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 台灣交流道密度 世界罕見

看板Road作者 (努力中...)時間17年前 (2007/07/17 16:43),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4 (看更多)
台灣交流道密度 世界罕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31/today-fo12.htm#top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今天屆滿廿七年,交流道數量已由 卅七處增加至六十八處,密度之高,全球罕見。最直接的影響是,短程旅次大量湧入 ,高速公路通車便利性大為降低。 六十七年十月卅一日中山高全線通車,當時全線交流道卅七處,如今交流道數量成長 至六十八處,尚有台南市小東路、苗栗縣銅鑼鄉兩處交流道新建計畫。 交流道數量大增,中山高交流道平均間距由剛通車時的十公里,到目前的五點四八公 里,交流道間距兩公里以下者,中山高、福高合計有十八處路段。 高公局以短程旅次比例最大的桃園縣為例,根據中山高桃園路段車流監測資料,該路 段單純往來於桃園縣境各處交流道的車輛,將近四成五。 交流道車流頻繁匯出、匯入影響正常車行,短程旅次的湧入,更是車流量大幅增加、 導致常態性塞車主因。 官員無奈表示,長程通過旅次應是高速公路服務主要對象,如今似乎在服務短程旅次 ,結果是大家全部塞在路上,應儘早改善。 為了抑制交流道數量成長,高速公路局祭出「以價制量」政策,要求申請增設交流道 的地方政府需負擔交流道、聯外道路用地取得經費,但只讓部分縣市打退堂鼓。 高速公路交流道成長迅速,成為塞車嚴重主因之一,高公局在民國八十五年施行「高 速公路增設交流道申請審核作業要點」,希望以具體的審核標準,舒緩增設交流道的 要求。 各項審核標準中,除了間距必須超過二公里、必須符合環保、地形要求外,提出申請 的地方政府必須負擔交流道與聯外道路經費。 在地方政府財政困難下,不少縣市因此打退堂鼓,如台中縣申設后里交流道、台北縣 希望中和、土城間增闢交流道,最後都未進行。 --------------------------------------------------------------------------- 新聞分析╱犧牲專業 卻要用路人買單 記者曾鴻儒╱特稿 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間歇性封閉交流道是否可行?除了封閉交流道,高公局各項改善瓶 頸路段的方案是否有效?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主事者如果不能顧及公平性,提出 專業的作為,很難說服用路人。 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從南到北,都有地方政治人物以增設交流道作為選舉訴求,這是 交流道數量倍增的主因,高公局應該自問在專業中做了多少妥協?專業的屈從,由用 路人共同承擔塞車苦果,公平嗎? 此外,高速公路易塞車路段,如北部的三重至圓山段、平鎮至桃園段,或是南部的鼎 金路段,正好前後都沒有收費站,應是用路人樂於行駛高速公路的重要因素。現況是 付費的中、長程用路人,與未付費的短程用路人一起塞車,公平嗎? 高公局目前提出的種種構想,其實都賞了過去的政策一個大耳光。既然要封閉交流道 ,當初為何要增建這麼多交流道?高公局如果不能說清楚,間歇封閉交流道也好,其 他替代方案也罷,難免又是空談。 苦果,來自於專業曾經缺乏承擔的屈從、甚至盲從,未來要減少苦果、分攤苦果,要 從專業的堅持做起,也要從尊重專業做起。台灣高速公路上的交流道真的太多了,今 後還要增建交流道嗎?再想想吧。 -- 交通版推薦 歡迎 鐵 道 板 Railway ◎ 爛中x奠信,給我基本頻寬100M且對等速度。 公 路 板 Road ◎ 中x奠信,保證貴、保證不對等、保證擋BT的爛服務。 航 空 板 Aviation◎ 拜託臺鐵不要每天誤點變成一種習慣與傳統。 捷 運 板 MRT ◎ 希望 http://Gaaan.com/ 能成為明日的PTT。 客 運 板 BusLif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28.175

07/17 17:55, , 1F
這跟站站樂的自強號都一樣的
07/17 17:55, 1F

07/17 17:58, , 2F
按照距離收費吧~ 短程就高費率 壓制一下吧OTZ
07/17 17:58, 2F

07/17 20:09, , 3F
和人口密度/都市化高 也有關係吧?
07/17 20:09, 3F

07/19 11:50, , 4F
真的很諷刺,以前時速才110公里的光華號居然會比時速130公ꠠ
07/19 11:50, 4F

07/19 11:51, , 5F
裡的自強來的快
07/19 11:51, 5F

07/27 01:34, , 6F
我用google earth看比利時的交流道才真的是一堆吧
07/27 01:34, 6F
文章代碼(AID): #16d84eeo (Roa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d84eeo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