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LSD訓練與配速跑心得

看板Road_Running作者 (kuso, faraway)時間7年前 (2017/01/02 22:16), 編輯推噓15(15027)
留言42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年終於又開始了,回到練跑幾個月,最近幾次的訓練 對於LSD有一些感想(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釐清XD)。 我以前LSD都是跑“慢”,也不在意自己需要多久跑完,只要跑量有就好。 而最近幾次跑LSD的時候,開始突發奇想,因為不確定自己應該跑多少比較好,覺得自己好像可以跑得之前比較快一點,應該也沒差吧! 於是,我開始跑了幾次: 比較快的L"S"D, (S已經不再這麼S了) 我會跑沒有配速慢的理由是: 既然馬拉松M pace:都要跑到 42km,還可以用更快的配速無痛跑完。 為什麼平常LSD的訓練距離相較短於全馬42KM的距離,卻需要配得比M pace來得慢。 既然如此,那來排個配速跑或變速跑會不會來的有成效?! 跑了量也跑了質。 經過我的幾次驗證,發現實在不然。 因為當我跑了一個長而不慢的訓練。我發現,註定隔天跟隔隔天絕對變成休息日。 那跑完是什麼感覺呢? 例如21KM LSD來說: 以前的情況我可能21KM去跑 跑得大約 2:20. 跑完回來可能是覺得有點累感。但不至於痠痛。 是跑多快呢?例如21KM LSD來說,我幾次的跑法,可能會: a. 跑M pace 左右再慢,跑回來可能有點累,缺水感。而且隔天可能需要休一天。 b. 跑M pace 左右再快,跑回來可能IT band緊繃,腳底板有點水泡,身體很累,覺得好像參加了一場半馬比賽。 而且不知道要休幾天XD要看修復情況。 可見我對LSD誤解可大了。肯定,long distance 用 M pace去跑絕對不是一件課表內應該發生的事情。我相信我的跑法應該是錯的 我在網路上找了幾篇網誌,並擷取其重點: http://tw.runn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4155 (google到的運動筆記的文章,馬拉松世界也有轉載,可能許多人都看過了,其原文出處:運動生理週期) *輕鬆跑的運動強度應介於60-70%最大攝氧量(Vo2max)之間。 *若以提升有氧耐力為目的,每週應進行至少三次、不超過五次的輕鬆跑。 可參考,因為還是要看自己的目標為主。 *長距離慢跑的理想距離不應超過24公里(15英哩)。 也是參考,根據自己時間與體能狀況為主。 *一般民眾的跑步訓練應有55至65%的訓練量來自於輕鬆跑。 可參考,因為有些出處也指出總訓練量的30%。 http://mytopfitness.com/index.php/2016/10/14/long-slow-distance-lsd/ *Don’t try to run long slow distance fast or inject any sort of speed work. 超重點,完全就是打中我的原先的錯誤觀點。 *LSD runs are focused to straight endurance building LSD的真正好處,就是打底,對於身體建造是很穩固的。 *If you don’t feel well, back off the pace or shorten your run as your body is try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這點我也覺得還蠻重要的,跑步是隨時根據身體的反饋,要隨時調整的。 *Don’t leave food or water at home, especially with longer runs. You will want to properly pre-hydrate (get plenty of water before your run) and bring along enough water or gel packs 也是重點,我現在LSD都配水跟補給,可能也可以排定點的補給(折返點)。 *Don’t forget to refuel after your run with healthy food, liquids, and sleep *Don’t run alone if possible, and be aware of your surrounding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f you are engaged in trail running 呼朋引伴一起跑LSD才是最佳解。 所以,LSD真的是一個培養耐性的好訓練(如果是一個人去跑的話),所以呢,就是“慢“就對了。 太快的配速,是超越自己訓練的閥值。可能有它的效果,但也容易打亂自己的節奏,可能連當週的跑量都會下滑。 至於我很好奇的,其實是我應該跑多慢。 那LSD 要跑多少呢?如果不要用心率區間去劃分,有其他分配的基礎嗎。 或許,有些朋友是沒帶心率錶的。但可以透過GPS或手機可以看到配速。 以前的跑者,也沒有配心律,還是可以直接配一個適合的LSD配速,其實是根據以往跑步的成果來推估。 (有時候,我覺得看配速,還比心律好抓。因為配速是可以直接配的,心跳感覺要往後5-10秒才做反應的) 我找到兩個網址,然後看了一下這兩個網站,推估出來的數據,我覺得還蠻輕鬆的,應該就是很符合LSD的配速: 1. http://www.center4gaming.org/c4g/index.php/estimate/index (五個區間都有) 2. http://www.drpribut.com/sports/longrun.html?number=42&units=km (應該是好幾年前的網站,只有三個區間,不過看還蠻準的T配速跟跑力網的數值一樣) 如果沒有心律錶,只有配速表,我覺得大家可以參考把這三個數值記起來: T 配速,M配速,跟E配速。 這樣,就可以很輕鬆的跑當天的目標,然後又不會容易超量訓練了。 我也看到有一篇文章有提到: 如果周跑量小於65公里,那就有30%的量是跑LSD 如果大於的話 會比較少的比例跑LSD。 換言之,如果跑量大的,可能其他配速跑跟變速跑會跑的更多,LSD可能只當當作小小的點心而已,無法當正餐。 最後 希望大家2017跑LSD順利,身體健康,該跑就跑,該停就停,留得好腳在,不怕沒路跑。 如有任何錯誤 還請大家糾錯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66.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483366590.A.402.html

01/02 23:09, , 1F
推分享!
01/02 23:09, 1F

01/02 23:13, , 2F
LSD距離為周跑量的25%~30%Hanson也有提到
01/02 23:13, 2F

01/02 23:18, , 3F
Hanson的LSD是用90%附近的M配速執行
01/02 23:18, 3F

01/02 23:26, , 4F
為何是25~30%呢?我從自己身上獲得驗證 以前周跑量50K
01/02 23:26, 4F

01/02 23:27, , 5F
週末跑個21K就很累 最近準備渣打馬拉松周跑量都是95K
01/02 23:27, 5F

01/02 23:28, , 6F
以上昨天跑了24K後半段10K用M配速 身體也不太會有負擔
01/02 23:28, 6F

01/03 02:07, , 7F
週跑量95k..樓上跑量也好驚人 !
01/03 02:07, 7F

01/03 03:11, , 8F
LSD不要超過24公里的話 那意思是最長距離就是馬拉松當天才
01/03 03:11, 8F

01/03 03:11, , 9F
跑嗎?
01/03 03:11, 9F

01/03 08:36, , 10F
感謝實驗及分享
01/03 08:36, 10F

01/03 09:28, , 11F
LSD單次建議不要超過150min 實力夠強的話可以跑道33k了
01/03 09:28, 11F

01/03 09:29, , 12F
加上平時的訓練壓力,比賽的時候應該還好喇
01/03 09:29, 12F

01/03 10:48, , 13F
我看過很多種版本,長跑最久是建議 3:30 (3:00+調整
01/03 10:48, 13F

01/03 10:48, , 14F
時間),這個是「邁向馬拉松成功之路」
01/03 10:48, 14F

01/03 10:48, , 15F
然後是 Jack Daniels 說的兩個半小時。
01/03 10:48, 15F

01/03 10:49, , 16F
接著是 Hanson 的 16 英哩
01/03 10:49, 16F

01/03 10:51, , 17F
個人經驗是兩個半小時上下最合適,真的差不多。然後量
01/03 10:51, 17F

01/03 10:51, , 18F
跟時間最好佔一週的25%最好,超過的話表示週量不夠,
01/03 10:51, 18F

01/03 10:51, , 19F
或是長跑太久或太長了。
01/03 10:51, 19F

01/03 10:53, , 20F
配速的建議:一開始先從 easy pace 就好,心率大概落
01/03 10:53, 20F

01/03 10:53, , 21F
在 65-75% MHR,但還是取決於當下的感覺。
01/03 10:53, 21F

01/03 10:54, , 22F
長跑配速應該可以比平時的輕鬆跑或恢復跑快一點點,記
01/03 10:54, 22F

01/03 10:54, , 23F
得前一日別跑太累。
01/03 10:54, 23F

01/03 10:55, , 24F
等到狀況提升之後,可以搭配一些變化
01/03 10:55, 24F

01/03 10:56, , 25F
譬如最後的1/4-1/2路程漸漸加速至 MP。
01/03 10:56, 25F

01/03 10:57, , 26F
記得跑完後要立即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4:1),多喝
01/03 10:57, 26F

01/03 10:57, , 27F
水/運動飲料,多伸展按摩。
01/03 10:57, 27F

01/03 11:06, , 28F
能用M配速跑完LSD 可以提升完賽的信心吧
01/03 11:06, 28F

01/03 11:07, , 29F
一般來說用E配速就好了 你說的這些都有書可以參考
01/03 11:07, 29F

01/03 11:07, , 30F
其實你如果很有興趣可以去找找看
01/03 11:07, 30F

01/03 15:45, , 31F
Hanson's method LSD約在MP+30s供參考
01/03 15:45, 31F

01/03 18:52, , 32F
要考慮一下恢復的時間,還有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強度
01/03 18:52, 32F

01/03 18:52, , 33F
不然我每天走10k...每個月也有300k的量...= =
01/03 18:52, 33F

01/03 21:21, , 34F
請問 兩個 檢測耐力的網址 準確嗎?時間/距離 所得配速
01/03 21:21, 34F

01/03 21:21, , 35F
跟gps錶 顯示上有點出入
01/03 21:21, 35F

01/03 21:22, , 36F
謝謝
01/03 21:22, 36F

01/03 23:49, , 37F
E pace跑習慣後練M pace有如倒吃甘蔗
01/03 23:49, 37F

01/04 00:07, , 38F
看過「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之後就會知道,控制訓練
01/04 00:07, 38F

01/04 00:07, , 39F
點數的重要性在於可以持續訓練
01/04 00:07, 39F

01/04 09:28, , 40F
每天跑10k 這我可以參考一下XD
01/04 09:28, 40F

01/04 09:28, , 41F
要加上LSD就捨掉一天 加到另一天
01/04 09:28, 41F

01/04 09:29, , 42F
不過實在有點難實行 QQ
01/04 09:29, 42F
文章代碼(AID): #1OQc2-G2 (Road_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