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本土化

看板T-I-R作者 (肝硬化)時間22年前 (2001/10/29 10: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23 (看更多)
※ 引述《dih (缺乏累積性)》之銘言: : : 對ㄚ.... : : 經營得超成功的 : : 賣鴉片,壓榨台灣的農業生產,歧視台灣人的教育政策,高壓統治..等 : 賣鴉片的不是日本人... : 是鹿港辜家(雖然那是日本給他們的專利)... : 另外...如果沒有日本進行土改、廢除大小租、蓋嘉南大圳... : 當時台灣的農業恐怕連壓榨都無法壓榨... : 有興趣不妨去翻翻書或做做田野調查... : 在日本統治後... : 農民的生活比起清朝實在好了太多... : : 就一個殖民國家而言他們對台灣的統治真的很成功...:) : 沒有日本...台灣要現代化可能還要好幾年... : : 至於台灣論是否增加台灣人的自尊心 : : 這恐怕要見仁見智 : 這倒是真的... 我覺得所謂的 以生活有無改善來決定殖民的成功與否 都不具有太大意義 因為殖民就是要獲得利益 如果不加以建設 利益從何而來 以生活的進步來說 有誰能否認清朝兩百年對台灣沒有任何貢獻? 而且在台灣開港後 糖,樟腦,茶葉的輸出 再此時台灣已經初步的進入了國際資本主義的體系 並非像大陸內地一樣落後的地區 之所以會認為日本比中國的統治有用 除了民族性的因素外 日本會比清廷帶來更大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日本將近代國家觀念導入了台灣 從交通的連貫,土地的測量,無主山林公有化,大小租的確立,戶口調查 這一切作為,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台灣人嗎? 不用想也知道是為了殖民地經營的成功 (戶口調查這麼重要的事情,就連日本本土也是在大正年才舉辦) 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在台灣紛紛成立了一家又一家的日本財團公司 製糖會社就是最好的例子 限定一定區域的農民重蔗,不准此區的農民把甘蔗賣給其他會社, 蔗苗肥料一律由由會社供給(當然是用買的),在收穫前統一訂立收購價格, 在這些條件下,種蔗的人和農奴沒有兩樣, 這也是所謂{第一憨,重甘蔗給會社磅〕的由來, 生活當然比起清朝是有進步 但台灣人只是資本主義下的奴工 製糖會社的收益有多好大家能想像嗎? 每次的分紅是股本的70~130%! 當工廠設立,群眾聚集,近代都市也就逐漸成型 政府公署,警察機構在台灣全島各處設立 國家力量也就正是滲透到全島 藉由警察和軍隊,衛生的改善也就如火如荼的展開 病院的設立,醫學校的開辦,改善了殖民地的生活品質 對日本人的統治奠定良好基礎,當然台灣人也受惠 由於殖民政府獎勵農業,加工廠也增加,需要更多有基礎教育的勞工 因此初等教育的實行,勢必得進行 (放諸世界,初等教育的普及,目的皆是要獲的更多更好的國家生產力, 農業社會不用,但是進入資本主義體系後,為了競爭,這是國家所必需採行的手段) 因此全台各地公學校普遍設置,但是重要的一點是 中高等教育的實施對殖民政府而言,並無益處 因此第一所本島人中學校是在台灣人的要求下才成立的 至於帝國大學只要看看台灣籍學生的人數就可知 他絕非是為提昇台灣教育而設置的(每屆只有個位數的台灣人) 這也就是為何蔣渭水反對它設立的原因了 初等教育對台灣主體性的發展 卻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它使台灣各種族間第一次有了可以互相溝通的語言 也由於知識的進步,同樣在殖民下的不平等遭遇 使得本島人第一次有了共同命運的感受 警察,政府機關,學校,醫院,鐵路,市場,自來水,整齊的街道, 農業,工業,商業的發展, 使得台灣在短短五十年由大清帝國的邊陲 成為日本近代國家式的南方門戶 我們現代人所認知的進步, 政治上是近代國家的形成 經濟上是資本主義或是自由主義 生活上是科學方法對自然的征服與利用 這些都在日本時代達到了 而國民政府帶來了什麼呢? 這又是一大課題,但是它所帶來的絕對不是nothing 不過國民政府對台灣人的歧視極差別待遇 和日本人比起來大同小異 諸如對台灣國語的輕視(雖然外省人的國語也是爆爛),公家機關升遷及待遇的差別, 心態上認為台人只是日本人奴化下的次等公民等 這些行為使得本島人受到二度傷害 這也是所謂〔台灣人的悲哀)以及台灣意識形成的重要原因 至於認為日本統治是好是壞 這完全是從哪方面角度來看的問題 我自己也不曉得 總覺得能多了解我們為什麼現在會是這樣? 從何而來?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事! 歷史的就是歷史,它是中立的,好壞只是主觀感情下的解讀 無誰對誰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26.101
文章代碼(AID): #xtBx400 (T-I-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xtBx400 (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