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說新語‧品藻第九》4(三諸葛各有盛名)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8年前 (2005/11/24 00:36),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0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世說新語‧品藻第九》4 :   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 :   ,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 :   服其弘量。   這則記事,引用當時人的說法,   把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位英才之間的高下差別,   比擬作「龍、虎、狗」。   今日若說某人是狗,通常不會是什麼好意思。   然而「龍、虎、狗」這種成組的形容比喻,卻都是正面的意涵。   《世說新語箋疏》的作者余嘉錫先生以古代兵書《六韜》的篇目為例,   說明將「狗」(犬)與龍、虎等相提並論,並將狗列在「虎」之下的看法,   在古時候是存在的。   《六韜》分作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等六個「韜」,   龍虎豹犬,這是《六韜》撰作者在為其著作分目取名時所應用到的動物名稱,   猜想《六韜》的撰作者應該不至於會拿當時被視為低賤的動物名稱,   來為自己的作品命名吧。   不過呢,雖然在龍、虎、狗三者並列時的「狗」,可以拿來正面地形容人,   但若單獨地以狗(犬)來比喻某人,這時「狗」的意涵就又不大一樣了,   與「龍、虎、狗」裡的「狗」應該不能夠等同視之。   在民國初年時有個說法,把北洋軍閥裡的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人,   分別也比作「龍、虎、狗」。   我以前看到這個說法的時候,心裡覺得很納悶:    原來那時人對馮國璋和段祺瑞的評價差那麼多阿??    段祺瑞是虎,而馮國璋只配作狗而已呀!   一直到剛剛貼這則《世說新語》的記事,同時看到相關資料,   才解了我長久以來的疑惑。XD   另外呢,可以看到這則記事裡的後面幾句話,   分別敘述諸葛誕在曹魏、諸葛瑾在孫吳時所受的評價。   咦?怎麼沒有提諸葛亮呢?是不屑提諸葛孔明嗎??   我想,應該是諸葛孔明的名聲,在那時根本就不需要多作描述吧。   撰寫這則記事的文士,提起筆來,   想著究竟該怎麼寫蜀相諸葛亮的名聲風評才好……??   琢磨了好久,終於還是擱下了指間的筆。   欲辯已忘言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215

11/24 01:49, , 1F
最後評述的意境很好,推一個
11/24 01:49, 1F

11/24 13:23, , 2F
他們三個是親兄弟嗎 還是族中的兄弟 ?
11/24 13:23, 2F

11/24 15:19, , 3F
瑾、亮是親兄弟,誕是從兄弟
11/24 15:19, 3F

11/24 17:12, , 4F
11/24 17:12, 4F

11/24 20:09, , 5F
我原本也以為把諸葛誕用狗形容是在嘲諷他呢 原來如此
11/24 20:09, 5F

11/25 22:38, , 6F
推推 只是不知道"畫虎不成反類犬"該怎麼解釋 麻煩版主了
11/25 22:38, 6F
文章代碼(AID): #13X9gV5E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3X9gV5E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