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小鱉能替代乳鼠嗎?

看板Reptile作者 (吊嘎)時間12年前 (2011/10/14 23:12), 編輯推噓5(5011)
留言1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感謝各位的回覆,我想我必須補充說明幾點 所謂的"風險",並不只是單純的"有"或"沒有" 這是可以透過複雜設計和公式將資料量化供作評估的"量值" 我沒有數據,但仍可以透過之前的論述 將牛蛙歸為高風險,鱉為有風險,乳鼠為低風險 病原學上有個辭彙叫做宿主特異性(host specificity,或宿主專一性) 指的是各種病原感染宿主專一性的高低。 譬如,host specificity越高,那這種病原能感染的宿主就越侷限 一般來說,細菌和寄生蟲特異性較低,它們的宿主範圍較廣 例如貓、狗、鼠、人之間有許多細菌和寄生蟲可以互相傳播感染 而病毒通常特異性高,宿主相當侷限,所以當家中貓狗寵物感冒 我們還是可以跟牠親膩而不被感染 當然凡事都有特例,如: 來自果子狸的SARS;來自犬、蝙蝠等野生哺乳類的狂犬病; 駭人聽聞,來自猴子的伊波拉病毒 在千千萬萬種不同的疾病中,這些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特例中的特例 跨物種的傳播少見,但通常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也因此受到各國政府重視 板友問到, "如果因為病毒變異致他物種有重大病變的可能的話, 那所有餌料不就都有可能會有潛伏的病原?" 這完全正確,然而我們必須設想到上面提到的host specificity 就像上面舉的三個例子,都是"不同哺乳類之間"的傳播 還有之前舉的禽流感,都是"不同禽類"之間的傳播 這些病毒發生跨物種傳播,或因變異、或新宿主免疫系統無法發揮而造成嚴重危害 宿主特異性的"侷限"仍然存在 對角蛙來說 我將牛蛙視為高風險,因為有機會跨物種傳播 鱉為有風險,因為有共通病毒的研究報告 而乳鼠為低風險,因為從來沒聽說過互通傳染病。 是謂"親緣有差異、風險有高低"! 雖然所有餌料都可能有潛伏的病原,但我們仍有評估的立足點 -------------------------------------------------------------- 另外,雖然腸胃道的胃液和各種消化酵素可以殺滅大部分病原 但也不是沒有弱點 http://micro.magnet.fsu.edu/primer/anatomy/brightfieldgallery/amphibianskin20xlarge.html (縮網址http://ppt.cc/yrW, ) 這張圖片是兩棲類的皮膚組織切片,最上面胖胖圓圓的是表皮的黏液細胞,負責分泌黏液 絲狀構造大部分是膠原纖維,也就是負責支撐的結締組織 而管腔狀,裡面有很多深色顆粒的,是皮膚下層的微血管,那些深色顆粒是紅血球 黏液層的功能,除了保濕,也具有交換氣體的功能,因此微血管網非常非常非常豐富,且 表皮很薄 除此之外黏液也是兩棲類的第一道防禦屏障-->具有阻絕病原(Pathogen trapping)的功能 也就是說,會有大量正常或非正常菌叢聚集在此處 除此之外,在蛙體內和平共處的病毒,也很容易穿出微血管網達皮膚黏液層散播 (正確一點的詞彙是"排毒"(Shedding),指正常病毒繁衍、向外傳播成熟的病毒顆粒) 角蛙吞了牛蛙,怎能保證牛蛙表皮不破? 爆開之後,也難保證這些脫韁的病原不從角蛙消化道黏膜入侵。 -------------------------------------------------------------- 至於餌料餵飼前先經隔離檢疫 這絕對有幫助,但幫助有限 就如我之前所說,禽流感病毒在天然宿主野生候鳥水禽,幾乎不會造成危害 但一旦傳入養雞場養鴨場,確是可能造成整場動物全滅的可怕瘟疫。 即使餌料牛蛙經檢疫確認健康無疑,餵飼後的變數仍是無限的 運氣好,一點問題都沒有 運氣差,生場小感冒 運氣衰到爆,翻肚抽搐就GG了 (雖然我自己的飼料蟋蟀都會先養一週才餵。 真的有人願意先把飼料牛蛙買回來,在乾淨水槽養個兩週,三天換一次水 一周餵三次蟋蟀的嗎? 有的話晚輩真的是相當敬佩!!) -------------------------------------------------------------- 至於王蛇吃蛇的情況 真的是大哉問.................恐怕只有造物主才能解釋清楚吧 我自己的想法是 王蛇這個族類,機緣之下累積了一些能夠抵抗毒蛇毒素的基因變異 巧合之中,累積了一些對其他蛇類特別敏銳的感官 經過天擇,這些變異大量累積 這些能力使得王蛇成為天生的蛇類殺手 當其他蛇類忙著找老鼠找青蛙,王蛇不用跟其他蛇類搶,反而以牠們為食 這這這...根本是大大的壟斷啊 可能這些營養資源上的優勢,帶來的正面效益比負面效益更多,使得族群得以延續 另外我之前也舉過人類泡疹病毒的例子 正常情況下,當地的病原菌,在當地的物種間流轉,會趨向於不對宿主造成大危害 因為一旦宿主受傷過重無法生存,仰賴宿主維生的病原自然也無法繼續生存 如此對物種的延續是不利的。 用通俗的說法來說,這是一種默契的培養。 因此,當地的病原菌,對當地的物種來說,多半是較溫和的。 傳到外地,或接觸到外地來的陌生宿主,造成嚴重傷害的可能性較大。 -------------------------------------------------------------- 最後談談板友問所"病原菌感染後產生的毒素" 我自己是覺得不太重要,因為一般飼主不會餵寵物發臭發爛、或發黴的食物 但還是可以分成下面幾大類來看 細菌--格蘭氏陽性菌--外毒素 (由細菌製造,多半是些醣類和蛋白質,可能對血管、消化道上皮造成傷害) 一般來說這些毒素容易經過加熱,或被消化道酵素破壞 但也有比較嚴重的例子,如經典的肉毒桿菌毒素(肉毒桿菌產生) 這毒素可以經過腸道吸收,進入倒楣鬼的血液中,造成多發性的肌肉神經傳導受阻 嚴重會導致心肺衰竭。肉毒桿菌毒素相當兇殘且穩定,不會被消化道酵素破壞 因為肉毒桿菌是厭氧菌,有許多例子是人類吃了未消毒乾淨就密封的肉品罐頭而中標 自然界的例子,如多年以前黑面琵鷺暴斃的案例 就是因為黑面琵鷺吃了潟湖的死魚而中毒,因為潟湖溶氧量低,剛好那陣子氣候適合 肉毒桿菌生長而大量繁殖。 雖然肉毒桿菌很恐怖,但發生率不高。 除非是吃了悶在髒水裡好幾天發臭的死魚死蛙吧。 --格蘭氏陰性菌--內毒素 這其實就是陰性菌外膜上的抗原,細菌在宿主體內大量繁殖後,進入"血液"中 這些抗原會誘發宿主免疫反應,造成發炎、過敏、發燒,嚴重會休克 也就是敗血症(Sepsis) 基本上消滅細菌,就消除了內毒素 病毒--我沒聽過有病毒會產生毒素.... 病毒一般就入侵宿主的細胞,干擾正常的細胞功能,或使細胞凋亡 不會產生其他會造成傷害的毒素。 黴菌--黴菌毒素--這東西就相當難纏了,如果餌料有黴菌毒素,除了丟掉以外幾乎是無解 因為黴菌毒素非常非常穩定,沒辦法用正常程序破壞,可能需要用高強度的 紫外線,或更高規格的高溫高壓才能破壞。 黴菌毒素的為害在於,它容易沿著神經進入宿主神經中樞,破壞正常腦部功能 最常見的情況是養殖業的飼料原料,主要是來自於泰國的玉米,因為高溫潮濕,黴 菌大量繁殖後就會產生大量毒素。但整批倒掉又很可惜,因此飼料廠會在飼料中拌 一些抗黴菌的抗生素,以及所餵"黴菌毒素螯合劑",將毒力中和 我不知道該上哪弄這東西... 之前有聽過一個案例,有飼主餵飼蜜袋鼯麵包蟲後不久,蜜袋鼯突然出現運動失調 之類的中樞症狀,沒多久就掰掰了。獸醫診治無效,也找不到病原。 飼主後來發現養麵包蟲的墊料有許多發黴,因此獸醫合併臨床症狀判斷可能是黴菌 毒素造成的腦部傷害。(這案例後來沒有病理解剖,所以無法確診) 補充說明,台灣的氣候,其實相當適合黃麴黴菌的生長.... 例如花生,尤其是花生粉...要驗出黃麴毒素不是難事 像包春捲那樣,一般哺乳動物吃了等量的毒素,應該沒多久就出現神經症狀了。 但人類卻始終堅毅地活著...所以果然種別差異還是滿明顯的。 (帶殼花生比較不容易有黴菌入侵孳生,至於花生粉...我是覺得最好不要放太久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224

10/14 23:18, , 1F
好文推~不過我的問題是王蛇吃蛇,那蛇類之間的傳染病,
10/14 23:18, 1F

10/14 23:19, , 2F
不就也因此增加?那為何物競天澤情況下,為何讓牠選擇吃
10/14 23:19, 2F

10/14 23:19, , 3F
也會有傳染共通疾病的種類呢?
10/14 23:19, 3F

10/14 23:20, , 4F
因為牛蛙需要隔離飼養麻煩,所以我通常都餵小白鼠!!!
10/14 23:20, 4F

10/14 23:21, , 5F
不過也是太營養了,不能常餵。
10/14 23:21, 5F

10/14 23:22, , 6F
我之前買泥鰍就是三天換水一次,這次買回家直接分包冷凍
10/14 23:22, 6F

10/14 23:26, , 7F
所以下次還是買老鼠來餵,牛蛙還是放棄好了
10/14 23:26, 7F

10/14 23:53, , 8F
王蛇吃蛇以降低競爭對手?
10/14 23:53, 8F

10/15 00:11, , 9F
好文推~
10/15 00:11, 9F
改個錯字 ※ 編輯: hny6109 來自: 140.112.251.224 (10/15 13:46)

10/15 15:32, , 10F
推囉
10/15 15:32, 10F

10/16 13:04, , 11F
TO s020186415: 吃蛇的利>吃蛇的弊 天擇考驗:PASS
10/16 13:04, 11F

10/16 13:07, , 12F
XD那如果角蛙是吃蛙的利>吃蛙的弊呢
10/16 13:07, 12F

10/16 13:40, , 13F
角蛙 吃蛙的利>吃蛙的弊 所以角蛙才能在天擇下存活
10/16 13:40, 13F

10/16 13:40, , 14F
可是天擇 討論的是族群 或是物種 而非個體
10/16 13:40, 14F

10/16 14:30, , 15F
問題在於,角蛙進口來到台灣,吃台灣養的牛蛙,接觸到陌生
10/16 14:30, 15F

10/16 14:30, , 16F
的台灣蛙病原,風險較高啊
10/16 14:30, 16F
文章代碼(AID): #1Ec55N2_ (Reptile)
文章代碼(AID): #1Ec55N2_ (Rep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