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第一次的會談

看板SW_Job作者 (一個轉角,一個風景)時間15年前 (2009/04/07 21:01),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 引述《purin0932932 (邦邦)》之銘言: : 就是我們學校即將開始進行與案主的實地面談 : 因為我現在還只是大二的學生,說實在的根本沒有什麼會談的經驗 : 而我們的案主群又是以國中生居多 : 因此我想請問有經驗的社工員們,可不可以麻煩告訴我一下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 : 以及第一次面談大概到什麼境界算是OK? 自我介紹? 認識彼此?? : 謝謝了 : by 看很久黃惠惠老師的"助人歷程與技巧"的學生 簡單回一下文,但我不是個有經驗的社工:) 第一次會談(interview),社工員跟服務使用者之間彼此仍不太熟悉, 此時的服務使用者可能表現出緊張、不安、不信任等情緒反應, 因此社工員在第一次面談時,可以先進行暖身(warm-up)工作。 例如:為了暖和案主緊張、不安的情緒,可以先做簡單自我介紹, 簡介機構的組織與機制以及提供哪些服務等。 再暖身工作進行約十分鐘之後,可繼續往下一階段邁進,角色誘導會談。 這時候主要就是向服務使用者說明,在後續的服務進程中, 社工員以及服務使用者各自扮演的角色與特定職責, 也就是告知服務使用者,在處遇過程中,他也是一位參與者(participant), 他的意見與想法對處遇過程之重要性。 到此階段,開始慢慢接觸到服務使用者為何來機構求助的問題與動機。 在會談進行過程中,有幾個原則可以參考: 1)此時此刻(here and now):即針對服務使用者目前的問題與需求,瞭解主要 的問題為何?!前來機構求助的動機?!以及服 務使用者目前的心理、社會功能與優勢為何。 2)若有進行到問題評估的部分,需注意服務使用者向案主表達的問題,是否真的是 服務使用者在其社會生活中真正面臨到的問題?!因此,需要在會談的過程裡, 需從服務使用者所透露出來的其他訊息加以判斷,也包括非語言行為之觀察。 3)會談過程也就是對於蒐集相關資訊的過程,從簽訂服務契約開始到結案階段, 都需要不斷的修正與調整,因此社會工作會談是種持續性的過程。 至於第一次面談要到什麼地步呢?! 我自己覺得至少要讓服務使用者願意與你繼續下次的會談工作吧! 不然,在他∕她結束這次會談後,就不願意接受下一次會談的話, 那後續的處遇等於也不用進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23.190 ※ 編輯: hiroteru 來自: 219.70.23.190 (04/07 21:03)

04/07 21:20, , 1F
也是將開始會談的緊張大二生!!可以借轉到班版嗎? 謝謝!
04/07 21:20, 1F

04/07 21:20, , 2F
可以壓,但寫的不好蠻心虛的 =_=
04/07 21:20, 2F

04/07 23:16, , 3F
不會啦 :) 有讓我的焦慮減低呢!!!
04/07 23:16, 3F
文章代碼(AID): #19sqwKKL (SW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sqwKKL (SW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