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高鐵的未來

看板Railway作者 (yusaku)時間13年前 (2011/06/15 00:54),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這個日本人的評論一直是挺高鐵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0&kindid=0&docid=101728885&mdate=0612074545 來源:中國企業家  作者:加藤嘉一   今年下半年是中國高鐵通車的高峰。在這六個月裡,將有12條在“四萬億”時代開工 的高鐵建成通車。這些高鐵的長度將超過此前幾年建成的總和,連接起來之後會使中國擁 有真正的高鐵網絡。與此同時,鐵道部推出了“高鐵降速降價”和“實名制購票”兩個新 政策。   昨天,我從上海坐高鐵去往南京。在上海火車站遇到了大麻煩,因為我是外國人,沒 有二代身份證,所以無法在自動售票處買高鐵票,只能到人工售票處去購買,要排很長的 隊。那裡嚴重缺乏秩序,我差點兒沒趕上車。   毫無疑問,關於中國高鐵是否安全、是否賺錢、是否合理的爭論將持續下去。   許多人認為,高鐵降速的目的是為了安全,鐵道部也沒有否認這種考慮,但我前幾天 在武廣高鐵和滬寧高鐵上看到了值得反思的現象。過去車廂裡屏幕是一直顯示車速的,而 最近這種顯示已經被取消,乘客無法知道降速了沒有。對此列車長表示,高鐵仍然在執行 過去按時速350公里制定的列車時刻表,什麼時候會降也不清楚。從這個方面來看,鐵道 部對安全應該是有信心的,否則就應該在4月份宣布降速之後立即執行。再說,武廣高鐵 已經按照時速350公里的標準安全運轉了一年半,降速的必要性並不大。   當然,降價的必要性確實是有的,畢竟任何乘客都希望買到更便宜的車票,而按照發 改委的規定,高鐵的票價由里程和速度決定,鐵道部無權單方面更改。現有定價標準制定 於1997年,當時發改委還叫國家計委,他們認為,時速350公里的東西更接近飛機而不是 火車,所以這個速度的價位很高。如果把高鐵的速度降到300公里,票價就可以適當降低 ,吸引更多的人來乘坐。   但問題是,能不能只降價不降速呢?高鐵的成本主要來自於一次性投資,運行過程中 的電費幾乎占不了什麼比例,降速意味著每天開出的列車次數減少,換句話說,就是整個 鐵路的運力降低了,這無疑構成了浪費。再說,高鐵的上座率絕非很多媒體報道的那麼低 。比如,在乘坐滬寧高鐵的時候,連續多趟車沒有空座,我不得不在車站等了兩個小時以 上。如果這條鐵路降速,只能降低效率而非相反。   事實上,降速也不是鐵道部自己做出的決定,而是來自中央的直接指示。2011年3月 21日,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視察鐵路後明確指示,“鐵路建設和運輸服務都要考慮廣大群 眾的購買力,提供多樣化運輸產品,給人們更多的出行選擇”。一個月後的4月23日,就 做出了降速降價的決定。高鐵的價格和速度標準只不過是技術性的,為何會引發高層如此 的關注?   答案可以在武漢市西郊的天河機場找到。武漢機場的跑道和設施都很巨大,但停在機 場上的飛機只有那麼幾架,航站樓也很空,完全不同於總是排隊和誤點的北京機場。這裡 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過去機場有很多國內航班,既能通往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也 是周圍許多小機場的的中轉站。但自從武廣高鐵和到上海的客專建成後,飛往這些地方的 航班受到嚴重影響。現在武漢每天有二十多架飛機到北京,到廣州和上海的卻只有七八架 ,還經常不滿。到合肥、南昌、南京等地的飛機全部取消了。為了應對挑戰,天河機場正 在引進世界上最大的A380型客機,增加國際航班。   而在武漢的另一邊,高鐵武漢站則擁有還算充足的旅客。在這裡每天有51列高鐵向廣 州開出,3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算上往返兩邊市區的時間,並不比飛機慢。雖然武廣高 鐵的車也不太滿,但要考慮到火車至少也可以坐500人,有些更長的甚至可以坐1000人以 上,可以說運量仍遠高於飛機。今年下半年,武漢到北京、深圳、香港的高鐵將全部通車 ,明年到重慶和成都的高鐵也要通車。到了那個時候,可在4個小時內到達全國大多數城 市的高鐵將成為武漢旅客的首選。   這個現象在全中國都存在。據民航內部人士透露,中國民航的主要利潤都來自於北京 、上海和廣州的航班,只有這三個大城市才能保證穩定的大客流,可以不打折地賣機票。 但北京到上海和廣州在下半年就要通高鐵了,其運量遠遠高於飛機。儘管各種調查都顯示 旅客普遍認為高鐵票價太貴,但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在飛機上進行同樣的調查,乘客也不 可能不要求降價。問題是,當旅客被迫選擇其一的時候,高鐵的舒適性和表面上的安全感 都優於飛機,而且又不像中國民航一樣總是晚點。航空公司要想留住乘客,只能靠價格戰 。   無論結果如何,民航的利潤必然大幅下降,這將削弱幾大航空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 爭力。據高盛公司的預測,今年中國民航業的利潤可能會下降20%到25%。而在民航背後, 繼續受到衝擊的還會有機場、航空製造業等。尤其是中國自行研製並給予厚望的“C919” 大型客機,很可能剛一面世就會遇到市場飽和的不利局面。   總而言之,高鐵的問題不是競爭力不強,而恰恰是太強了。   所以,我認為高鐵的降速,和同時出台的購票實名制一樣,都是對競爭力的人為限制 。現在的中國高鐵是世界上買票最不方便的交通工具,它既不像普通的火車票一樣可以隨 處買,也不像飛機票一樣可以在網上訂購。如前所述,尤其是像我這樣沒有中國身份證的 人,必須先到火車站排隊買票,然後再拿著車票排隊上車,非常容易誤點。而降速則使高 鐵在與飛機、普通火車的比較中,變得更像後者而不是前者,這樣擠壓的就是鐵道部自己 的市場,給航空公司留下了調整的時間。幾年之後,等市場適應過來,高鐵的時速將恢復 到350公里,甚至發揮出潛力,變得更快。雖然聽起來有點瘋狂,但實驗表明,在京滬高 鐵上即使以時速430公里行駛,也比目前日本新幹線時速320公里的列車更穩定、更安全。   在高鐵問題上,不能不說中國輿論看得有點近。2008年通車的京津城際鐵路,在建成 之初客流非常少,第一年就虧損了7億元,引發了社會上對高鐵經濟前景的嚴重擔憂。在 這種輿論環境下,鐵道系統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增加高鐵的客流,他們甚至開始為普通的火 車頭安裝了高鐵的信號裝置,準備迫不得已時把高鐵當成普通鐵路使用。但情況正在變化 :京津城際的虧損主要是新建的火車站交通不方便造成的,一年後北京地鐵4號線建成, 京津城際很快停止了虧損,未來還將隨著天津地鐵的通車而轉為大幅盈利。然而,不知道 為什麼,這個變化很少有人關注,很多人仍然認為高鐵都是虧損的。   相比之下,大機構投資者的眼光就要遠一些。鐵道部的建設貸款裡有很多社保基金和 地方政府的投資,還有像企業發行的專門債券,有的債券年息居然只有6%,只比通貨膨脹 的速度略快一點。據傳說,甚至有人涉嫌向劉志軍行賄以求貸款給鐵道部。這樣的態度差 別,只能說明大投資者看到的中國跟老百姓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他們看的可能更准 。他們對中國高鐵的信心並未因劉志軍的落馬和高鐵降速而受到打擊。如果想繼續建高鐵 ,仍然可以用很低的利率從機構手中借到巨款。   中國有必要繼續建高鐵嗎?   更長遠地看,高鐵的戰略前景值得看好。畢竟它是唯一用電而不用石油的交通工具。 電力可以用很多方法生產,未來的成本肯定更低。而石油儲量有限,用完後不可能再有, 民航和汽車業最終肯定會陷入大蕭條。中國用高鐵和電氣化的貨運鐵路代替了飛機、汽車 甚至海運,不僅對自己有很大好處,也有利於整個世界的經濟。現在雖然其他行業遭到了 壓力,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社會變革正在增加政府獲取土地的成本。在變得像日本一樣 沒法徵地之前,抓緊時間繼續修建高鐵將是明智的選擇。 -- 「等到秋天落葉的時候弟兄們就可以凱旋回家了。」 -德皇威廉二世 AD1914- 「飛機是有趣的玩具,不過沒有任何軍事價值。」 「我軍右翼崩潰,中央被突破,情況好極了,我要突擊了!」 -斐迪南福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7.113.53

06/15 01:44, , 1F
看到名字直接end..不值一看的文章
06/15 01:44, 1F

06/15 07:18, , 2F
農民工人表示高鐵對我如浮雲
06/15 07:18, 2F

06/15 08:14, , 3F
這篇文章最早應該是登在金融時報中文版網站上的
06/15 08:14, 3F

06/15 10:33, , 4F
速度就是生命.,為什麼不建?不然是不會走路來回
06/15 10:33, 4F

06/15 11:36, , 5F
原來安全性只靠一年半的運轉就能確立啊...
06/15 11:36, 5F

06/15 11:56, , 6F
台灣高鐵也是過了一二年才開始有人數大量成長來坐
06/15 11:56, 6F

06/15 17:48, , 7F
我推
06/15 17:48, 7F
文章代碼(AID): #1Dzv8vgh (Railway)
文章代碼(AID): #1Dzv8vgh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