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與"讀古典文學的人"講稿相關的~

看板R951210XX作者 (寶貝碳)時間16年前 (2007/10/25 03:45),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論壇上找來的一則 是某位學生談張伯偉先生 我轉來是因為有些趣味的點XDD 也是因為這評論是跟著"讀古典文學的人"一併放在論壇上的 以下開放推文, 請大家猜猜我覺得有趣的點在哪(誤) 當代國學學者張伯偉 張伯偉(1959年——),江蘇南通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 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 伯偉先生家學淵源,少承庭訓。及長,從著名國學學者 程千帆教授學,以《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論研究》為核心課題展開研究,由此為起 點輻射及詩學、禪學、域外漢學、方志學、校讎學等領域。 先生精于六朝文學:其 《鐘嶸詩品研究》是此方面的代表之作。    先生精于禪宗之學:其《禪與詩學》是此方面的代表之作。 先生精于唐代文學:唐代文論資料的闕失是中國文論史上最大的資料闕失斷層時代( 郭紹虞先生語),現在伯偉先生將此斷層很完美的接上了,先生輯校的《全唐五代詩 格較考》一書(陝西人民出版社初版、江蘇古籍出版社再版)為學林稱道。此書是對 傳世的唐五代二十八種詩格著作的校考,對於闡明詩格的內涵及這二十八種詩格的真 偽很有意義,也是對中國文學批評史中的一個重要而長久以來遭到忽視的領域——詩 格—— 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先生認為,研究文學史,不但要從宏觀著眼,更要從微觀入手,不能泛泛而論,要把 各個斷代史研究透徹,這樣才能構建新的中國文學史框架。先生的論文集《中國詩學 研究》可以很好地印證先生這一的學術方法論的方面的觀點。 先生精于學術史之研 究,先生對《漢書藝文志》學術史價值的研究、先生對程千帆先生學術次第的闡釋是 這方面的代表。另先生所編輯的《程千帆先生詩論選》不但體現了先生對乃師之學的 理解,而且表達了先生對我國“述而不作”這一優良學術傳統的闡釋。 先生著力于 拓展學術研究的新視野,目前致力“方志中的文論資料目錄”的編著並主持“域外漢 籍調查與研究”這一難度殊大的工作,目前已建立了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 先生已刊的專著有:(1)《鐘嶸詩品研究》;(2)《禪與詩學》;(3)《全唐五代 詩格校考》; (4)《中國詩學研究》、(5)《流失域外詩話三種校正》。    先生主持編撰之書有: (1)《程千帆詩論選》。(2)《中華大典文學典文學理論分 典》。(3)《中國詩學》。 乃師程千帆先生與沈祖棻先生有“才子佳人”的雅說,此點在程門諸子中先生是惟一 有幸繼承者——先生與同門曹虹(南京大學教授)緣結百年,曹先生治學由賦而散文 ,其以“地域文化心理研究”為切入點的《陽湖派文派研究》洵為當世治散文者之楷 範。 先生富於藏書,環堵無非紙本,頗有成災之勢,然先生有小印一方曰:"伯偉長物"。 先生儒雅風趣,女同學戲稱為"小張"("老張"指張宏生教授)。 然先生課徒甚嚴,先生治學提倡靈性而每敦促諸弟刻苦用功是其例也。 先生剛直,每於言意之間指斥時事之未當,多為怒目金剛狀,其座下一弟子以"魏晉名士 "目之! 先生于目下之"學術腐敗"深惡痛絕,多方疾呼:"以德治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4.213

10/25 08:51, , 1F
嗯... 1.此點在程門諸子中先生是惟一有幸繼承者 2.伯偉長
10/25 08:51, 1F

10/25 08:51, , 2F
物 3.小張VS.老張 4.怒目金剛狀...... 我也喜歡他 >///<
10/25 08:51, 2F

10/25 11:53, , 3F
小望完全懂我的心~(羞)
10/25 11:53, 3F

10/25 11:53, , 4F
還有"頗有成災之勢"很妙XD 我到現在都還沒真正成災過.....
10/25 11:53, 4F
文章代碼(AID): #177w3XLz (R951210XX)
文章代碼(AID): #177w3XLz (R95121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