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機捷中壢站2028年7月通車 估台北到中壢?2

看板Railway作者 (索尼大法好)時間3年前 (2020/11/27 22:36), 3年前編輯推噓28(302169)
留言201則, 2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 《YEHhuan (yeh人)》 之銘言: : 鐵道局說,為配合桃園鐵路由高架化改為地下化,原規畫以潛盾工法穿越台鐵中壢站區, : 變更為以明挖覆蓋及管冪工法施作。計畫期程奉行政院於2018年7月5日核定,展延至2029 : 年,並分兩階段通車,A22站2022年7月通車,A23站2028年7月通車。 :   : 鐵道局說,延伸線土建工程含軌道工程,於2013年12月28日開工,目前A22車站工區已完 : 成主體結構,正進行車站建築裝修及水電環控工作。A22車站至橫渡線隧道及軌道已施作 : 完成;另橫渡線上方道路預計於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道路復舊作業;A23車站目前正進行 : 健行路連續壁及淺挖覆蓋作業。 :   : 為利A23車站與桃園鐵路地下化共構區工程進行,鐵道局說新建中壢臨時後站及跨站天橋 : ,預計9月底完工,取代現有中壢後站功能。跨站天橋下層除提供旅客進出乘車外,上層 : 提供跨越中壢火車站前後站之民眾通行,預計10月啟用後將提供搭乘火車民眾及中壢市民 : 更便捷的通行動線。 :   : 鐵道局說,延伸線機電工程係由德國西門子公司所領銜的團隊已於去年10月15日開始設計 : ,包含號誌、供電、通訊、月台門、中央監控及維修管理六大子系統,號誌系統採用於普 : 通車加裝通訊式列車控制系統(CBTC),為國內首次具有雙號誌系統列車,其困難度遠高於 : 單一車載號誌系統,並於9月首列車交付廠商開始進行改裝等作業,朝目標邁進。 :   : 鐵道局說,機場捷運延伸線計畫正依核定計畫期程全力推動,節制8月31日進度達55.71% : 。目前A22站已邁入施工高峰期,建築裝修、水電環控及機電系統工項正全面展開,有信 : 心達成通車目標;A23站將全力趲趕進度期能早日完工通車,以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運輸服 今天經過中壢站,橫渡線上面中正路已完工全部開放了 https://i.imgur.com/j2tnL7f.jpg
https://i.imgur.com/rvaPU2x.jpg
不過雖然路很寬但還是要留位子給計程車跟一般車輛違停,也不願意弄個人行道 https://i.imgur.com/HyLELfC.jpg
此外 中壢後站天橋在三月台跟後站間還有一條往下的通道,是以後還會蓋一個月台嗎? https://i.imgur.com/7CB14kE.jpg
--

10/04 19:40,
下面會有人『純噓合鐵』
10/04 19:40

10/04 19:43,
純噓合鐵......
10/04 19:43

10/04 19:48,
XDDD
10/04 19:4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9.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06487761.A.4FE.html ※ 編輯: R101 (101.10.9.254 臺灣), 11/27/2020 22:37:15

11/27 22:39, 3年前 , 1F
台灣很多這種道路邊線外留很寬,或是外側車道5公尺寬不
11/27 22:39, 1F

11/27 22:39, 3年前 , 2F
知道到底要幹嘛 最後都變成危停帶
11/27 22:39, 2F

11/27 22:40, 3年前 , 3F
最後那個是以後的臨時月台吧
11/27 22:40, 3F

11/27 22:41, 3年前 , 4F
下面那個應該是預留臨時站月台用的
11/27 22:41, 4F

11/27 22:43, 3年前 , 5F
留給四輪用呀 不然怎麼作生意
11/27 22:43, 5F

11/27 22:58, 3年前 , 6F
沒有人行道是因為旁邊就有騎樓人行空間了吧
11/27 22:58, 6F
旁邊那邊騎樓根本不能拉行李箱,完全沒路平,又有攤商賣東西

11/27 22:59, 3年前 , 7F
反而路邊沒有預留停車空間的話,未來肯定臨停去塞住主線
11/27 22:59, 7F

11/27 23:04, 3年前 , 8F
騎樓都塞滿攤販
11/27 23:04, 8F

11/27 23:05, 3年前 , 9F
如果説那是停車空間,為何又要畫紅線呢
11/27 23:05, 9F

11/27 23:05, 3年前 , 10F
不如畫綠色人行道
11/27 23:05, 10F

11/27 23:08, 3年前 , 11F
11/27 23:08, 11F

11/27 23:08, 3年前 , 12F
※ 編輯: R101 (118.167.105.29 臺灣), 11/27/2020 23:12:21

11/27 23:12, 3年前 , 13F

11/27 23:12, 3年前 , 14F
紅線左右都不能停
11/27 23:12, 14F

11/27 23:29, 3年前 , 15F
因為那是"理想"。可惜在台灣別說紅線違停,連"車道"上
11/27 23:29, 15F

11/27 23:29, 3年前 , 16F
都有違停,結果就是終究要預留這種空間來應付違停...除
11/27 23:29, 16F

11/27 23:30, 3年前 , 17F
非政府有本事24小時都派人緊盯開單啊~~~
11/27 23:30, 17F

11/27 23:31, 3年前 , 18F
紅線違停算什麼,八德桃鶯路天天都有車子違停在"車道"上
11/27 23:31, 18F

11/27 23:32, 3年前 , 19F
警察局就在500公尺內 真的是中壢笑話
11/27 23:32, 19F

11/27 23:32, 3年前 , 20F
所以既然你不開單 為何不畫人行道
11/27 23:32, 20F

11/27 23:32, 3年前 , 21F
畫紅線給人笑
11/27 23:32, 21F

11/27 23:33, 3年前 , 22F
騎樓沒有路平還是可以走啊,自己每天上中壢中正路去看多
11/27 23:33, 22F

11/27 23:34, 3年前 , 23F
少行人走在騎樓裡面,拉行李箱喔?我不知道一天多少路人
11/27 23:34, 23F

11/27 23:34, 3年前 , 24F
會拉著行李箱在路上趴趴走就是
11/27 23:34, 24F

11/27 23:34, 3年前 , 25F
沒有那個環境 當然不會選擇走
11/27 23:34, 25F

11/27 23:34, 3年前 , 26F
畫人行道就沒有路面邊緣之外的路肩了吧
11/27 23:34, 26F

11/27 23:35, 3年前 , 27F
可是在台北市或北大特區這種人行道ok的地方也沒見幾個人
11/27 23:35, 27F

11/27 23:35, 3年前 , 28F
過是拉著行李箱在街上趴趴走的耶
11/27 23:35, 28F

11/27 23:41, 3年前 , 29F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3條,那空間理論上預留給這些使用
11/27 23:41, 29F

11/27 23:41, 3年前 , 30F
我是不懂為什麼一定要路肩,還有誰會沒事帶行李箱到處走
11/27 23:41, 30F
這段路是連接火車站到桃客公車站的路,中壢一堆大學,很多人會帶行李箱

11/27 23:41, 3年前 , 31F
如果你家有老人會希望他的輪椅是在路肩還是人行道呢?
11/27 23:41, 31F

11/27 23:43, 3年前 , 32F
還有 129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11/28 15:45, 3年前 , 162F
警察進而放任,什麼勸導代替開單這種鬼東西都出來了
11/28 15:45, 162F

11/28 15:45, 3年前 , 163F
就知道這國家車本思維的人還是占絕對多數,他們占多
11/28 15:45, 163F

11/28 15:45, 3年前 , 164F
數的一天,台灣行人、孩童、殘疾人士的惡夢就延續一
11/28 15:45, 164F

11/28 15:45, 3年前 , 165F
天,想想覺得真可憐。
11/28 15:45, 165F

11/28 15:47, 3年前 , 166F
還有那種整天怪罪於地狹人稠的啦,看看地狹人稠的車
11/28 15:47, 166F

11/28 15:48, 3年前 , 167F
道規劃多寬,路肩畫多麼爽,浪費一堆空間再來說地狹
11/28 15:48, 167F

11/28 15:48, 3年前 , 168F
人稠,選擇擁抱大公路主義再來說地狹人稠,真的是沒
11/28 15:48, 168F

11/28 15:48, 3年前 , 169F
道理。 (公路也做得四不像就是惹)
11/28 15:48, 169F

11/28 16:31, 3年前 , 170F
中壢車站附近以走走逛逛居多,還有那麼多車本的人真的很怪
11/28 16:31, 170F

11/28 16:34, 3年前 , 171F
把中央分隔島拿掉啊 這樣又可以貢獻多一點行人路路幅了
11/28 16:34, 171F

11/28 16:37, 3年前 , 172F
沒有行人路 就是上世紀50年代的道路規畫啊 那時的機動車不
11/28 16:37, 172F

11/28 16:37, 3年前 , 173F
多 路面鋪個水泥就隨便行人腳踏車汽車走了
11/28 16:37, 173F

11/28 16:40, 3年前 , 174F
我的標準是要和車行道不在同一平面的才叫人行道
11/28 16:40, 174F

11/28 16:41, 3年前 , 175F
用高低差來確保機動車不能入侵人行道的範圍 同平面只畫個
11/28 16:41, 175F

11/28 16:41, 3年前 , 176F
綠色 超寬路肩的都不叫人行道
11/28 16:41, 176F

11/28 16:53, 3年前 , 177F
那會先通車到老街溪嗎?
11/28 16:53, 177F

11/28 16:55, 3年前 , 178F
我認同交流道下來需要4線 但和強路塞了人行道就塞不下4線
11/28 16:55, 178F

11/28 16:56, 3年前 , 179F
這就代表大楠交流道下來不應該接和強路 而不是犧牲行人強
11/28 16:56, 179F

11/28 16:57, 3年前 , 180F
行塞4線
11/28 16:57, 180F

11/28 16:58, 3年前 , 181F
台灣的交通路網在國道和一般道路之間明顯有一個很大的斷層
11/28 16:58, 181F

11/28 16:59, 3年前 , 182F
主要幹路明顯不足
11/28 16:59, 182F

11/28 17:00, 3年前 , 183F
這個主要幹道不是Google Map畫了黃色就叫主要幹道
11/28 17:00, 183F

11/28 18:00, 3年前 , 184F
原來樓上不知道是先有大湳交流道,大湳交流道下來的平面道路
11/28 18:00, 184F

11/28 18:02, 3年前 , 185F
是接福德一路,福德一路往大湳方向是接和平路。義勇街一開始
11/28 18:02, 185F

11/28 18:03, 3年前 , 186F
只有到東勇街,後來才有和強路把義勇街接大湳交流道的福德一
11/28 18:03, 186F

11/28 18:03, 3年前 , 187F
路。然後義勇街更窄只有二線道。不過正確而言和強路已經不是
11/28 18:03, 187F

11/28 18:04, 3年前 , 188F
交流道下來直接匯入的平面道路了,大湳交流道下來直接匯入的
11/28 18:04, 188F

11/28 18:05, 3年前 , 189F
平面道路只有福德一路。
11/28 18:05, 189F

11/28 18:06, 3年前 , 190F
福德一路之後接的道路,和強路還算規劃最好的了,例如福德一
11/28 18:06, 190F

11/28 18:07, 3年前 , 191F
路另一個接的和平路更窄了(2~4車道,沒人行道)。另一邊往鶯歌
11/28 18:07, 191F

11/28 18:09, 3年前 , 192F
鶯桃路4車道沒有人行道,車子幾十年下來違停車道是家常便飯
11/28 18:09, 192F

11/28 18:10, 3年前 , 193F
ps.你應該問的是後來才闢的和強路為什麼寬度那麼窄才對~~
11/28 18:10, 193F

11/28 18:11, 3年前 , 194F
說大湳交流道下來的不應該接和強路實在很奇葩....XD
11/28 18:11, 194F

11/28 18:14, 3年前 , 195F
對了,和強路兩邊其實多半農田,其實一整天下來沒幾個行人會
11/28 18:14, 195F

11/28 18:14, 3年前 , 196F
走那一段路,就算以後有可能周邊都市計畫開發,沿著和強路路
11/28 18:14, 196F

11/28 18:15, 3年前 , 197F
邊興建的建築物也會要求臨路退縮5~10米當人行空間,這也是為
11/28 18:15, 197F

11/28 18:15, 3年前 , 198F
什麼現階段看到和強路兩邊的人行道會那麼奇葩的小的原因。
11/28 18:15, 198F

11/28 18:30, 3年前 , 199F
最後一張好久了欸 現在甩棍練習場都拆掉了
11/28 18:30, 199F

11/30 06:12, 3年前 , 200F
那個路肩寬度才可以讓公車順利轉進建國路,不用吃到別
11/30 06:12, 200F

11/30 06:12, 3年前 , 201F
人的車道
11/30 06:12, 201F
文章代碼(AID): #1VmGxHJ-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