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孫策欲趁官渡之戰帶兵襲許的說法不成立

看板SAN作者 (望斷天涯)時間19年前 (2005/08/05 16: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0 (看更多)
作者: age317 (望斷天涯) 站內: SAN 標題: Re: [討論] 孫策欲趁官渡之戰帶兵襲許的說法不成立 時間: Fri Aug 5 01:36:30 2005 前文刪... : : 救於太祖。」此數者,參差不同。孫盛異同評云:「按袁紹以建安五年至黎陽,策以四月 : : 遇害。而志云:策聞曹公與紹相拒於官渡,謬矣。伐登之言為有證也。」今從之。〕 : : ,須待運糧。初,策殺吳郡太守許貢,貢奴客潛民間,欲為貢報仇。策性好獵,數出驅馳 : : ,所乘馬精駿,從騎絕不能及,卒遇貢客三人,射策中頰,後騎尋至,皆刺殺之。策創甚 : : 仔細考證後發現 的確如文中"孫盛異同評"所說的 : : 官渡之戰時 袁紹大軍二月到黎陽 九月才到官渡 : 這裡的時間點有點問題 : 根據武帝本紀曹操於建安四年八月進軍黎陽 九月回到許昌並分兵守官渡 : 十二月曹操親自到官渡 : 建安五年一月曹操先回師打垮劉備 然後迅速回到官渡 : 二月的時候袁紹大軍開始南下 袁紹的中軍到黎陽 分兵圍白馬 : 四月 曹操先擊破顏良於白馬 再擊敗文醜於延津附近 : 之後袁紹進軍陽武 曹操回到官渡 雙方展開對峙 : 八月的時候袁紹主力直接壓迫官渡的曹軍 依資治通鑑 袁紹大軍進逼官渡的時間是九月 不知道八月的說法是出自何處 請不吝指教 : : 而孫策在七月前早就死於許貢門下三刺客手中 : : 根本不可能像是<<三國誌 孫破虜討逆傳>>中說的那樣 : : 孫策打算趁關渡袁曹相持的時候 發兵偷襲曹操的根據地許都 : : "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安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 : : 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 : 能否請教七月這個時間點的推論? : 根據孫盛的說法則應該是在四月被刺殺 不好意思 看資治通鑑沒看清楚 不過我的意思是七月"前" 也沒有錯太多 : 對於這裡的說法小弟我比較保守 或者說對於曹操來說確實主力大部分在官渡 : 因此要說成曹操與袁紹對峙於官渡其實也不能說是有錯 : 況且孫策有意襲擊許都不只孫策本傳有提到 郭嘉傳也有提到 : 連武帝本紀也提到說:" 孫策聞公與紹相持,乃謀襲許,未發,為刺客所殺。" 重點是孫策本傳和郭嘉傳在有意襲擊許都的前面 都加了"相拒於官渡" "相持於官渡" 的字眼 依孫盛合情合理的解釋 可以證明這是後人偽作的史料 而魏武帝本紀的記載 又一向較列傳疏漏 "乃謀襲許"的可信度自然要打上一點折扣(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 就因此不採孫策襲許的說法) 不過史料的可信度雖然打了折扣 在沒有另一個推翻其說法的史料出現前 它還是屹立不搖的史料 所以我可以接受孫策在出兵中原的時候 有趁隙偷襲許都的打算 因為依照孫策爽快的個性 直搗黃龍當然比蠶食鯨吞爽利的多 所以我文章的目的 主要是反對孫策在"官渡相持"的時候想要偷襲許都的說法 對於孫策到底有沒有想要偷襲許都 則不在我所能顧及的範圍ꐊ 但是 在相信陳登於建安五年四月被孫策圍困於匡琦城且大破孫策軍的前提下 就必須把目前現有的史料放進思考的迴路中 陳登既然連結嚴白虎餘黨抵制孫策 孫策如果想要從豫州直線偷襲許昌 就會留下一個空虛的後方給距離最近的廣陵太守陳登 趁虛而入 那真的是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了 所以孫策為了除掉後顧之憂 當然必須在此之前解決掉陳登這個在背的芒刺 誰知道陳登果真是"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劉備評陳登) 連小霸王都敗在其手下 加上同月孫策遇刺死亡 才使得北進大計付諸東流 : : 從這個地方類推 郭嘉在其列傳中對孫策必定死於刺客手中神妙又精準的預測 : : 也可以證明是後人偽作或以訛傳訛 郭嘉不可能會有這種比孔明還強的神機妙算 : : "孫策轉斗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宮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 : : 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 : : 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 : : 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語出三國志郭嘉列傳) : 以上同意 要不郭嘉神算無比 要不郭嘉已知有刺客之事 : 否則不應如此神妙 : 裴松之也說:" 本傳稱(自)嘉料孫策輕佻,必死於匹夫之手,誠為明於見事。然自非 : 上智,無以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襲許年死,此蓋事之偶合。 " : : 但是建安五年 孫策應該真的有意要發兵打曹操 : : 這在首段引自資治通鑑的原文中可以看出(如有心請查資治通鑑跟其注釋 會有很大幫助) : : 不過照理講陳登不會在此時袁曹相爭 曹操剛殺掉顏良 文醜的緊張時刻故意招惹孫策 : : 應該只是連結嚴白虎以防禦孫策的進逼 : : "圖為後害"大概也只是想等曹勝袁之後再大舉下江東 : 陳登大約是以地方豪族的身份任太守 : 很難說對曹操有什麼忠誠心可言 : 其所為與其說是為曹操打算不如說是為本家或當地打算 : 曹操對該地也似乎沒有什麼特別關注 被孫權圍住時居然還得派出陳矯去遊說曹操出兵 對於陳登對曹操的忠誠心 個人頗有不同的意見 依<<三國志卷二十二>> "徐宣字寶堅,廣陵海西人也。避亂江東,又辭孫策之命,還本郡。與陳矯並為綱紀,二 人齊名而私好不協,然俱見器於太守陳登,與登並心於太祖。" 可見陳登對曹操是有一定的忠心 而且從他積極助曹操滅呂布的行為來看 陳登的想法跟其父"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的想法一樣 是為國為民的"扶世濟民之志"(語出其列傳) 而曹操當時是漢丞相 代表的是國家 又加上曹操對陳登的重視和關愛"太祖執登手曰:「東方之事,便以相付。」"(出處同上) 最後還"太祖每臨大江而歎,恨不早用陳元龍計"(陳登字元龍) 雖然證明曹操在赤壁之戰前 因把重心放在北方 沒有特別關注南方 但他對陳登的重視是溢於言表的 : 陳矯的說詞更是饒有意思 : : 只是沒想到孫策先下手為強 先一步以十倍的兵力圍困陳登於匡琦城 幸好陳登大破孫軍 : : 殺孫軍數萬人(資治通鑑在第六十五卷有考異陳登被圍匡琦城之事 但結論卻是孫策有出 : : 兵 但沒來得及圍匡琦城就死了 匡琦城被圍以及陳登大敗孫軍考證不出是哪一年 : : 個人認為考證的理由太遷強 所以今從三國誌陳登列傳裡的"先賢行狀") : : <<三國誌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 "布既伏誅,登以功加拜伏波將軍,甚得江、淮閒歡心,於是有吞滅江南之志。孫策遣 : : 軍攻登於匡琦城。賊初到,旌甲覆水,腢下鹹以今賊觿十倍於郡兵,恐不能抗,可引軍避 : : 之,與其空城。水人居陸,不能久處,必尋引去。 : : 登厲聲曰:「吾受國命,來鎮此土。昔馬文淵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滅腢狄, : : 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為邪!吾其出命以報國,仗義以整亂,天道與順,克之必 : : 矣。」乃閉門自守,示弱不與戰,將士銜聲,寂若無人。登乘城望形勢,知其可擊。乃 : : 申令將士,宿整兵器,昧爽,開南門,引軍詣賊營,步騎鈔其後。賊周章,方結陳,不 : : 得還船。登手執軍鼓,縱兵乘之,賊遂大破,皆棄船迸走。登乘勝追奔,斬虜以萬數。" : 也有人說這一場與原文後面的戰役其實是同一場會戰 : 只是這裡的孫策為別字 應為孫權 : 而將這一場全部轉移給後面的孫權 : 當然這樣的說法也是有些牽強 不之這是不是資治通鑑第六十五卷的考異 因為講的有點不太一樣??? 若不是請告知出處 : : 而且之後十月 官渡之戰結束後 孫策生前任命的盧江太守李術 : : 更殺掉曹操在去年建安四年任命的揚州刺史嚴象 : : 雖說李術之後因挾二萬部曲 不聽命於繼任的孫權而被權攻滅 : : 但更證明 孫策生前早就定好攻伐曹操的大計 : : 總之 雖然曹操在官渡之戰前積極向孫策示好 還跟孫家有了連姻關係 : : 但孫策還是在建安五年定下趁袁曹初期相爭攻打曹操的計畫 並在圍陳登的匡琦 : : 之役復諸實行 但因兵敗和英年早逝 不得不在死前 交代孫權轉換國策 : : 不再意圖中原 中間雖有盧江太守李術殺掉曹操的揚州刺史 但李術的獨立自主 : : 更使得孫吳以平定境內安定百姓為要務 一直要到赤壁之戰後 : : 才有所謂合肥之戰的北伐行動 : 可否請問一下交代孫權轉換國策的由來? 孫策死前說的話應該就很清楚了吧 還是大大有不同的認知 煩請指示 "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 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 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策本傳) 而孫策新死也給孫權留下一個嚴峻的環境: "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 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 故委心而服事焉。"(孫權本傳) 而魯肅在孫策死後六個月所進的"榻上策"更言明了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耳。 若因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此王業也。」" (資治通鑑卷六十三) 表示國策正式的大轉換 由孫策的積極開拓 北伐中原 轉為孫權的穩健發展 竟長江所及 加上跟魯肅進言同月發生的盧陵太守孫輔陰降曹操 華歆離吳仕曹 盧江太守李術拒命 自立 三件事(孫權轄下的六郡有兩郡震動) 雖然叛亂迅速解決 但更證明了當時內憂外患的危機重重(曹操已結束官渡之戰 可騰出手來跟孫氏算舊帳 這也是為什麼孫權在剿滅李術的叛亂時 要先跟曹操聲名李術殺嚴象之罪 因怕曹助李) 孫權不得不改弦更張 以穩定統治 收攬人心等方法為實行的大方針 : 可能是因為修文的關係因此這篇文章沒有轉信出去 : 這裡留下全部回文讓其他站也可以看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8.19 ※ 編輯: age317 來自: 140.122.28.19 (08/05 01:37) ※ 編輯: age317 來自: 140.122.28.19 (08/05 03:18) ※ 編輯: age317 來自: 140.122.28.19 (08/05 03:19)

61.230.26.204 08/05,
age317兄修文會讓文章轉不出去,未免可惜了您的大作
61.230.26.204 08/05

61.230.26.204 08/05,
能否重貼,讓站外的網友一起討論?
61.230.26.204 08/05

140.122.28.19 08/05,
以重貼 原文不知應刪否?
140.122.28.19 08/05
※ 編輯: age317 來自: 140.122.28.19 (08/05 16: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8.19
文章代碼(AID): #12ynvWfO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2ynvWfO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