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孫權為什麼叫至尊

看板SAN-YanYi作者 (封侯事在)時間2年前 (2021/11/24 17:53),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2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銘言: : 容齋續筆·卷八: : 陳壽《三國志》,固多出于一時雜史,然獨《吳書》稱孫權為至尊,方在漢建安為將軍時 : ,已如此,至于諸葛亮、周瑜,見之于文字間亦皆然。 : 周瑜病困,與權書曰:“曹公在北,劉備寄寓,此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破曹公還 : ,權迎之,肅曰:“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呂蒙遣鄧玄之說郝普曰:“關羽在南郡 : ,至尊身自臨之。”又曰:“至尊遣兵,相繼于道。”蒙謀取關羽,密陳計策,曰 : :“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陸遜謂蒙曰:“下見至尊,宜 : 好為計。”甘寧欲圖荊州,曰:“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至尊當早規之。”權為張 : 遼掩襲,賀齊曰:“至尊人主,常當持重。”權欲以諸葛恪典掌軍糧,諸葛亮書與陸遜曰 : :“家兄年老,而恪性疏,糧谷軍之要最,足下特為啓至尊轉之。”遜以白權。 : 凡此之類,皆非所宜稱,若以為陳壽作史虛辭,則魏、蜀不然也。 : 想跟版友討論一下,孫權為什麼被叫至尊, : 這個稱呼洪邁也覺得滿奇怪的,因為連尚未稱帝時也這樣叫 : 我想會不會是當時吳國史料拍馬屁,把之前關於孫權的稱呼都改成至尊? : 就好像三國志因為成書在晉朝,所以司馬懿也都稱宣王一樣 : 但是洪邁也說了,魏書和蜀書就沒有照抄稱呼,是否陳壽編吳書時真的沒力修訂了? 補充,趙翼的整理裡面,在東漢之前,至尊都是皇帝才有的稱呼, 要不就是吳國史官亂改,要不是孫權早有僭號之意, 否則東吳很早就一堆人叫孫權至尊真的滿怪的。 《陔餘叢考》 臣稱君為「至尊」,吳青壇謂起於孫吳之世。據《三國志》,周瑜病,與孫權書曰:「曹 公在北,劉備寄寓,此至尊垂慮之日。」魯肅謂權曰:「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呂蒙曰 :「關羽所以未便東下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陸遜謂蒙曰:「下見至尊,宜好 為計。」俱見《吳志》,而《魏志》、《蜀志》皆無之,故知此稱起於吳俗也。然此亦未 詳考。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則西漢已有此語。《後漢書》董卓欲遷都, 陳紀曰:「宜修德政以懷不附,遷移至尊非計也。」《獻帝起居注》(見《三國志注》) :郭汜兵遮帝車不得前,侍中楊琦高舉車帷,帝曰:「汝何不卻而敢迫近至尊。」則漢末 已有是稱。又《史記‧漢武本紀》朕以渺渺之身,承至尊。《律書》:秦滅六國,登至尊 之日淺。《漢書‧路溫舒傳》:陛下初登至尊。《朱博傳》:匹夫相要,尚得相死,何況 至尊?《外戚傳》:史皇曾孫收養掖廷,遂登至尊位。《王章傳》:章劾奏王鳳曰:「鳳 知張美人已適人,不宜配至尊,乃托言宜子,納之後宮。」《王莽傳》:未央宮置酒,為 傅太后張幄,坐太皇太后側,莽按行令曰:「定陶太后藩妾,何得與至尊並?」遂撤去。 哀帝崩,太皇太后詔曰:「定陶太后與至尊同稱號,非禮宜廢。」《五行志》:趙皇后由 微賤登至尊。是至尊之稱見於西漢者且不一而足,安得謂起於孫吳之世耶?又按《魏志》 司馬懿奏誅曹爽,謂其使張當看察至尊。廷尉鍾毓奏李豐等迫脅至尊,大逆無道。則魏亦 有至尊之稱,非獨稱於吳也。後世又有稱「大尊」者。《北史》後周宣帝時屢赦,京兆丞 樂運上疏曰「大尊豈可數施非常之恩」是也。又人主之稱曰「上」。《史記‧封禪書》有 「今上」字,後世人臣稱君曰上始此。又《莊子》云:今處昏上暗主之恩。則人主稱上, 又自戰國始。《漢書‧宣帝紀》詔曰:「吏增辭飾非,上亦無由知。」師古曰:上,天子 自謂也。《漢藝文志》:孝武世書缺簡脫,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人君之稱聖 上始此。《三國志注》引《英雄記》曰:呂布為曹操所攻,遣許汜等求救於袁術,曰:「 明上今不救布,布破,明上亦破也。」術時已僭號,故云然。則又有稱人君為明上者。後 魏《元遙傳》:遙以本服絕應除屬籍,乃表云:「臣去皇上雖是五世之遠」,皇上二字見 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7.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637747621.A.5AB.html

11/24 18:24, 2年前 , 1F
參考王永平-略論孫權父子之「輕脫」 故或起因於浮誇氛圍?
11/24 18:24, 1F

11/24 19:54, 2年前 , 2F
以看不出陸議改名的時間為例,史官不細心的可能性存在
11/24 19:54, 2F

11/24 19:55, 2年前 , 3F
而稍微查書,好像都是別人尊稱孫權才用至尊,自稱未用
11/24 19:55, 3F

11/24 20:10, 2年前 , 4F
魯肅畫的大餅他後來接納了,或許眾人因此毫不忌諱了吧
11/24 20:10, 4F
文章代碼(AID): #1XdWkbMh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XdWkbMh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