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幹這行的唸到博士..

看板Soft_Job作者 (小魚)時間17年前 (2007/07/18 07:38), 編輯推噓16(16019)
留言35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0 (看更多)
: 拿到博士學位要做什麼,通常你不是問別人而是問自己。 : 每個人念博士班所經歷到的與學習到的東西不一樣, : 博士學位應該就是要走學術or走業界,端看個人規劃與機緣。 : 就我所知,現在念博士想走學術的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是到業界 : 去做RD ,但是職等與工作內容會不太一樣,通常碩士畢業會很難進入這職等 : 職等不同,升遷與薪水當然不同。 : 至於有人說,公司請不起博士,我到覺得那是一種迷思將來可能會慢慢改變. : 尤其是需要用到腦細胞的公司. : 現在一個碩士班薪水 約四萬/月 ,博士班約 六萬/月 : 請一個有能力的博士 : 能讓整個專案的時間縮短,品質增加,或開發新技術 : 我想每個月多出的兩萬算是很便宜的 : 當然若論 coding 或 SA/SD ,經驗才是王道的行業,就不適合博士了 : 我看到一些很有能力的人,都是業界/學術兩邊跑的 : 不少老師以前在外面也都是有工作經驗,當過許多公司的顧問 : 從事過技術開發,有實戰經驗的。 : 不少博士班學生,也都是工作過一段時間回學校來進修. : 或者是邊工作,邊拿學位的。 : 博士班只是一種進修的方法,就跟大家不斷進修自己領域的專業知識相同 : 不需要把它看成如此神聖,以後非要從某項工作。 : 會不會窄化以後的路,還真的是看個人, : 通常念博士班會窄化自己工作領域的人, : 他現進步的幅度也已經窄化了。 我是在國外念博士的 不過還沒有畢業 不過從跟我老師的相處中就知道 經驗跟對問題瞭解與處理能力都差很多 同樣的問題, 老師的看法真的都很有效率跟講出問題的重點 我覺得這樣的能力與訓練不是業界或是工程師途徑可以培養出來的 不過我的學校挺有名的, 裡面的老師都是真的挺厲害的 不過我覺得博士絕對不是窄化你的路 我在intern的地方充滿博士, 跟他們溝通真的比跟工程師溝通容易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2.13.166

07/18 08:11, , 1F
那想必閣下以後應該會到戲谷去發展吧!
07/18 08:11, 1F

07/18 08:36, , 2F
戲谷已經被賣給中信了
07/18 08:36, 2F

07/18 08:36, , 3F
是和信
07/18 08:36, 3F

07/18 08:47, , 4F
我說美國戲谷不是宏基戲谷 >"<
07/18 08:47, 4F

07/18 10:22, , 5F
我想你指的應該是 Silicon Valley 的矽吧...囧
07/18 10:22, 5F

07/18 10:41, , 6F
對 謝謝樓上
07/18 10:41, 6F

07/18 11:53, , 7F
128.2...carnegie mellon univ ip...元po大概是我同學ꐠ
07/18 11:53, 7F

07/18 11:55, , 8F
不過我已經畢業好幾年了...
07/18 11:55, 8F

07/18 12:34, , 9F
又一個CMU CS 囧 好厲害!!!
07/18 12:34, 9F

07/18 13:33, , 10F
小魚好久不見啊,推一個 :)
07/18 13:33, 10F

07/18 17:37, , 11F
CMU 算是CS領域頂尖的學校.
07/18 17:37, 11F

07/18 17:40, , 12F
國外的大學會請相關領域有經驗的人來教, 不問學歷.
07/18 17:40, 12F

07/18 17:41, , 13F
甚至只有高級文憑程度, 只要證明在該領域的技術勝於
07/18 17:41, 13F

07/18 17:43, , 14F
其他人就可以. 這在許多地方都是不可想像的.
07/18 17:43, 14F

07/18 17:45, , 15F
加上教學方式, 這種環境產生的碩/博士質量上相然有分別.
07/18 17:45, 15F

07/18 19:30, , 16F
那為什麼那種環境下產生的博士回國當教授後, 有一大堆都是
07/18 19:30, 16F

07/18 19:30, , 17F
「毀」人不倦, 混吃等死型的呢?
07/18 19:30, 17F

07/18 19:31, , 18F
抱歉, 上兩句推的滿刺耳的, 不過我所見所聞就是如此
07/18 19:31, 18F

07/18 19:32, , 19F
也不止國外回來的, 國內產生的博士當教授也是一堆混吃等死的
07/18 19:32, 19F

07/18 21:10, , 20F
要能產生研發能量,有一大段的理論要建構...
07/18 21:10, 20F

07/18 21:10, , 21F
若你求學期間遇到的老闆不給你時間的話,等你畢業
07/18 21:10, 21F

07/18 21:11, , 22F
在學校的雜事又特多,要寫計畫,帶學生,你要在那個時間
07/18 21:11, 22F

07/18 21:11, , 23F
來建構,已經沒希望了,若沒有希望,就是靠壓榨學生了..
07/18 21:11, 23F

07/18 21:12, , 24F
學生要能產生論文,就是靠硬幹...
07/18 21:12, 24F

07/18 21:56, , 25F
另外一位副版主出現了
07/18 21:56, 25F

07/18 22:16, , 26F
不好意思最近在趕release忙的要死..下星期起會有比較多
07/18 22:16, 26F

07/18 22:17, , 27F
時間在線上
07/18 22:17, 27F

07/18 22:17, , 28F
喔喔原來是我前室友阿,robert好久不見拉
07/18 22:17, 28F

07/19 01:08, , 29F
我覺得..國內老師帶太多學生啦..我印象中一個老師的學生都可以
07/19 01:08, 29F

07/19 01:10, , 30F
坐滿一個實驗室, 國外的老師大部分就帶四五個學生, 差別蠻大的
07/19 01:10, 30F

07/19 01:11, , 31F
willie同學好, fishyccy好, MIT過得怎樣呢?
07/19 01:11, 31F

07/19 01:46, , 32F
這跟老師的底子深不深厚有關,跟學生數無關,國內比較後
07/19 01:46, 32F

07/19 01:47, , 33F
段的國立學校,老師收的學生數也不多,學術產能也是有限
07/19 01:47, 33F

07/19 01:47, , 34F
這就是一個反例...
07/19 01:47, 34F

07/19 01:48, , 35F
當然所謂的深厚,包括了:理論基礎 + 高度創意
07/19 01:48, 35F
文章代碼(AID): #16dLCI8p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dLCI8p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