科湖畔的空酒瓶知道。 : 對於老師在第一段所舉出"團體"的無用之處, : 我承認對於校園選舉之類的活動我也不是很喜歡, : 但這位老師怎麼偏偏舉這麼極端的例子呢? : 他怎麼不舉生研社辦寒暑訓的例子?他怎麼不舉大家上山衝外採的例子? : 當然,他不知道這些,這不是他的錯 : 但是,他怎麼不舉同學打排球,籃球比賽的例子? : 他怎麼不想想看,如果每個人都照他的模型去走,包括他手底下的助教及學生, : 他的副教授還幹的下去嗎? : 他怎麼不想想看,如果每家出版公司的員工都照他的模型走,他的書印得出來嗎? : 古代人在磨玉的時候,往往是利用繩子沾上更硬的砂,再在玉上來回磨出細痕 : 今天如果我有一把比鑽石還硬的砂,但是我沒有繩子,這玉還磨的動嗎? : 這條繩子就將砂構成了一個團體, : 的確,團體絕非至上,但它也絕非毫無用處 他不是反「團體」,只是反對「被團體牽著走」, 所以,不必再討論這一段? : 作者又再第二段舉出了關於系費收取到班遊各項問題, : 我又覺得奇怪了,生研社裡一年級寒訓沒去的人一堆,可曾有人說他們不合群? 因為這是鬆散團體中的大多數... : 班遊沒去而被認為是不合群這點更是是令人匪夷所思 : 還有,我想對同為班代的馬鈴薯和阿珀來說,倘若班上沒有一位同學交班費 : 他們肯定會瘋掉 不,我會很高興的宣布 「那麼,大家就自己去買書吧~~ 班代不代訂了~~~」 : 換言之,這位老師的說法絕對不能適用於每個人, : 我甚至可以說,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都不適用 : 這位老師在接下來一段又提出一個很危險的想法, : 他說大學不是用來訓練適應團體生活和團體意識的 : 但是很抱歉,全世界的社會,沒有一項工作是不靠團隊合作的 : 不趁大學培養團體意識,難道要等到進公司後被人家釘死嗎? : 我想就算是那位林姓同學,他也不敢在出社會後依然故我的獨善其身 : 作者說大學當局不會評比人的團體意識,難道我們進大學,只是為了大學的評分嗎? 嗯嗯,作者於這一段的論述爭議極大,扣分! : 再下一段所說的,更是光怪陸離了 : 試想,存軒如果中了十萬,她會分五萬給祝宣嗎? : 如果會的話下次存軒記得跟我講一聲喔 : 除非存軒是祝宣老媽(好像真的是耶^^"),不然好朋友不會是這種好法吧 : 還有啊,作者的"付出"未免也太狹隘了吧,誰說只有唱KTV和生日Party才是付出啊? 不錯,作者亂來。 : 接下來,作者終於引出他的論點,原來他不希望被外加的團體所束縛 : 他希望能自己組一個小團體,這樣他前一段說的又很奇怪了, : 邀人唱歌這檔事本來就是幾個同學興之所至邀的, : 跟外加團體毫無關係,他反對的那麼起勁做啥? : 小團體嚴格說起來也沒什麼不好,但是小團體與大團體間的聯繫是絕對必須的 : 如果班上每群人都自組一個小團體然後不理班務, : 我保證明年杜鵑花節連個花苞都開不出來,更不要提說宿營,共筆了 : 學長姐辦宿營的辛苦,相信不少人一定看在眼裡 : 至於共筆,別的系我比較不知道, : 但是我看過醫學系三年級的共筆後,我肯定如果沒有的話一定會等著當學弟 : 我最後歸結一下這位老師的說法,他似乎有意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二元化, : 也就是公團體與私團體,而他又特別偏好私團體, : 如果這種論調能成立,楊朱早就成為顯學了,那還等的到今天由他來鼓吹? : 想學竹林七賢,許由務光,除非對社會分毫不取,否則沒資格說這種話 這就是吹吸與我抓到重點的不同之處了。 吹吸著重於公/私團體, 我卻以為,作者的題旨在於以「獨立思考」取代「盲從團體意識」。 作者想說的該是「我經過思考,希望在生研社有所學、有所付出, 不是廖媽說一句「一定要入社」就乖乖繳了社費還幫忙數錢;」 而不是「我叫林X,我是建中生研的。」 作者想說的是「我經過思考,希望在參與共筆製作、並得以使用, 不是學長一句話,就教我抄了一學期的筆記;」 或 「我叫陳俊仁,我覺得唸書不用看共筆。」 而不是「我就是不寫共筆,你咬我啊~~」 我應該選擇一個「獨立思考」後審慎評估的團體,而非依附別人訂定的團體且盲目服從。 (雖說,這仍是一個極不妥當的例子。) 通篇看來,我很贊同作者的旨意:獨立思考。 然而,他可以把這麼一件事的論點寫得這麼模糊不清充滿爭議, 以邏輯的說法為:「結論正確,但前提為假,且論證無效。」 這一篇文章看看就好~~ : 最後來個模擬情境吧 : 崔西:小咪,參觀醫學院你自己弄吧,還有學弟社展你也找別人負責, : 小咪:啊?為什麼? : 崔西:因為這是我的社團生活,這是我的人生,我是獨立進入這個社團的 : 不是為滿足你而進入生研的... : 這時,就算是脾氣再好的小咪,也一定會忍不住說 : 小咪:崔西,不要耍冷.................................... -- 科學與藝術都是以「人性」為研究對象所不同的是科學想找出人的共通原則再將它應用個人, 而藝術專注某個瞬間,再用它來詮釋整個宇宙。 -- By Henry Gleitm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0.138

推 203.73.20.221 10/05, , 1F
哎呀,最後的笑話加個分嘛
推 203.73.20.221 10/05, 1F
文章代碼(AID): #_Vm3A11 (TFGB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_Vm3A11 (TFG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