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公司應該教育,同事應該分享?

看板Soft_Job作者 (lonely)時間12年前 (2011/12/22 22:29),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ailytim (掌握知識就能掌握精義)》之銘言: : 前提: : 小弟在大陸,所處算是互聯網行業的IT : 基本上,這裡的部門氣氛沒有很好 : 因為老大是把技術藏起來的人,再來,部門內的職缺通常已空降為主 : (小弟自己也5年+沒升職了) : 所以大多數的同事一直覺得公司的技術環境不好 : (當然大陸同事在心態上覺得台客都壓柞他們也是原因,但其實時間 : 不少,有自己的學習時間) : =========================================== : 今天中午與一位大陸同事的聊天 : (此人28,第三份工作,web工作3年多(都是本公司),SD,性子蠻硬,實力...Orz) : 同事覺得: : 一個好的公司,應該要有教育,讓員工有好的學習空間,他以前在昆山神X,從事BIOS : 及測試工作,公司內的人都會互相分享,主管也會以激勵的方式,指出某人是牛人, : 可以向他學習.公司也應該也有好的東西教給他. : (把分享與教育當成公司必然要給的) : 基於本人的實話實說的個性,我說 : 不是每個公司都有好的範本.再者,範本本身其實不算是公司給的教育,而只是制度 : 上與流程還有文件一致化的學習.你能學習多少,帶出去多少,那是個人本事. : 至於技術上的經驗與分享,這跟人有關,一個人願不願意與人分享,是一個人的心態問題, : 即使是牛人,多數時間會與你分享,但是在與自己有利害關係(比如升遷),如果是大家都是 : 同職位,基本上會分享就真的完全是人的善心.即便我自己與以前一位實力差不多的同事 : 討論技術,大家也都是想說就說,或是點到為止,剩的各憑本事,完全是看被請教的人心情. : (其實基本上他問我的東西我有問必答,當然也有我解不了的) : 個人認為,學習完全應該是自己的工作. : 大陸同事並不太認同我的說法(看吃飯時都不太正面看我就知道),不過基於本人的善良, : 我說,基本上知道環境這樣,其實抱怨也沒用,還不如別抱怨多自我學習! : 如果不喜歡還是早點換工作吧!也許還能學到更多! : (希望主管不上PTT,不然會覺得我拆他台XD) : ================================ : 基本上,如果換做是各位大大,在面臨類似的問題時,會怎麼去說明,其實學習是自己本身的事 : 本人非主管,只是好奇,如果當了管理,如果以後再發生類似情況時,怎麼辦? 我想的法倒是不會去想這倒底『該』或『不該』。 身處於職場,每個人都對工作與工作環境抱有期待。 要讓『想像』或『願望』成真的捷徑絕對不是許願, 而是讓自己成為成就這些結果的動力。 拿分享這件事來說吧。 先想想自己的想要在什麼情境下獲得分享? 1. 週期性地,在上班時間大家交換技術心得 2. 下班後的讀書會 3. 當同事看見我在苦惱時,突然給予我有用的經驗 前二種型式不是我喜歡的,特別是第二種。 同事多半是有家庭的好老公、好老婆, 下班時間被小孩玩都不夠了,還是留點體力吧。 那上班時間的週期性分享呢? 這其實比 2. 稍為好一點,至少是上班趁大家有空閒時, 但週期性地運作,感覺很正式,時間到了得生出些什麼。 就像沒話題還要硬聊一樣痛苦。 這樣分享的週期性壓力會造成困擾。 這種型態其實做成公司正規教育訓練的方式比較妥當 分享。還是興隨所至最自在。 分享其實並不是單方面地接收新資訊。 我們可以透過請求獲得分享。 現在有個情境,旁邊的同事,新加入 Web App 開發的小組, 對於 Struts Action 裡有一堆的 Collection 將結果包起來。 有時是 Map,有時是 ArrayList,他不太明白那些慣例是什麼。 於是他開口問了: 『我看到專案裡蠻多地方用 ArrayList 的,我們寫網頁都一直用它嗎?』 『可是,有些地方是用 Map 存結果,好像這樣也可以,。。。』 『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結果存的方式有很多種, 有時候是 Map,有時候是 ArrayList,有時看到 Java Bean, 一般我們寫網頁要怎麼包結果啊!?』 提起勇氣開口後,吱吱唔唔用了不精確的描述問了幾個問題。 事實上都沒有針對到重點,也貪心地將問題過於一般化、抽象化了。 有經驗的協助者,大概猜得出他要問什麼。 但他太著重於前眼的現象,沒有稍為往後看一點。 我們怎麼呼叫 DAO 就會得到適當的結果啊。 如果是 listCustomers() 回來的是 ArrayList<Map> 那蠻正常的。 如果是 getCustomerById() 回來一個 Java Bean 也是很合理的。 也許是人太新鮮了,沒有意識到有 DAO 這一層, 但這顯現出,不同問問題的技巧,會獲得不同程度的『分享/協助』 針對求助者來說,問問試不要過於試探、迂迴以及過度抽象。 相對的,接受訊息的另一端。 當你意識到對方在迂迴前進時,請輔助他『走直線』 當我們認識好期望情境中的『角色』時, 該你出場的時候,就依造你的設定去發揮。 整件事的流程,在合常理的情況下,發展不會差太遠。 要讓這些事更流暢、正向的運轉下去, 那就是練習精準地描述問題與困境。 並正確地接收訊息,抱以溫和的聆聽態度。 以享分者來說, 若常常覺得對方聽不懂自己的話, 那就會覺得這『行為』越來越無趣了 以受享分者來說, 覺得自己描述很到位了, 但總是得不到需要的回饋。 那就會覺得這『請求』是徒勞的。 我相信這不是單方面的問題, 而一開始的時候,偶爾會有這種情況。 那就得採取別的行動了。 像我腦子笨,常常無法在腦中演練未經驗過的事物 這時有一種角色可以幫我推一把。 那就是『示範者』 A:『咦,為什麼我依手冊做都不成功呢?』 B:『唔,我有成功耶。我用你的電腦做看看好了』 人常常會不經易忽略自己的動作, 有時自己做動作時,會進入無意識狀態。 但我們看別人示範時,會有一小段很集中精神的時刻。 這時差異就能被觀察出來! 同理,這也能解決『It works on my machine』 這樣的難題。 當然,上述只是針對我先前所定義的『分享』來舉例。 即使沒有職位,沒有權力,我們在公司還是能實現許多的『想法』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沒有人喜歡敵對的狀態。 並且敵對會產生防備,拒絕接納對方。 在合理的人際互動範圍內, 將自己當成『種子』成為實現想法的動力。 -- 我愛寫程式,也愛 hacking 公司文化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50.170

12/22 23:10, , 1F
12/22 23:10, 1F

12/22 23:43, , 2F
推這篇~~寫出很多key point~
12/22 23:43, 2F

12/22 23:57, , 3F
推這篇,分享的技巧很重要。
12/22 23:57, 3F

12/23 01:08, , 4F
很有意思!!
12/23 01:08, 4F

12/23 02:09, , 5F
沒錯,分享不是該不該的問題
12/23 02:09, 5F

12/24 01:34, , 6F
推:)
12/24 01:34, 6F
文章代碼(AID): #1EypxcSm (Soft_Job)
文章代碼(AID): #1EypxcSm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