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吳軍到外海發現臺灣?

看板SAN作者 (NONE)時間20年前 (2004/06/27 00: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48 (看更多)
※ 引述《Mansteinson (失去的勝利)》之銘言: : ※ 引述《Mithrandir (NONE)》之銘言: : : 由於談到黑水溝了 : : 那就引一段台灣縣志黑水溝的敘述: : : 黑水溝為澎廈分界處,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 : : ,其深無底,水黑如墨,湍激悍怒,勢如稍窪,舟 : : 利乘風疾行亂流而渡,遲則波濤衝擊,易致針路差 : : 失,廈船過黑水溝良久,令亞班登桅遙望,必見澎 : : 湖西嶼、花嶼、貓嶼乃可前進,倘計程應至而諸嶼 : : 不見,便失所向,須亟收回,恐漂越臺之南北而東 : : ,則邈不知所之。 : : 由此可見洋流之急 : : 上面的敘述還是在「確知」東邊過去有個台灣的狀況 : : 如果是在三國沒有方向指示 沒有海圖的狀況下 : : 很容易是過了北邊或是過了南邊 : 有個疑問喔 當時住琉球的人有多少啊 住台灣的人多少啊 : 可以抓數千人回來 這會不會也可以用來判斷 : 整個澳洲在歐洲發現時大約也才住了將近九萬人 : 那在琉球當時有住那麼多人讓人抓嗎 假使這數千是超過五千的話 那就有很大的疑問了 : 台灣有人居住是在西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 是從中國南部移居的 是不是自中國南部移居這一點還有待商議 是一個說法 而非一個定論 我覺得台灣的原住民從南邊的呂宋島順著海流到台灣定居的機率 要遠大於從中國的福建廣州一帶過去........... : 用更原始的獨木舟都辦得到 而且是還未發展出安定翼和平衡舵的獨木舟 原始的獨木舟橫行太平洋上的島群主要也是因為有洋流的助力 : 而在廣州也有發現過中國最早的海軍港口 為秦時所建 於一九七四年發現 : 約可容納千艘二十公尺左右的船 而也已經發展出平衡舵的技術 一九七四年的發現 你會不會把廣州與泉州搞錯了? 應該是發現了泉州的宋海船才是吧 ^^ : 在漢代也發展了開孔舵 以穩定逆向的船身穩定 開孔舵主要不是為了逆向穩定 而是舵在水面下能順利轉變方向........ : 假使沒有逆向的貿易航線需求 為何會發展這些技術 不是很矛盾嗎 存疑 因為以上的航行技術在河運上也有重要用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9.229.126
文章代碼(AID): #10tQI2NY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tQI2NY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