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人變窮了已回收

看板Stock作者 (Cam Newton!!)時間10年前 (2013/10/27 16:53), 編輯推噓23(24124)
留言49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1.原文連結: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1027000113&cid=1207 2.內容: 美國人變窮了 工商時報 鍾志恒 2013年10月27日 04:09 ■雖然美國去年經濟好轉、企業獲利大幅成長和就業人數上升,但一般家庭所得卻沒增加 ,貧窮人口沒減少。 ■Despite the addition of more than two million jobs last year, soaring corporate profits and continuing economic growth, income for typical American did not rise in 2012 and poverty failed to fall. 儘管美國經濟好轉,但人口普查局9月公布去年數據,發現家庭所得連續5年減少,典型中 等收入家庭所得還倒退24年。專家警告,若聯邦政府持續削減支出,失業人數未能持續下 降而讓民眾薪資縮水,美國恐怕面臨「迷失廿年」。 歐巴馬提名聯準會副主席葉倫,明年接替柏南克為新主席。她被視為最關心美國高失業問 題的官員,而失業和提高中等收入等,則為歐巴馬任內最頭痛問題。 經濟好轉 但民眾無感 美經濟好轉,大部份民眾卻無感。按人口普查局資料,去年貧窮人口達4,650萬人。美國貧 窮定義:1家4口年所得23,492美元以下,個人11,720美元以下。 而中等家庭所得從51,100美元(逾150萬台幣)減少至51,017美元;較2007年即衰退前高峰 減少8.3%。 經濟政策研究所(EPI)經濟學家 Elise Gould 說:「雖然美國經濟成長,但沒有讓美國 民眾感受到。」 研究社會問題的羅素睿智基金會(Russell Sage Foundation)主席 Sheldon Danziger 說 :「美國貧窮人口高於2000年,家庭所得變少。」由於中產階級淪為失落世代,他警告美 國面臨「迷失廿年」。 雖然美國目前經濟呈現成長,但成長的大部份好處都為所得最高的一群人獨享。中等收入 家庭所得持續萎縮,這情況反映在目前7.3%的高失業率,許多人未充份就業或退出就業市 場。 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n Foundation)政策主任 Justin King 認為尚未看到美國有 足夠的新增職務,由於勞工處於被動,因此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無法爭取調薪或換更好 工作。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家 Emmanuel Saez 研究指出,美國1%最高所得一群,去年收 入增加約20%,其餘99%民眾所得僅增加1%。 專家認為,聯準會貨幣政策只讓經濟增長,而未能降低失業人數,是因為政府加稅和減少 財政支出,把聯準會第三輪量寬措施(QE3)的效果給抵銷掉。 貧窮年輕人 愈來愈多 除了貧富差距變嚴重外,各族群與年齡層之間所得也呈現失衡。去年35歲以上人士收入有 所增加,但35歲以下年青人不增反減。 男性失業問題又較女性嚴重,即使經濟在復甦,但去年逾100萬男性在找全職工作。由於近 年來男性愈來愈難找工作,甚至被迫退出就業市場,因此出現男性蕭條(mancession)一 詞。 美國窮人占總人口比率的貧窮率,在2010年達15.1%後,迄今幾乎沒有減少過,為1965年 以來,首次比率維持逾15%達3年之久。 專家認為,官方數據只計算薪資所得,因此未充份反映美國所得失衡的情況,若把像股票 投資所得等其他收入來源計算在內,情況恐怕更嚴重。 財長李烏坦承目前仍未達政府要求,因為太多人失業,經濟成長不夠快,中產所得減退等 問題都必須解決。 丹席格說,除非能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社會福利安全網,否則每年公布的貧窮率只會讓人 失望。 3.心得/評論: 現在是階級和世代的問題 有的是泡沫入行組 有的是就業冰河期的失落世代 -- 當總統沒什麼了不起 美國一共有41位總統 可是大家記得的是 林肯曾經解放過黑奴 羅斯福總統曾經推行過新政 這是因為他們真正為美國人民做了很多的事 要做總統就要作一個會做事的總統 給台灣一個機會 讓會做事的宋楚瑜 繼續為台灣人民打拼 為台灣 我們一起加油 加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eLKtSll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7.105.23.173

10/27 17:01, , 1F
呆丸領先指標無誤
10/27 17:01, 1F

10/27 17:08, , 2F
這是fed的問題
10/27 17:08, 2F
FED只是出來收拾善後的

10/27 17:31, , 3F
公司有賺錢 投資人跟著賺錢就好
10/27 17:31, 3F

10/27 17:39, , 4F
意思就是 別工作了 大家一起炒股吧
10/27 17:39, 4F

10/27 17:42, , 5F
資本主義無法解決的問題
10/27 17:42, 5F

10/27 17:44, , 6F
學鬼島一起炒房比較實在
10/27 17:44, 6F

10/27 18:10, , 7F
鬼島炒房維持經濟,是繼消費券之後另一項問鼎諾貝爾
10/27 18:10, 7F

10/27 18:10, , 8F
獎的德政
10/27 18:10, 8F

10/27 18:12, , 9F
資產成長速度至少要跟上經濟成長,不然會越來越窮。
10/27 18:12, 9F

10/27 18:29, , 10F
2014年世局將開始進入約10年的蠱禍大亂之期~
10/27 18:29, 10F

10/27 18:32, , 11F
簡言之~就是盛滿過多佳餚的鍋鼎,因太重而打翻了之象!
10/27 18:32, 11F

10/27 18:33, , 12F
毀滅與重生盡在此數~~此乃世界變革的重大關鍵期也!
10/27 18:33, 12F

10/27 18:35, , 13F
呵~其實美國不是迷失20年;而將會是迷失30年也!
10/27 18:35, 13F

10/27 18:38, , 14F
濫用金融財富~揮霍無度且為私利大興戰事~致生靈塗炭~
10/27 18:38, 14F

10/27 18:40, , 15F
實乃禍福無門唯人自招!美國這段興衰史~可供後世借鏡!
10/27 18:40, 15F

10/27 18:55, , 16F
超人999重出江湖...
10/27 18:55, 16F

10/27 19:03, , 17F
還活著...
10/27 19:03, 17F

10/27 19:06, , 18F
台灣這方面總算領先美國了...
10/27 19:06, 18F

10/27 19:28, , 19F
999....
10/27 19:28, 19F

10/27 19:41, , 20F
天啊~大亂預言重出江湖啦!!!
10/27 19:41, 20F

10/27 19:42, , 21F
我來support一下~美國未來十年星象的確是堪憂~
10/27 19:42, 21F

10/27 19:53, , 22F
共濟會的陰謀
10/27 19:53, 22F

10/27 19:53, , 23F
經濟好轉,意謂一些垃圾數字的上升,和一般家庭所得
10/27 19:53, 23F

10/27 19:54, , 24F
有何屁關系在? 經濟學家通通抓出來切腹啦,幹他馬
10/27 19:54, 24F
※ 編輯: JamesSoong 來自: 219.84.240.65 (10/27 20:34)

10/27 20:44, , 25F
這不是廢話 QE的本質就是稀釋勞力價值阿
10/27 20:44, 25F

10/27 20:49, , 26F
收拾善後?原來吹一個更大的資產泡沫叫收拾善後
10/27 20:49, 26F

10/27 21:17, , 27F
那是美國人的事 台灣人該關心的是服貿和22K和監聽
10/27 21:17, 27F

10/27 21:27, , 28F
整篇說錯了 是貧富差距變窮 政府不得靠舉債支撐經濟
10/27 21:27, 28F

10/27 21:45, , 29F
美國中間家庭平均收入只有台幣一百五十萬左右???
10/27 21:45, 29F

10/27 21:59, , 30F
別聽到美國寫軟體年薪100K+覺得是正常,大部分人收入
10/27 21:59, 30F

10/27 22:02, , 31F
很普通,稅重,失業和犯罪率高.好壞區很明顯.住美國的
10/27 22:02, 31F

10/27 22:03, , 32F
朋友都覺得為什麼一堆人老實以為美國多美好XD,他們都
10/27 22:03, 32F

10/27 22:04, , 33F
想回來了.不過如同新聞所敘述,你是前段班的人去美國
10/27 22:04, 33F

10/27 22:05, , 34F
更爽,但前提是...你真的有那本事 :)
10/27 22:05, 34F

10/28 08:34, , 35F

10/28 10:30, , 36F
印鈔票 爽的還是法人跟企業..
10/28 10:30, 36F

10/28 11:47, , 37F
這不就是全球化的影響嗎?
10/28 11:47, 37F

10/28 14:32, , 38F
食券領取人數還是很多。
10/28 14:32, 38F

10/28 15:17, , 39F
150萬很正常啊 美國很大啊 灣區收入跟瑞士差不多高
10/28 15:17, 39F

10/28 15:17, , 40F
稍微低瑞士一點而已 中部農業小鎮收入偏低
10/28 15:17, 40F

10/28 15:18, , 41F
3億人的國家當然不能看總體 因為發展不可能均勻
10/28 15:18, 41F

10/28 15:18, , 42F
也因此最低工資才會分區
10/28 15:18, 42F

10/28 15:18, , 43F
像澳洲才2000萬人這麼小(雖然土地超大)最低工資就沒
10/28 15:18, 43F

10/28 15:19, , 44F
分區 日本1億多人比較大(雖然土地比較小)最低工資就
10/28 15:19, 44F

10/28 15:22, , 45F
必須分區 因為人口越大經濟就越難發展均勻
10/28 15:22, 45F

10/28 15:22, , 46F
跟看中國的道理也是一樣
10/28 15:22, 46F

10/28 15:26, , 47F
你住上海 跟陝西 收入感受程度也可以差很多
10/28 15:26, 47F

08/13 02:13, , 48F
那是美國人的事 台灣 https://noxiv.com
08/13 02:13, 48F

09/15 22:25, , 49F
有何屁關系在? 經濟學 https://daxiv.com
09/15 22:25, 49F
文章代碼(AID): #1IRDHiOM (Stock)
文章代碼(AID): #1IRDHiOM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