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際] 歐洲的大都市高速公路外環道

看板Road作者 (退出會比較好, 就退出)時間11年前 (2012/10/11 01:48), 編輯推噓6(6029)
留言35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yamatobar (B'z控之王XD)》之銘言: : 如果對比高速公路設計理念 : 其實有一點很有趣的,那就是歐洲的高速公路,大多數在大城市外都有外環道 : 反觀其他地區就沒有或是還在興建中 : 歐洲隨便一個大城市的歷史搞不好都比台灣的開拓發展史還要久 : 雖然一戰和二戰摧毀不少歐洲古老建築物 : 但是戰後歐洲不像日本,大部份城市重建時就改建成現代化的建築物 : 除了法蘭克福之類的少數例外 : 他們寧可去找過去的設計圖和結構圖,然後儘可能重建成原來的樣貌 拿歐洲來類比其他地區很奇怪 以歷史來說 除了亞洲外大概很少有歐洲這麼長的建築史 (金字塔那類不是城區先不論) 可是歐洲畢竟是地質跟氣候相對穩定的大陸 除去人為因素還是有很多城鎮的舊城區保留了下來 那些古堡,教堂是真真實實蓋了幾百年的world wonder : 台灣因為國土規劃不佳,所以只有台中和高雄有接近歐洲的外環道,反而台北沒有 : 日本韓國後來發現沒外環道不分流的弊端,才開始興建高速公路外環道 : 韓國甚至比日本提早完成首都圈高速公路外環道 : 日本的東京外環自動車道和首都圏中央連絡自動車道(圈央道)全部工程完工都已經是最快 : 2020年的事情了 : 由此可見其實不光只是大眾運輸要參考歐洲,連道路規劃也該參考歐洲而不是美國 畢竟台日韓在戰後人口膨脹的很快 跟歐洲的人口密度還是有區別 國一當初在蓋的時候 很多城鎮都還是以火車站為中心的吧 (如果你看過20年前的中港路兩側長甚麼樣子...) 在台北地區來說 受限於地形跟當時技術 也不能再往更北邊蓋了吧 從以前的觀點來看 的確是外環沒錯吧 難不成要繞到北投才算外環 以歐陸人口密度較高的德國來說 相對台灣還是稀鬆許多 我不覺得單純是大公路主義的問題 根本上就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另外台日韓(高山多平原少)跟歐洲(西歐多平原,惟德國多丘陵)的地形大不相同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80.113 ※ 編輯: mooto 來自: 203.67.180.113 (10/11 01:55)

10/11 10:16, , 1F
同樣是山多平地少,台灣還比日韓要糟糕得多
10/11 10:16, 1F

10/11 11:48, , 2F
為外環而刻意外環的話 台北地區的國道都不知道要蓋去那兒..
10/11 11:48, 2F

10/11 11:49, , 3F
林口~八里~淡水北海岸~基隆 夠外環了吧...囧~
10/11 11:49, 3F

10/11 12:03, , 4F
樓上只有那種解答嗎? 我很遺憾....
10/11 12:03, 4F

10/11 12:04, , 5F
台北要說外環 以實際地理情況和人口分佈 大約是
10/11 12:04, 5F

10/11 12:04, , 6F
台65 + 台64景平路段 + 國三 至於北環 部分
10/11 12:04, 6F

10/11 12:05, , 7F
大概像是雙溪快速道路吧
10/11 12:05, 7F

10/11 12:16, , 8F
台65 + 台64景平路段 -> 還是在台北地區的"市區"內。
10/11 12:16, 8F

10/11 12:23, , 9F
為了外環而環刻意國一繞台65台64景平接國三 那才讓人遺憾
10/11 12:23, 9F

10/11 12:27, , 10F
1970年代的中山高,在當時的台北市也不過剛升格為直轄市,
10/11 12:27, 10F

10/11 12:28, , 11F
(1967年升格),並將士林北投內湖木柵景美這些併入。以當時
10/11 12:28, 11F

10/11 12:28, , 12F
的眼光來看,國一要說是在台北市區的外環而建也不為過。當
10/11 12:28, 12F

10/11 12:31, , 13F
年的台北市區的範圍並不像現在那樣地擴張~~
10/11 12:31, 13F

10/11 12:42, , 14F
不要說太遠,那個年代的松山區南邊(也就是現在的信義區)都
10/11 12:42, 14F

10/11 12:42, , 15F
還是開心農場處處...
10/11 12:42, 15F

10/11 13:38, , 16F
國一本來是要走外雙溪,是高玉樹市長爭取改成沿基隆河
10/11 13:38, 16F

10/11 13:38, , 17F
興建(不過還是在台北外圍不是嗎)
10/11 13:38, 17F

10/11 15:20, , 18F
樓上有甚麼八卦嗎?
10/11 15:20, 18F

10/11 18:08, , 19F
基本上反正都是鍵盤規劃師, 我也來嘴砲一下
10/11 18:08, 19F

10/11 18:10, , 20F
市民大道建國以西+建國高架市民以南+環快+水快
10/11 18:10, 20F

10/11 18:11, , 21F
可以變成都心環狀線
10/11 18:11, 21F

10/11 18:12, , 22F
至於硬要擠出第二環狀線 其實很多方式
10/11 18:12, 22F

10/11 18:13, , 23F
最大問題在於各快速道路/高速公路連結都有問題
10/11 18:13, 23F

10/11 18:13, , 24F
其實公路建設及規劃在台灣 真的挺亂來的
10/11 18:13, 24F

10/11 18:14, , 25F
光一個環快+水源, 平交口就好幾個
10/11 18:14, 25F

10/11 20:37, , 26F
以當時的台灣環境 要蓋立體交叉的互不影響匝道是很貴的
10/11 20:37, 26F

10/11 20:38, , 27F
想想為何一號一堆土提 三號一堆高架橋山洞
10/11 20:38, 27F

10/11 20:40, , 28F
北市環快的做法很明顯就是為了省錢
10/11 20:40, 28F

10/11 22:37, , 29F
北二高算外環一部分吧,從汐止到三峽都是沿雙北市區邊緣走
10/11 22:37, 29F

10/11 22:38, , 30F
有效把汐止-木柵-新店-中和-土城 車流從市區搬開
10/11 22:38, 30F

10/11 23:35, , 31F
推原PO倒數第二段 台灣道路發展純粹是計畫趕不上變化..才會
10/11 23:35, 31F

10/11 23:36, , 32F
造成平面路型亂 高架道路要蓋時往往花更多時間金錢去興建
10/11 23:36, 32F

10/11 23:39, , 33F
特二號道路規劃多久了 最近才要完工 都快變成市區內快速道路
10/11 23:39, 33F

11/23 01:36, , 34F
中國大陸幾乎沒有唐朝以前的建築完整留下的
11/23 01:36, 34F

11/23 01:36, , 35F
其實日本的現存建築還比較古老
11/23 01:36, 35F
文章代碼(AID): #1GTRJtqb (Roa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TRJtqb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