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某人對蘇花改的質疑

看板Road作者 (woo woo)時間13年前 (2010/10/26 05:01),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zivchen (沒什麼主張)》之銘言: : 先說不是我,是從公路總局公布的資料看到的: : =================我是分隔線=========== : (一)「安全回家之路」安全問題! : 開發單位以道路坍方為由,並為回應花蓮鄉親訴求台九線事故率偏高,需要「安全回家的 : 路」的訴求,而提出本計畫。然而,道路坍方與道路線形是否即為道路交通事故的主因? : 經分析警政署2001-2007年,台九線線(台北至楓港)之事故資料可知: : 1.以A1事故言,7年總計死亡627人,受傷302人。A2事故總計受傷19,848人。 : 2.「池上馬蘭」、「瑞穗玉里」、「林榮光復」等路段之A1事故次數最多。「宜蘭橋羅東 : 」、「池上馬蘭」、「礁溪宜蘭橋」等路段之A2事故次數最多。蘇澳和平路段非主要A1 : 與A2事故地點。 : 3.「酒醉(後)駕駛失控」、「未注意車前狀態」、「違反特定標誌」、「超速失控」是 : A1事故肇事主因。 : 4.「未注意車前狀態」、「未依規定讓車」、「違反特定標誌」、「酒醉(後)駕駛失控 : 」則是A2事故肇事主因。 : 由事故資料分析知,駕駛人酒駕、違規等「人的因素」才是造成本路段不安全(事故率 : 偏高)的主因,「道路因素」一道路坍方(通阻與否)並非台九線事故的主要肇因,更非 「安全回家之路」-> 我認為這句話是訴求可以提供安全係數相對較高的路 包括提供不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造成道路的不安全 ex.坍塌。嚴格監測路況, 有效車道容量,鋪面..等等。另外我個人覺得蘇花這邊可能還兼有一點的心理 因素:在一邊山壁一邊幾十幾百公尺的深崖海岸所產生的較大不安全感。 就像西部國道一樣會有大小事故,"道路硬體本身"是比較安全的,但人為的不當 駕駛使得原本設計安全的道路變成不安全。-> 但放諸四海有汽機車存在的地方 總是就有肇事傷亡的可能,總不能一個政府遇到地方要求建設時就落一句"等你們 都能乖乖安全駕駛時降低人為肇事率時我們再來討論蓋公路吧!?" "駕駛因素造成道路不安全"所造成的傷亡是民眾自己要去承擔的。 "道路本身規劃.設計.選線...等等不安全"所造成的傷亡民眾是會有意見的。 因為一個傷亡是來自"自找的",而一個傷亡卻是來自"被害的"。 所以用這兩個所造成的傷亡數據來討論「安全回家之路」這句話我覺得有點不太ok。 當然也可以說「安全回家之路」這句口號用在對人民宣導尋求支持是比較有感染力的。 如果要用精確一點的口號例如什麼我們要一條"道路等級比較好的回家之路"。我想這 口號聽起來是比較理性準確一點,但相對的也就比較不刺激吸引人心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35.44

10/26 10:17, , 1F
路況會影響交通安全呀 就算不是坍死傷
10/26 10:17, 1F

10/26 12:55, , 2F
唉,安全回家但是慢很多的,要嗎?我想也是不會有人要的
10/26 12:55, 2F

10/26 12:55, , 3F
,把重點含在嘴裡的做法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講。
10/26 12:55, 3F

10/26 13:07, , 4F
同意1F 坍塌會造成封路等影響交通
10/26 13:07, 4F

10/26 13:08, , 5F
也同意一個傷亡是駕駛不當自找的 一個是道路本身不夠安全
10/26 13:08, 5F

10/26 13:08, , 6F
造成的傷亡 兩者不應該混為一談。
10/26 13:08, 6F
文章代碼(AID): #1CnV0HZb (Road)
文章代碼(AID): #1CnV0HZb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