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大家對蔡明忠說物價漲薪水就會漲的看法?

看板Stock作者 (母豬教謀神異端審問官1.5)時間6年前 (2017/12/12 20:02), 6年前編輯推噓30(3119)
留言41則, 3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購買力平價最有名就是大麥克指數 你所買東西時候的物價有兩種因子 錢/物 = 購買力 22K / 大麥克50元 = 440個大麥克 也就是你在台灣領22K一個月可以買到440個大麥克 但假設在美國 可能薪水是44K 但大麥克可能是100 算起來購買力一樣 也就是說薪水領得多未必購買力就強 但這種算法有問題的地方在於 比較的基準要看是什麼 假設不是大麥克 是ipad 還是iphone 等等都要考慮進去 甚至前陣子日本網紅來台灣說uniqlo賣很貴 台灣網友就狂酸被坑惹 但也要看看關稅等等還有市場規模都會影響售價 甚至基礎建設也影響你的生活費用 像是東京地鐵網路發達 或者台北市也是 相對來說可以省下汽車的購買折舊費用 還有油價 直接搭乘捷運可能更省錢且折舊問題少 不使用捷運也不用付費 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一種物品的價格 第二個問題是假設你台幣拿去美國 購買力就會瞬間縮水 有出國到北歐或者美國等國就知道 假設你在台灣工作 到那邊會變成超級窮人 因為薪水是22K 但美國大麥克是100元 瞬間購買力變成 22K / 100 = 220個大麥克 購買力瞬間縮水一半 在1997年因為全要素生產率低落的新興市場 導致熱錢撤出而發生金融危機 當時台灣打擊算小 因為台灣全要素生產率算是高 簡單解釋全要素生產率就是經濟成長提高附加價值的成長方式 也就是產業轉型成功的象徵 而當初全要素生產率低落的新興市場的經濟起飛 是靠炒作房地產 其實這幾年台灣也都是走這路線 靠炒作房地產來帶動經濟 但地產業只是實體資產中屬於沒有附加價值的生產要素 你可以想成 假設一個漢堡賣你100元 當初有80元是租金 這種是狀況A 狀況B是 漢堡賣你100元 員工薪資佔80元 10元材料成本 10元租金 狀況C是 漢堡賣你100元 員工薪資佔20元 材料成本70元 租金10元 狀況A表示地產市場興盛 利潤分配被生產要素中的土地佔有居多 狀況B表示勞動力非常缺乏 因此員工薪資必須佔到80元 狀況C表示原料成本高昂 土地材料都容易取得 而台灣的問題和購買力平價 其實有一點失真的原因是 台灣人對於物價的感受 比較深的是房價 不是租金 假設是以租金和工時來看 日本比較常看到的比較低的每小時工時是900 yen(推文更正已經來到950惹) 法定848 台灣比較常看到就是按照基本工資每小時 140元 先以目前匯率0.27來算 900*0.27 = 243 在台北很便宜的套房大概是10000 東京套房大概要19000 也就是1.9 而每小時工資卻只有1.73 所以在大都市的工作壓力 假設是打工族在東京會比台北更難租 且日本專業分工還要給仲介抽還有很多沒的費用 實際價格可能更高 但換成房屋的購買價格 東京每坪110 台北市卻要190 最主要是差異在公設 台灣的公共設施計價是一個很特殊的計價方式 世界上幾乎沒有這樣的制度 實坪計價後台北房價會飆上200以上 所以等於在房價和購買力的平均後 台灣的購買力和東京相比 差距可以高到2倍以上 所以才會覺得台灣購買力失真的很離譜 最大的關鍵就是房價是不計入物價的 所以彭淮南才會常常說台灣物價很低 主要就是計入租金不計房價 不過台灣房價很高還有一個因素 主要是持有稅率偏低 所以地產的價格相對就容易拉高 因為附加的費用比較少 但國外的持有稅率都比較高 相對要負擔的成本多 自然價格就容易低 而蔡明忠談的是正常的經濟理論 但實際上現在全世界的狀況都是物價上漲 薪資也很難漲 就算如美國充分就業的狀況 薪資年增率也是非常低 都低於3% 相對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 薪資可以說是最不划算的東西 所以依照過去十年到現在 確實你持有房地產股票 只要你不是亂買且有好好抱著 比起薪資的漲幅都大太多了 而在勞動力價值一直在降低 金融資產一直在提高 所以有在長期持有股票的人 其實你的購買力就有抗稀釋的作用 比起那些只會定存的人 已經贏上很多了 另外台灣低薪的問題 最主要不是薪資低 而是兩項大問題 1.所得分配不均 基本上台灣GDP勞工薪資所佔比重逐年下降 也就是賺來的錢不是貢獻給勞工 台灣從25年前的51%已經降到破44% 日本則持平 也就是經濟成長的果實勞工享受不到 https://goo.gl/UBp4uj 最主要原因是外勞人數逐步提高 到兩年前已經將近60萬外勞取代台灣勞動力 但這不代表台灣人的工作被搶 這些外勞只是把原本低階危險骯髒的工作替代掉 而高階的工作則被自動化或者電腦系統取代 所以固定資本消耗佔比也一直提升 講白話 機器人、設備、軟體搶走高利潤的台灣工作機會 外勞搶走低端工作機會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例如 像是鑄鐵事業 做高端的勤美都已經採用自動化澆注 但做低端的叫台灣人去做工作環境都是粉塵 炎熱不已 都是外勞在做 2.全要素生產率低 從1的例子就能看到台灣全要素生產率低的影子 不過這方面的數據研究涉及龐大 沒看到比較好的論文 要不然就是沒公開或者要付費買論文檢索資料庫 不過看外勞人數持續攀升還有所得分配 就可以推斷全要素生產率低迷的 事實上台灣的低薪問題既不是靠加薪 也不是靠投資 而是要靠定向投資 定向投資的意思就類似癌症的標靶藥物 你不能做化療通通殺光 今年大陸也推出定向降準的政策 就有這種味道 也就是現在全要素生產率低迷 主要出的問題在於幾個 例如媒體點到 幾年前的電玩小子曾正城 幹掉南韓 被譽為台灣之光 現在他在送貨 但南韓那個手下敗將 現在年薪900萬天天開直播 一個高薪工作必須有他的生態鏈 建立生態鏈必須有週邊 例如電競必須有人砸錢donate 直撥主賺到錢才能養出更多周邊 例如賣鍵盤 賣滑鼠 一路連下去擴散 而曾政城專業就是玩世紀帝國 但他卻沒辦法在台灣施展這項專業 因為沒有消費者 沒有人消費觀看世紀帝國的直撥 就導致他沒辦法靠這個維生 有時候全要素生產率不見得是高度創新 或者要砸很多錢 反而是要想出行銷方式與市場 讓消費者買單 比如以前消費者到實體店面買電動 後來演變成線上遊戲 再到後來又可以單機又可以實體的steam這種電玩社群 逐漸都在演變 但台灣都沒有參與到分配 主要就是基礎建設不足 曾也有網路文章分享韓國怎麼打造電競事業 包括從劇本、遊戲平衡、美術全部都有專業與訓練的過程 而台灣都沒有 自然電競產業的行成就只有賣滑鼠賣鍵盤賣PC 還有上場比賽 相關劇本、美術、遊戲設計師的職業就都少了 這個造就產業的過程是需要很多企業或者政府來努力提高 這種就是技術進步的精華 怎麼找到市場有時候還比較重要 有了市場資本就來幫忙惹 連個代理天堂M都能飛天了 資本市場還擔心不捧場嗎? 結論: 銀行家還是乖乖放錢炒房就好 造市場這種事吼 夢不夠大不夠瘋的人 很難搞的拉~ 當然拉 像搞出想用天然氣取代核能這種恐怖的想法的夢 又是另外一回事惹 ※ 引述《ss2121647 (pesor)》之銘言: : 今天蔡明忠說物價溫和上漲 薪水就會上去了 : 我是不怎麼了解經濟啦 但我覺得台灣人均GDP 2.2萬美金 可是購買力卻高達4萬多 比 : 德國日本還高 這點有點奇怪 : 大家怎麼看? --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against them a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39.1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13080147.A.682.html ※ 編輯: femlro (36.225.139.141), 12/12/2017 20:04:26 ※ 編輯: femlro (36.225.139.141), 12/12/2017 20:06:27

12/12 20:07, 6年前 , 1F
推精闢 但東京都最低時薪已經要950了 XD
12/12 20:07, 1F
※ 編輯: femlro (36.225.139.141), 12/12/2017 20:08:28

12/12 20:10, 6年前 , 2F
推推
12/12 20:10, 2F

12/12 20:11, 6年前 , 3F
12/12 20:11, 3F

12/12 20:12, 6年前 , 4F
12/12 20:12, 4F

12/12 20:24, 6年前 , 5F
印象裡米國漢堡比台灣便宜?
12/12 20:24, 5F

12/12 20:26, 6年前 , 6F
美國漢堡比台灣貴超多啊 哪裡便宜?只是在美國比其他
12/12 20:26, 6F

12/12 20:26, 6年前 , 7F
食物便宜
12/12 20:26, 7F

12/12 20:27, 6年前 , 8F
有夢不恐怖 恐怖的是有夢還當總統
12/12 20:27, 8F

12/12 20:28, 6年前 , 9F
大推 你寫得這麼多面向 頗完整 那我就不會啦
12/12 20:28, 9F

12/12 20:29, 6年前 , 10F
哈哈哈
12/12 20:29, 10F

12/12 20:30, 6年前 , 11F
恐怖的是那個腦袋
12/12 20:30, 11F

12/12 20:35, 6年前 , 12F
大麥克指數 其實當初有很大一部份比例是好玩 趣味
12/12 20:35, 12F

12/12 20:35, 6年前 , 13F
uniqlo跟星巴克 為何台灣賣比日本貴 還賣很好?
12/12 20:35, 13F

12/12 20:35, 6年前 , 14F
雖然帶有點平準物價得基本觀念 但還是不能拿來做
12/12 20:35, 14F

12/12 20:36, 6年前 , 15F
正式的評估數據的
12/12 20:36, 15F

12/12 20:37, 6年前 , 16F
12/12 20:37, 16F

12/12 21:08, 6年前 , 17F
臺灣愚民數量多 看看選舉就知道 不來賺你錢賺誰的
12/12 21:08, 17F

12/12 21:27, 6年前 , 18F
12/12 21:27, 18F

12/12 21:40, 6年前 , 19F
謝謝分享
12/12 21:40, 19F

12/12 22:02, 6年前 , 20F
跟垃圾資進黨一樣到處扯謊到處騙
12/12 22:02, 20F

12/12 22:15, 6年前 , 21F
美國吃一些噴 都要8塊鎂
12/12 22:15, 21F

12/12 22:32, 6年前 , 22F
很精闢又易懂 !推你
12/12 22:32, 22F

12/12 22:35, 6年前 , 23F
生米+水+熱 => 熟飯
12/12 22:35, 23F

12/12 22:36, 6年前 , 24F
生米+水+熱 <= 熟飯 (文組 蔡明忠覺得可以)
12/12 22:36, 24F

12/12 23:35, 6年前 , 25F
鬼島科技業一大票都在用外勞 跟你講的完全是另回事
12/12 23:35, 25F
你以為台灣科技業多高端XD 高端台GG 資本密集

12/12 23:56, 6年前 , 26F
推這篇~
12/12 23:56, 26F
※ 編輯: femlro (36.225.139.141), 12/13/2017 00:12:07 ※ 編輯: femlro (36.225.139.141), 12/13/2017 00:12:31

12/13 01:21, 6年前 , 27F
但是經濟學人還是不定時做出各國大麥克指數比較咧
12/13 01:21, 27F

12/13 03:09, 6年前 , 28F
讚喔,這篇深入淺出,推
12/13 03:09, 28F

12/13 07:52, 6年前 , 29F
推個
12/13 07:52, 29F

12/13 08:25, 6年前 , 30F
推個
12/13 08:25, 30F

12/13 08:31, 6年前 , 31F
推一個
12/13 08:31, 31F

12/13 08:33, 6年前 , 32F
12/13 08:33, 32F

12/13 08:36, 6年前 , 33F
12/13 08:36, 33F

12/13 08:37, 6年前 , 34F
一早就看到這種文 覺得開心~
12/13 08:37, 34F

12/13 09:25, 6年前 , 35F
大推,簡顯易懂,或益良多
12/13 09:25, 35F

12/13 10:19, 6年前 , 36F
12/13 10:19, 36F

12/13 12:36, 6年前 , 37F
台灣的民生消費層面許多附加價值都被房租拿走了
12/13 12:36, 37F

12/13 12:39, 6年前 , 38F
不過現在房租也打不下來 房東寧可租不出去也不降價
12/13 12:39, 38F

12/13 16:25, 6年前 , 39F
推,優文
12/13 16:25, 39F

12/13 17:03, 6年前 , 40F
12/13 17:03, 40F

12/13 22:57, 6年前 , 41F
推專業
12/13 22:57, 41F
文章代碼(AID): #1QByLJQ2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ByLJQ2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