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vaio各筆電系列的差異在哪?

看板Sony-style作者 (Innocent World)時間15年前 (2009/01/30 15:10), 編輯推噓18(18030)
留言48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inzan (WildWing電台男)》之銘言: : 如標題所示~ : 最近想買vaio筆電。 : 去了官方網站研究一下,我實在不懂Z、CS、SR跟TT他這樣分類的差異。 : 可以有神人大略講解一下他產品的定位以及優缺點嗎? : 精華區也沒有看到@@ : 詳情希望。 : 在此先謝過了,感恩~ 簡單講一下我對這四台的分類(當然這是很主觀的) Z--商務 CS--家用入門 SR--家用進階 TT--行動 既然原Po表明要日製,那就只有Z跟TT可以選。 其實這兩台都算是方便攜帶 只是Z效能較佳螢幕較大,但與TT相比就比較重 TT較為輕薄但犧牲效能。 兩台的優點就是對方的缺點,反之亦然 就看原Po怎麼去取捨了,參考看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45.141 ※ 編輯: rogertu 來自: 220.133.45.141 (01/30 15:11)

01/30 15:26, , 1F
P也MIJ
01/30 15:26, 1F

01/30 15:28, , 2F
喔喔!感恩~這樣我大概知道怎麼選購了!看來Z比較吸引我~
01/30 15:28, 2F

01/30 15:29, , 3F
p雖然也不賴,不過研究過不是我的菜啊。輕省筆電還可以等~
01/30 15:29, 3F

01/30 15:31, , 4F
老實說花三萬多買ATOM實在不怎麼明智(笑)
01/30 15:31, 4F

01/30 15:34, , 5F
P是2萬6千8吧,而且我覺得不滿600g的mobility是無可取代的
01/30 15:34, 5F

01/30 15:41, , 6F
268的怎麼可能會滿足這裡的勸敗魔人,一定是攻頂的啊XD
01/30 15:41, 6F

01/30 15:44, , 7F
不過花錢的是老大,預算夠買自己喜歡的就好
01/30 15:44, 7F

01/30 16:05, , 8F
ptt的幾乎都比較含蓄一點 m01的才可怕XD
01/30 16:05, 8F

01/30 17:04, , 9F
畢竟PTT還是以學生族群為主,而且M01好像比較多賣方,所
01/30 17:04, 9F

01/30 17:04, , 10F
以當然會努力的勸BUY囉XD
01/30 17:04, 10F

01/30 21:05, , 11F
哈 ptt的sony版比較冷清 所以現在是比較乾淨的XDXD
01/30 21:05, 11F

01/30 21:23, , 12F
今天去買5800的時候順便去看了一下$ony,感覺好誘人啊~>"<
01/30 21:23, 12F

01/30 21:42, , 13F
5800也很誘人XD
01/30 21:42, 13F

01/30 22:48, , 14F
其實是PTT比較少和廠商有關係的人。
01/30 22:48, 14F

01/31 00:43, , 15F
Z已經很輕了~~很好帶
01/31 00:43, 15F

02/01 00:48, , 16F
我今天有去看TT跟Z 我比較喜歡Z的外殼 卻喜歡TT的重量>//<
02/01 00:48, 16F

02/01 00:58, , 17F
這就是取捨的人生阿XD
02/01 00:58, 17F

02/02 13:08, , 18F
我還是喜歡TZ... TT好醜 = =
02/02 13:08, 18F

02/02 17:47, , 19F
可以買一台Z放在家看,然後一台TT隨身帶著走
02/02 17:47, 19F

02/02 19:41, , 20F
TT外觀角度太圓弧了,還是喜歡有菱有角的TZ+1
02/02 19:41, 20F

02/03 16:45, , 21F
況且TZ還比TT輕,以現在來看,TT上有只多200g的Z,下有極輕P
02/03 16:45, 21F

02/03 16:46, , 22F
真的是出來搞笑的..好歹TT也該來個 1KG左右的重量
02/03 16:46, 22F

02/03 16:47, , 23F
才能有效畫分使用族群,相較Z跟P令人驚嘆的技術力
02/03 16:47, 23F

02/03 16:48, , 24F
在TT上可說是完全看不到..反而有種開倒車的感覺..
02/03 16:48, 24F

02/03 17:04, , 25F
除非是一定要HDMI,否則我都推薦朋友去檢庫存TZ的便宜
02/03 17:04, 25F

02/03 17:05, , 26F
或是試著接受200g的些微差異換大量的效能,直接買Z
02/03 17:05, 26F

02/03 17:19, , 27F
再補一槍:TT的上市看不到當初SZ,Z及最近P的尖端技術力
02/03 17:19, 27F

02/03 17:20, , 28F
反而讓我很想對SONY說:你這兩年真是白活了(嘆 ~"~
02/03 17:20, 28F

02/03 17:39, , 29F
TT是小又重效能,TZ是小又重時間,Z比其大多了,不算重疊。
02/03 17:39, 29F

02/03 18:02, , 30F
看不出TT所謂的"效能"在哪 (攤手)
02/03 18:02, 30F

02/03 18:04, , 31F
除了HDMI跟差兩條RAM還有那掰咖的5400RPM HDD 這樣硬要
02/03 18:04, 31F

02/03 18:05, , 32F
說他比TZ來的有效能,那我只能苦笑,然後要他把90g吐出來
02/03 18:05, 32F

02/03 18:06, , 33F
基本上跟本是定位一樣的東西,不然怎會是同系列,無奈這兩
02/03 18:06, 33F

02/03 18:06, , 34F
年在ULV的CPU發展史上沒什麼大突破,兩者在效能上根本是
02/03 18:06, 34F

02/03 18:07, , 35F
半斤八兩,能做的一樣能做,不能做的一樣不能做,並非像
02/03 18:07, 35F

02/03 18:08, , 36F
TZ跟TX有雙核心的加持這般大改變,然後看看其他牌,這定位
02/03 18:08, 36F

02/03 18:09, , 37F
的NB大多已經落在1KG上下了,所以我說SONY在TT是停滯不前
02/03 18:09, 37F

02/03 18:09, , 38F
說TT是重效能,我想您不是在講笑話,就是拿它跟ATOM之流
02/03 18:09, 38F

02/03 18:10, , 39F
等NETBOOK相比吧? 我一直覺得像這種規格/重量比,至少也該
02/03 18:10, 39F

02/03 18:11, , 40F
裝個獨顯才不枉這兩年的演進,不然就做輕一點才是
02/03 18:11, 40F

02/03 18:12, , 41F
TT在我眼裡,除質感以外,完全是辜負SONY這塊扛棒的失敗品
02/03 18:12, 41F

02/03 18:14, , 42F
再者,Z比TT大多了?噗.您真的疊疊樂過嗎?這樣說大多了的話
02/03 18:14, 42F

02/03 18:15, , 43F
我只能說P比TT小的實際面積,還遠勝過TT比Z小的部份
02/03 18:15, 43F

02/03 18:17, , 44F
然後Z跟TT的效能比就不必我多說了吧? 犧牲那一點重量
02/03 18:17, 44F

02/03 18:18, , 45F
換大量的效能差,我認為是相當直得的,然後搭P外出(勸敗
02/03 18:18, 45F

02/03 18:24, , 46F
...我只能說我下一台絕對不買VAIO
02/03 18:24, 46F

02/04 09:26, , 47F
結論:買Z自用,搭P外出?感覺好奢侈啊...>"<
02/04 09:26, 47F

02/04 10:57, , 48F
有P外出 家用當然選AW了~ 不過台灣似乎沒出..
02/04 10:57, 48F
文章代碼(AID): #19WgVnsr (Sony-style)
文章代碼(AID): #19WgVnsr (Sony-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