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陶冬:零負利率時代來臨了已刪文

看板Stock作者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時間4年前 (2019/09/07 11:46), 編輯推噓9(13422)
留言39則, 2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新聞來源: 財訊 新聞連結: https://reurl.cc/yyZ732 新聞標題: 陶冬:零負利率時代來臨了 最近,ZLB(The Zero Lower Bound,零負利率)火爆了,從經濟學界到金融市場都在談論。數十年前作為一個概念被經濟學家討論過,指當名義利率接近零甚至低過零的時候,進一步降低利率便無法鼓勵企業從事投資,對刺激經濟幫助不大,用凱恩斯學派的話講就是「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的教科書範例,就是近30年的日本。由於企業看不到需求前景和通膨未來,對貨幣政策的下調並不敏感,央行在接近零邊緣拚命作邊際降息,但是對投資幾乎沒有刺激作用,缺少就業機會,消費也就無以為繼。 流動性陷阱 正由日本向全世界擴散 凱恩斯的學術對頭傅利曼對流動性陷阱概念不以為然,貨幣主義學派認為,利率見零不是問題,繼續擴張基礎貨幣來刺激經濟就是了。將此學術意境發揚光大的就是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他的外號叫Helicopter Ben,在金融危機後真的站在直升機上撒錢,他的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為現代金融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也製造出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更將央行的紀律和廉恥感徹底拋棄了。 流動性陷阱,正在由日本向全世界擴散。QE政策,正在由「非常時期的非常規措施」變成貨幣政策的常備工具。央行一有需要就動用量化寬鬆政策早已成為現實,但是大大方方講出來的第1人是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而且又是whatever it takes那麼堅定,一派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架式。 歐洲央行新一輪擴張政策能否真的刺激經濟,見仁見智,但是它的市場衝擊已經排山倒海般地湧現。多數歐洲國家的國債利率已經全方位地陷入負值,連德國30年期國債的收益也是負值。歐洲甚至有銀行抵押貸款利率是負的,這在金融意義上是匪夷所思的,從風險角度看,簡直是玩火。 歐洲的新一輪QE,帶來了全球性的金融生態環境的改變。本土零風險資產的收益徹底坍塌了,為了維持固定的開支,歐洲年金、保險公司空巢將資金搬向美國,惟有美國國債既有收益又夠規模和流動性,美債在8月驚爆2008年底以來未見的大牛市,國債收益率全線下沉,30年期國債利率跌破2%,走出歷史新低。 一場搶奪收益債券的大戰已經爆發,資金數量和槓桿都是罕見的,其背後並非投機,而是零負利率環境。零負利率環境帶來了資金對收益的渴求,這是央行政策一手造成的,而貨幣政策又折射著決策者對流動性陷阱的束手無策。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降臨,全球零負利率時代的降臨。 價格信號失靈 金融增槓桿勢在必行 歐洲貨幣政策鴿聲嘹亮,肯定帶來全球性的連鎖反應。日本、中國經濟都需要進一步的刺激措施,歐洲央行突破底線,給其他央行製造出新政策的空間。美國聯準會,多少有一點貞操感,面對總統川普推特和市場拋售的雙重壓力,主席鮑爾把7月的降息形容為週期中部的靈活操作,目的在於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並非新一輪降息週期的開始。的確,美國經濟增長雖然在下滑中,企業也因為周邊環境而審慎投資,資料上暫時見不到迫在眉睫的衰退兆頭。 然而,海外資金的瘋狂入侵,正在將資金成本壓到一個不正常的水準,令價格信號失靈。如果對此不加制止,新的金融增槓桿是必然的,可能催生下一個次貸危機。聯準會在利率和監管上必須要採取措施。 零負利率可能派生出新的財政災難。市場週期通常帶來政府發債成本的起落,而此調節政府發債能力,必要時以債務危機的形式逼迫政府消減財政赤字。零負利率環境,人為地廢除了市場的調節機制,讓政府在錯誤的價格訊號下過度花費。歐洲已經在談論放鬆財政制約,加上發債成本極低,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可想而知的。近年在經濟學界崛起了一派現代貨幣理論,認為財政赤字不可怕,只要央行不斷擴大基礎貨幣,將財政赤字貨幣化就可以維持下去了。這個理論如同天上掉餡餅一樣,但是川普的減稅政策、未來歐洲的財政擴張都可以見到此理論的影子。 對於投資者,零負利率可能是未來10年的新常態。銀行儲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估計會一跌再跌,靠這類收益為生的人群可能遇到收不敷支的窘境。QE在本質上本來就是劫貧濟富的收入再分配,缺少投資機會或能力的社會底層人士實質收入進一步下降,勢必進一步撕裂社會。但是由於政治家利益、任期和手段的錯位,飲鴆止渴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發生。筆者的建議是,趁現在部分資產還有合理收益的時候,盡快鎖定長期穩定收益,不要糾結現在的收益比過去已經低了很多,生態環境已經變了,你的投資策略也應該改變。 --------- 在歐洲以及日本QE+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刺激,經濟依然不見起色 但日本失落這麼多年,亞洲一些國家才剛經過人口紅利的反轉,可能還沒發覺負利率的時代來臨 台灣十年期公債剩0.6x%, 低獲利是否逐漸成常態? 如此是否讓階級更為穩定,循環也更有難度 提早工作先賺到錢的就比晚到有優勢,並可以用更低廉成本來錢滾錢 依照李嘉圖稀少性原則,能提供固定收益抗通貨膨脹的資產價格可能提升 1.原物料以及房地產 2.有穩定收益的公司,ex:大於3%、4%的產業龍頭 在這樣經濟底下,哪些公司的價格可能會再成長 是否有人能說明一下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G814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115.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67827965.A.1C6.html

09/07 11:50, 4年前 , 1F
改變人類生活習性的產業
09/07 11:50, 1F

09/07 11:50, 4年前 , 2F
智庫:社會閑散資金越多,籌資越容易
09/07 11:50, 2F

09/07 11:51, 4年前 , 3F
籌資越容易,公債利率水平就會越低,反之就越高
09/07 11:51, 3F

09/07 11:51, 4年前 , 4F
GOOGLE的
09/07 11:51, 4F

09/07 12:08, 4年前 , 5F
以後貸款會零利率嗎
09/07 12:08, 5F

09/07 12:11, 4年前 , 6F
廢話連篇明明就是很單純的全世界錢太多了 可以很簡
09/07 12:11, 6F

09/07 12:11, 4年前 , 7F
單的印股票債券就能換到錢 誰還要跟銀行借
09/07 12:11, 7F

09/07 12:12, 4年前 , 8F
尤其現在的地球 有開發價值的地方都開發的差不多了
09/07 12:12, 8F

09/07 12:46, 4年前 , 9F
錢越來越薄,逼人民投機高風險資產
09/07 12:46, 9F

09/07 12:55, 4年前 , 10F
貸款不會0利率,但是存錢可能沒利息 還要收保管費。
09/07 12:55, 10F

09/07 13:00, 4年前 , 11F
我是不信
09/07 13:00, 11F

09/07 13:09, 4年前 , 12F
殖利率負的
09/07 13:09, 12F

09/07 13:39, 4年前 , 13F
銀行變成一本萬利。喔!是無本萬利?
09/07 13:39, 13F

09/07 13:46, 4年前 , 14F
真這樣股市都要暴漲,但相當波動會超級大
09/07 13:46, 14F

09/07 13:46, 4年前 , 15F
以後貸款還給你利息 呵呵
09/07 13:46, 15F

09/07 14:05, 4年前 , 16F
長期來講 負利率會讓資產變值錢 貨幣變不值錢
09/07 14:05, 16F

09/07 14:17, 4年前 , 17F
是啊 所以趕快屯房地產
09/07 14:17, 17F

09/07 14:17, 4年前 , 18F
就是資產會一直漲..台灣房地產就是因為這樣才下不
09/07 14:17, 18F

09/07 14:17, 4年前 , 19F
來,真正的通膨
09/07 14:17, 19F

09/07 14:30, 4年前 , 20F
原物料沒啥好買的,需求降低,原物料也漲不起來
09/07 14:30, 20F

09/07 14:34, 4年前 , 21F
這波是川普用貿易戰人為的壓低全球需求,美國只要停
09/07 14:34, 21F

09/07 14:34, 4年前 , 22F
戰,需求就回來了
09/07 14:34, 22F

09/07 14:59, 4年前 , 23F
幣值炸掉 營收向上 股票大漲啊(X
09/07 14:59, 23F

09/07 15:07, 4年前 , 24F
支持喔,以後借錢不用利息,還送你利息,大家發大財
09/07 15:07, 24F

09/07 15:28, 4年前 , 25F
自從上次陶冬在老謝節目,狂噴美國卻從不檢討中國
09/07 15:28, 25F

09/07 15:28, 4年前 , 26F
後,已經很久沒看過他了
09/07 15:28, 26F

09/07 16:07, 4年前 , 27F
你碼,我的文心得抄一半,縮連結直接偷...
09/07 16:07, 27F

09/07 16:27, 4年前 , 28F
以後經濟危機就很少工具再去刺激了
09/07 16:27, 28F

09/07 16:27, 4年前 , 29F
這個人還能存在?
09/07 16:27, 29F

09/07 16:30, 4年前 , 30F
我比較希望借錢有利息拿,存錢要繳利息的時代早點
09/07 16:30, 30F

09/07 16:30, 4年前 , 31F
來臨。
09/07 16:30, 31F

09/07 17:26, 4年前 , 32F
他身為中國人~當然是中國好棒棒~
09/07 17:26, 32F

09/07 17:26, 4年前 , 33F
陶冬最近瘦好多 是在中國套很大嗎
09/07 17:26, 33F

09/07 17:27, 4年前 , 34F
不是中國好棒棒的~就被說成漢奸~~顆顆~
09/07 17:27, 34F

09/07 18:46, 4年前 , 35F
負利率會使懂金融操作的人得勝,領死薪水的人更慘
09/07 18:46, 35F

09/07 18:47, 4年前 , 36F
貧富差距可能加劇,副作用應該不少
09/07 18:47, 36F

09/07 18:48, 4年前 , 37F
資產波動也會加劇,這實在不是好事。央行都瘋了
09/07 18:48, 37F

09/07 18:48, 4年前 , 38F
但財富過度集中在老一輩,老人又偏保守或消費低落
09/07 18:48, 38F

09/07 18:49, 4年前 , 39F
人口紅利反轉很容易壓抑經濟
09/07 18:49, 39F
文章代碼(AID): #1TSoVz76 (Stock)
文章代碼(AID): #1TSoVz76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