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道1號增設中豐交流道 桃市決定先做一半

看板Road作者 (殺人貓™)時間5年前 (2019/03/22 18:52), 5年前編輯推噓11(11014)
留言25則, 1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剛剛好有人提到堤頂交流道,這交流道是目前唯一一個高架上的全方向交流道 其他交流道或多或少都缺了一些 比方說 下塔悠 : 這不用講了 只有1/4(北出) 環北 : 這只有北出南入 五股 : 嚴格講起來只有北入,南出其實不算...算進去也只有1/2 這個交流道完全就是五股轉接道的擴充,不能算高架段的匝道 機場 : 只能往機場端方向 校前路 : 只有北入南出 其實這要分兩方面來講,俗稱18標的汐五高架道路,其實當初是以拓寬分流名義來辦 當時比較注重平分分配下台北的車流,所以才會有下塔悠這種奇行種匝道出現 這也相對證實了汐五一開始的設計其實比較偏重於拓寬分流而不是穿越性車流 另外一個可以側面證實的點就是,主線過建國高架橋以後只剩下兩線道 一路到過了內湖都沒有地可以拓寬。 這種做法不是說不對,但是一到禮拜五下午整個南下高架就會塞爆 北上則是每天上班都在塞車地獄:因為設計上並不是給通過車流的 這也是汐五設計上的缺憾(或者說目的本來就不在於穿越性) 但是五楊則不同,一開始設計就是為了穿越性車流而設計的 除了特別重要的機場匝道以外,一開始的設計是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性的匝道 就算是國二另外半邊?沒有。台66?沒有。設計上就是只給穿越的車流走 後來地方民意說,哎呀,五楊根本不通到楊梅,怎麼可以這樣(這什麼爛理由) 看在的確高架路上有救援需求,要是車子炸在高架楊梅端前面得要從湖口派車救援 看在這份上才弄出了一個校前路匝道,再加上所謂的地方民意才給一般車輛通行 好了,現在有一個校前路的前例,大家吵著中豐在中壢轉接道上也要一個了 到底有什麼理由放著內壢跟中壢不走硬要插一個高架路廊上的交流道? 你要北上高架不能從中壢上來嗎?中壢交流道有天天塞車嗎? 我每次去costco加油都是走中壢交流道上下,這有真的不敷使用到得再搞一個? 南下要走高架難道內壢交流道很遠嗎? 中壢轉接道內側是車流交會變換車道 外側現在再來個一上一下 通過性車流都不用跑了,跟著一起塞車就塞飽啦 那五楊設計通過性車流的初衷在哪裡?更不用講這三個交流道還那麼近(中壢中豐內壢) 另外剛好有人提到堤頂就順便提一下堤頂 這個交流道的確是很特別的一個交流道,他在設置的時候是陳水扁北市長時代 當時內湖的規劃並非像現在的軟體園區,而是輕工業園區 而且我相當懷疑其實他就是設計成竹科的衛星工廠。 : 推 Testarosa: 汐五高架不也是有環河北、堤頂匝道嗎 中豐北不是不能 03/20 23:09 : → Testarosa: 做,只是要做就接高架就好 03/20 23:09 : 推 shun01: 汐五興建時有預料到內科的發展嗎? 03/22 16:02 : → Killercat: 嚴格講起來堤頂就是為了內科<=>竹科建的 03/22 18:14 : → Killercat: 證據就是這張圖 : https://goo.gl/maps/1u3TTLZ2Zbp 03/22 18:15 : → Killercat: 但是後來發現這旅次根本不是主流 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03/22 18:15 : → Killercat: 當年內湖是規劃成輕工業區而非軟體園區。但是即使如此 03/22 18:17 : → Killercat: 為什麼會被設計成竹科的衛星工廠也是個奇怪的點 03/22 18:17 但是其實這張圖是很奇怪的。汐五其實打從第一天通車就禁行大貨車 所以即使是定位成竹科的衛星工廠,也沒辦法走大貨車啊... 難道他們一開始就打算走3.5噸來運東西嗎 XD 不過的確可以確定的是,不管後來是軟體還是輕工業 一開始的確就是把內湖當作重點區域來發展,所以分流也特地多分了一塊給內湖 只是後來內科變成軟體園區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軟體園區是件很詭異的事情。工業聚落很正常, 原物料上下游在同一個園區可以降低很大的運輸成本 可是軟體聚再一起要幹嘛,方便工程師跳槽以後找老同事吃飯嗎 =_=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78.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553251957.A.32F.html

03/22 19:05, 5年前 , 1F
桃園還要設中正北路完整的匝道呢
03/22 19:05, 1F

03/22 21:08, 5年前 , 2F
內壢交流道離市區太遠,中壢交流道位置又太後面,來往台北
03/22 21:08, 2F

03/22 21:08, 5年前 , 3F
嫌繞路
03/22 21:08, 3F

03/22 22:43, 5年前 , 4F
簡單來說,就是要紓解中園路和市區繞行的車流。
03/22 22:43, 4F

03/22 23:11, 5年前 , 5F
大概講一下 電子產品一塊版子上面有很多東西 那些東西有的
03/22 23:11, 5F

03/22 23:12, 5年前 , 6F
就是軟體(程式)控制 可能某一家就是專做某一元件 或有的搞
03/22 23:12, 6F

03/22 23:13, 5年前 , 7F
整合 買各家東西元件組成一塊板子(再用軟體控制) 拿去賣
03/22 23:13, 7F

03/22 23:35, 5年前 , 8F
那是封裝廠 內科是有一家MTK沒錯 但是沒有封裝 只有RD
03/22 23:35, 8F

03/22 23:35, 5年前 , 9F
封裝廠跟豬屎屋其實都在竹科
03/22 23:35, 9F
※ 編輯: Killercat (1.165.78.30), 03/23/2019 00:43:02

03/23 06:21, 5年前 , 10F
中豐北路交流道位於市區往青埔新城區路上,又是高架道唯
03/23 06:21, 10F

03/23 06:22, 5年前 , 11F
一平面段,功能多
03/23 06:22, 11F

03/23 14:26, 5年前 , 12F
五股咱麽會沒有南出?
03/23 14:26, 12F

03/23 15:20, 5年前 , 13F
中壢服務區也要上高架
03/23 15:20, 13F

03/23 20:57, 5年前 , 14F
把市區塞車拿來當蓋交流道的理由超不專業
03/23 20:57, 14F

03/24 13:20, 5年前 , 15F
最怕平面紅綠燈造成高架塞車回堵...
03/24 13:20, 15F

03/25 13:18, 5年前 , 16F
內科大多是企業總部,說軟體還不如比較像決策中心?
03/25 13:18, 16F

03/25 21:36, 5年前 , 17F
其實內科稱得上企業總部的也不算多...算算就自由時報
03/25 21:36, 17F

03/25 21:37, 5年前 , 18F
TVBS 緯來幾個電視台而已
03/25 21:37, 18F

03/25 21:37, 5年前 , 19F
喔對還有台哥大 不過絕大多數都只是RD中心而已
03/25 21:37, 19F

03/28 12:14, 5年前 , 20F
中豐路從計畫開始就有要設啊
03/28 12:14, 20F

03/28 12:15, 5年前 , 21F
馬先生還沒上台就有了y
03/28 12:15, 21F

03/28 22:17, 5年前 , 22F
03/28 22:17, 22F

04/02 10:51, 5年前 , 23F

04/02 11:00, 5年前 , 24F

04/02 11:01, 5年前 , 25F
4/1市政府跟交通部會議簡報
04/02 11:01, 25F
文章代碼(AID): #1SbBvrCl (Road)
文章代碼(AID): #1SbBvrCl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