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王增勇:站出來,把希望還給同志!

看板SW_Job作者 (南京東路房屋出租)時間10年前 (2013/11/14 22:36), 編輯推噓7(7019)
留言26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1 (看更多)
看到這篇文章我就忍不住想回 因為最近看到太多相關討論的新聞,因此也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最近台灣也在討論讓同志成立家庭的可能性。我並沒有歧視同志,但是我有疑惑的是 當我們認為同志關係是合法的婚姻關係,那表示他們也可能符合寄養家庭或收養家庭 的條件,也就是我們認同他們其中一人可以扮演父親的角色,其中一人可以扮演母親 的角色。雖然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同志家庭中成長,可能比起那些家暴或性侵的家庭讓 人感到溫馨,但是這樣的孩子也很容易受到歧視和異樣的眼光,容易對孩子成長的過 程造成許多挫折和無法理解的困擾。 我們連異性的問題家庭都有可能有處理不完的問題 我們準備好面對同性家庭帶來的改變與社會價值觀的衝突嗎? ※ 引述《bigfeet (潘美辰2010演唱會)》之銘言: : 王老師已經在美國和他的伴侶舉行婚禮了, : 希望他在台灣也能和伴侶登記為合法結婚伴侶! : ~~~~~~~~~~~~~~~~~~~~~~~~~~~~~~~~ : 站出來,把希望還給同志! : 王增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 : 我花了五十年的時間走上這個宣傳車。 : 人生的前三十年,我無法面對自己是同志的污名身份 : 因為 我看不見希望。 : 我以為 : 如果我出櫃了,家人會不要我 : 後來證明我爸對我的愛支撐著他度過污名的考驗,對我的婚姻說出:「恭喜你!」 : 我以為如果我出櫃了,我會沒有朋友 : 後來證明真正的朋友是不會離你而去的。 : 我以為 : 如果我出櫃了,我會沒有事業 : 後來證明身為同志的邊緣經驗是我當社工最重要的資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0.37.108

11/14 22:55, , 1F
何謂父/母親角色?不也是性別刻板印象嗎?
11/14 22:55, 1F

11/14 22:58, , 2F
1再者,該反省的應是歧視的存在
11/14 22:58, 2F

11/14 23:00, , 3F
新住民家庭的孩子也是會經驗被歧視或異樣眼光看待
11/14 23:00, 3F

11/14 23:02, , 4F
難道就要剝奪新住民組成家庭的權利?
11/14 23:02, 4F

11/14 23:35, , 5F
歧視和異樣的眼光就是這樣來的
11/14 23:35, 5F

11/14 23:36, , 6F
該被質疑的是對下一代教育歧視或異樣眼光的成人
11/14 23:36, 6F

11/15 01:44, , 7F
讓我比較不解的是..為何身為社會工作者就要支持同志?
11/15 01:44, 7F

11/15 02:18, , 8F
以上問題請參閱社會工作倫理守則
11/15 02:18, 8F

11/15 02:22, , 9F
推樓樓上
11/15 02:22, 9F

11/15 17:53, , 10F
社工倫理守則有條規要我們力挺同志!?也太有先見之明
11/15 17:53, 10F

11/16 10:45, , 11F
尊重不等同支持,多元的概念下是非對錯的二元論要先分出來
11/16 10:45, 11F

11/16 10:47, , 12F
家庭的組成=父+母?生理的性別與感知上的性認同要先釐清
11/16 10:47, 12F

11/16 10:50, , 13F
男主外女主內到職場女性都是一種印證,除了生理差異外,
11/16 10:50, 13F

11/16 10:51, , 14F
以人+人組成家庭來看,同性家庭與異性家庭都不是有親屬關
11/16 10:51, 14F

11/16 10:52, , 15F
係組成,所以回過頭來要挑戰的其實是父+母=家庭的概念
11/16 10:52, 15F

11/16 10:57, , 16F
作者認為家庭的組成是由兩個生理性徵不同的人組成,但在下
11/16 10:57, 16F

11/16 10:59, , 17F
認為或許以家庭內的角色功能而言也是一種思考,當家長中
11/16 10:59, 17F

11/16 11:00, , 18F
的一方負責經濟上的"養"及另一方負責品格上的"育"我認為是
11/16 11:00, 18F

11/16 11:02, , 19F
可以稱之為家庭的。而從被領養的孩子來看,用角色功能來理
11/16 11:02, 19F

11/16 11:02, , 20F
解家庭或許更妥切,小孩子在辦家家酒時很自然地會認為去負
11/16 11:02, 20F

11/16 11:04, , 21F
則賺錢的那個就是爸爸,操持家務的是媽媽,而且有時候會發
11/16 11:04, 21F

11/16 11:06, , 22F
現孩子更比大人能理解角色功能,而成人卻較易混淆性別角色
11/16 11:06, 22F

11/16 11:08, , 23F
。說穿了就是受到意識型態作祟,而假設性的社會問題我認為
11/16 11:08, 23F

11/16 11:09, , 24F
目前已然在異性家庭中發生,當然將來也會發生在"新"的家庭
11/16 11:09, 24F

11/16 11:10, , 25F
但無須太過擔憂,因為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
11/16 11:10, 25F

11/16 13:31, , 26F
被歧視反而歸咎於受害者 這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
11/16 13:31, 26F
文章代碼(AID): #1IXD_m-t (SW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IXD_m-t (SW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