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一下.選補習班最重要的事?

看板Rulin作者 (egghead)時間21年前 (2003/07/24 00: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21 (看更多)
※ 引述《HALAMA (F20C~!!!)》之銘言: : ※ 引述《mitntu (懸梁刺骨)》之銘言: : : sorry 我是自然組的 : : 社會組讀書風氣怎樣我是「不確定」 : : 或許是下課時間四樓教室外排隊上廁所女孩的吵鬧聲讓我對社會組產生了離譜的誤解 : : 其實你們還是很用功對吧? : 當然啊 不用功怎麼對得起父母花那麼多錢... : : 不是說「見仁見智」了嗎? : : 有些人喜歡有自己的空間時間 : : 另外,唸書是「自己的事」 : : 不是念給別人看也不是上演君子復仇舞台劇 : : 整天在那邊鬼叫什麼「用功用功」「必勝必勝」之類的都很無聊 : : 周明發的那些自以為感性文也從來沒有抓到重點 : 基本上我不拍馬屁 : 但是那些小文章我到現在都還留著 : 多看看可以幫助認清現實 : 不會再亂做白日夢... : : 良好的讀書效率絕對可以勝過土法煉鋼的蠻幹 : : 我總希望用自己微薄的經驗給「有志於」重考的同學一些建議 : : 不要把自己侷限在別人的價值觀裡,別人怎麼認為是他家的事 : : 就算全世界都認為你沒機會考上xx學校 : : 記住,踏上考場前那一刻每個人(的分數)都是從零開始 : : 考試不只是考你念的東西 : : 更是考一個十八九歲的學生,有沒有足夠成熟的心理去面對當前的困境 : : (因此緊張失常其實怨不得人,這也算是實力的因素之一) : : 還有你的 : : 準備方向(超級重要) : : 唸書效率 : : 進度安排 : : 考試的 : : 「技巧」 : : 「專注力」 : : 「耐久力」更是需要自己去摸索進步(但很少人會去思索這些問題) : : 考試是一門藝術,不能蠻幹 : : 我不欣賞重考班把學生的成就歸在他們自己似是而非的管理模式 : : 學生的進步是靠自己多念了一年還有多長一歲的穩定性 : : 重考班的管理只是讓你在這個大環境認同的價值觀(惰性說)裡面得到「心靈的慰藉」 : : 很多人到最後考的好,會很緬懷當初當初重考班的管理 : : 我總覺得那些人是低估自己而高估補習班了 : 呵呵 同意.... : : 抱歉我又想釐清一下一些事實 : : 儒林的考試其實不需要太當一回事,成績是給那些自以為小考天王的小鬼看爽的 : : 就像前年在儒林每次考試常拿三千兩千(前三名)的那些學生 : : 考最好的只上慈濟醫科...(消息不完全真實) : : 這不代表什麼,只是印證我之前說過的「踏上考場前一刻每個人都是從零開始」 : 我不同意上考場前一刻大家都是從零開始的 : 我倒相信是考場上的運氣是實力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 畢竟用功與否在看到題目那一刻就應該分出高低 : 如果小考好 大考不一定好 我同意 : 但小考不好 大考夠賽會好 誰會信... 這位同學 雖然我並非重考上大學的人 忝為就讀NTU經濟系 信不信由你 我高中時 英文科的 逐課小考 從未超過70 高中段考超過80的也僅1次 但是凡是遇到模擬考 立刻站上類組前3 而且考前準備不論大小考均與隻字未讀相差無幾 聯考前也不過是讀一遍英文新舊約聖經而已 2000年 87分=62選 17.5作文 7.5翻譯 為什麼? 因為英文是母語 就這麼簡單 範圍越大我越強 只能說你強者見得不夠多 我在台大根本算是很普通的人 87不高 約系上NO.5 而且,撇開英文這個可以被稱為特例的科目 我在所有的科目的表現(班類組排名) 都呈現小考不如段考不如模擬考不如聯考 的態勢 為什麼? 巨自己分析的結果是 我上課很專心一次聽懂 遠期記憶比起週遭是強很多 加上我很混,小考這種巨細靡遺都要一清二楚滾瓜爛熟 的準備方式不得我心 小範圍的考試自然表現不好,不如雖然不是天生英才但是卻比我用功百倍的人 這樣的解釋希望諸未能滿意 我po這篇不是要吹牛 只是要提醒看文的人 好聽一點是 太依靠常識 ,難聽一點是 井底之蛙 我以自己為例是因為我覺得我的經驗很適合 而我最了解的案例也是我自己 : 這些應該也是事實吧 : 至於個人考試最後的成績 應該留給自己評判吧 : 喜悅或懊悔冷暖自知吧.... : 我只想說一句 重考是為自己 : 並不是為了補習班拼業績 : 我重考一整年受到最大的鼓舞是 : 用功的人真的會考好 : 相信那年的人都會被一位台大理組唸到大二休學重考上台大法律 : 的同學深深震撼到吧.... : 順帶一提 : 我悶班拿過獎金的人幾乎都上台政大 : 絕對是事實喔~ : --------------- : 以上只是小弟的淺見 : 單純認為有付出才會有較大的機會成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5.179.79
文章代碼(AID): #_7hAJjX (Rul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21 篇):
文章代碼(AID): #_7hAJjX (R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