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鄧艾如何進攻成都?

看板SAN作者 (銀之朔風)時間12年前 (2011/11/12 00:17), 編輯推噓5(5048)
留言5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email2010 ()》之銘言: : 剛剛看了鄧艾進攻成都的卡通 有這種卡通?橫山光輝三國志的卡通版嗎? : 也知道鄧艾進攻成都的艱辛 : 只是我有點好奇 : 鄧艾走險峻的山路 : 糧食如何補給? 依照史書上描述的情形,結論是:沒有補給。 所以這就是諸葛瞻該死之處,他只要龜著,鄧艾就會自動成為軍事史上的一大 笑話,但他該進的時候不進,不該進的時候拼命進... : 當時他是不是已經跟鍾會翻臉了 還沒。 : 就算沒翻臉 : 我想鍾會也不會支援鄧艾吧(我猜) 如果《鍾會傳》沒虎爛的話,他是有派一個叫田章的人支援鄧艾啦,而且這人 還立了大功(擊破蜀軍伏兵),不過對照《鄧艾傳》是壓根沒提這事,而比起 來的話,在下以為鄧艾的紀錄比較可信,田章這事可能是虎爛的。當時能派出 一定兵力去伏擊的只有姜維和諸葛瞻,但蜀方紀錄完全找不出能對應這事情的 紀錄,所以應該是假的。 : 而卡通演到 : 當鄧艾越過高山後 : 發現一個荒廢的營地 : 據傳諸葛亮在世時 : 當地仍有數千軍力駐守 : 以保護成都 : 但諸葛亮死後 : 該營地的軍力就全部撤走了 : (是否真有此事?) 這是演義情節,史實上並無此事。 : 謝謝大家了 -- 憂慮過多的人將一事無成; 憂慮太少的人是欺騙自己。 ~~~公元十七世紀‧奧地利‧孟特邱可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86.161

11/12 00:48, , 1F
跟登陸弱曼地發現德軍沒來比哪個扯
11/12 00:48, 1F

11/12 01:24, , 2F
中國和日本合製的動畫三國演義有畫到這裡,雖說並不照原作
11/12 01:24, 2F

11/12 02:19, , 3F
不是橫山光輝版
11/12 02:19, 3F

11/12 07:12, , 4F
二戰到了1943年就是德軍轉捩點,德軍是希特勒反常命令敗
11/12 07:12, 4F

11/12 07:12, , 5F
的,不然依照德軍將領群的戰略眼光,德軍不該被投降消滅
11/12 07:12, 5F

11/12 07:13, , 6F
諾曼第也是一個運氣,因為隆美爾因為天氣差放假,沒想到
11/12 07:13, 6F

11/12 07:14, , 7F
艾森豪選擇這時候強攻,而西線「胃師」跟反他的人都不動
11/12 07:14, 7F

11/12 07:19, , 8F
只能說成敗在人,成事由天,天不佑等,必折之
11/12 07:19, 8F

11/12 09:56, , 9F
《鍾會傳》載田章事,《鄧艾傳》無,這是史書常見的互見法。
11/12 09:56, 9F

11/12 09:58, , 10F
並不意味此事虛構。紀傳體史書多有此例,不一一詳述。
11/12 09:58, 10F

11/12 10:26, , 11F
在下知道,但此事不合理,且蜀方資料完全沒提到,也無任
11/12 10:26, 11F

11/12 10:27, , 12F
何對此事的應變(有伏兵表示有準備,若被擊破則諸葛瞻姑
11/12 10:27, 12F

11/12 10:27, , 13F
不論,姜維當有反應,但卻沒有;再者,黃崇等將領也該會
11/12 10:27, 13F

11/12 10:28, , 14F
提到這件事,但是完全沒看到,那就有相當可能是沒這件事
11/12 10:28, 14F

11/12 12:17, , 15F
我覺得這比較像是人因問題,是或否有時候會變
11/12 12:17, 15F

11/12 12:18, , 16F
伏擊可能只是小小的攻擊行動被記,但不影響戰局
11/12 12:18, 16F

11/12 12:19, , 17F
而且你攻我防或我攻你防轉換常有,端看雙方怎麼佈局
11/12 12:19, 17F

11/12 12:22, , 18F
要不就是不同傳抄史料,斐松之也常常並舉出來
11/12 12:22, 18F

11/12 12:24, , 19F
史記司馬遷就是抄錄,但也因為過於龐大讓整部敘述有矛盾
11/12 12:24, 19F

11/12 12:30, , 20F
若當事者認知有誤,也變成差之千里的描述
11/12 12:30, 20F

11/12 12:32, , 21F
如明明只是遭遇,就被對方解釋成是「埋伏」
11/12 12:32, 21F

11/12 17:19, , 22F
剛在看了一下,除非說這伏兵是諸葛瞻所部署,或有可能,
11/12 17:19, 22F

11/12 17:19, , 23F
但這就跟黃崇的意見完全抵觸,兩者之間必有一錯
11/12 17:19, 23F

11/13 08:48, , 24F
田章所破應是諸葛瞻派遣的,雖然主力沒有北上,先鋒是有北上
11/13 08:48, 24F

11/13 08:48, , 25F
黃崇的意見是主力北上,諸葛瞻是在先鋒戰敗後撤退,這點《諸
11/13 08:48, 25F

11/13 08:48, , 26F
葛瞻傳》是有記載的,以諸葛瞻反常的進退來看,我會懷疑跟姜
11/13 08:48, 26F

11/13 08:49, , 27F
維有關,如果姜維在諸葛瞻先鋒戰敗後就撤出劍閣的話,那諸葛
11/13 08:49, 27F

11/13 08:49, , 28F
瞻也撤離涪城就合理,在綿竹死戰也很正常根本已經大勢已去。
11/13 08:49, 28F

11/13 08:50, , 29F
不然以沒有實戰經驗的來說,蜀軍主力就在劍閣,死守涪城等援
11/13 08:50, 29F

11/13 08:50, , 30F
比向後撤是更安全。
11/13 08:50, 30F

11/13 17:32, , 31F
姜維是成都落陷消息到來才撤出劍閣,而且消息混亂,姜維
11/13 17:32, 31F

11/13 17:33, , 32F
撤與不撤只在一念間,而且鄧艾人不知有多少,姜維不撤就
11/13 17:33, 32F

11/13 17:34, , 33F
有可能連劍閣最後兵力都受到夾擊,而且諸葛瞻已戰死了
11/13 17:34, 33F

11/14 23:11, , 34F
史料是講在諸葛瞻戰敗後才撤,但可能不是實情,只是陳壽為
11/14 23:11, 34F

11/14 23:12, , 35F
尊者諉,如果姜維怕被圍,則在諸葛瞻先鋒不能阻止鄧艾入平
11/14 23:12, 35F

11/14 23:12, , 36F
時就已經足夠令姜維逃出劍閣,鄧艾的原想法是當他出現在劍
11/14 23:12, 36F

11/14 23:12, , 37F
閣西可以迫使姜維退出劍閣還涪城,姜維不退則乘虛攻涪城。
11/14 23:12, 37F

11/14 23:13, , 38F
當諸葛瞻率軍到涪城,涪城的實力理應不太空虛,要攻應不容
11/14 23:13, 38F

11/14 23:13, , 39F
易,劍閣的蜀軍距離也不遠,諸葛瞻沒有理由要棄守涪城,這
11/14 23:13, 39F

11/14 23:13, , 40F
樣對自己和姜維都非常不利,除非是劍閣已經失,這樣退守後
11/14 23:13, 40F

11/14 23:13, , 41F
一線的綿竹就合理,劉璋防劉備也正是涪城、綿竹、雒城。
11/14 23:13, 41F

11/21 13:11, , 42F
陳壽自己對姜維的評價就不好了,幹嘛為他諱
11/21 13:11, 42F

11/21 13:11, , 43F
真有史家會一邊評論某人不行,一邊抹去某人不行的史料?
11/21 13:11, 43F

11/22 21:44, , 44F
姜維的下場本不好,評價要拉高也難,陳壽對外來人本身立場
11/22 21:44, 44F

11/22 21:44, , 45F
不怎樣喜歡,就是蔣費兩人也評得不怎樣,《姜維傳》反而有
11/22 21:44, 45F

11/22 21:45, , 46F
引用郤正的高度正面評論來平衡,陳壽寫姜維並不太差
11/22 21:45, 46F

11/22 21:45, , 47F
。陳壽寫故國舊事並沒有多少下重手批評,對史料的邏輯分析
11/22 21:45, 47F

11/22 21:46, , 48F
來看,姜維應是很早就撤出劍閣,陳壽寫了很多或許講諸葛瞻
11/22 21:46, 48F

11/22 21:47, , 49F
死後姜維從率軍從廣漢、郪道向成都,這不是講姜維開始從劍
11/22 21:47, 49F

11/22 21:48, , 50F
閣撤,姜維先自劍閣向東撤巴西郡,然後在聽聞諸葛瞻戰死後
11/22 21:48, 50F

11/22 21:48, , 51F
改向成都,但從中不能得出姜維撤離劍閣是在諸葛瞻死後,反
11/22 21:48, 51F

11/22 21:48, , 52F
而是在半路中才知。
11/22 21:48, 52F

11/27 14:19, , 53F
推暴民兄的分析
11/27 14:19, 53F
文章代碼(AID): #1ElKgKhW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