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古代幣制

看板R951210XX作者 (楊宗緯好棒~)時間17年前 (2007/04/23 20:4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trilvie (望)》之銘言: 我看岳陽樓記的周邊資料時 提到滕子京是因被人誣告「前在涇州費公錢十六萬貫」而貶官為岳州知州 那麼.... 16萬貫x1200=192000000 也就是說滕子京被誣告私吞公款「一億九千兩百萬」台幣嗎? --- 這個數字 不禁讓我懷疑我的理解有無差錯....?? : 最近看小說無聊 : 突然對這件事發生興趣 XD : 經歸納的結果 : 兩/錢/分/文 : 前者是後者的十倍 : (以前都沒理會 現在仔細去看才確定 T^T) : 然後很久以前看過一篇對岸寫的文章 : 討論古代錢幣的現代幣值 ._. : 論證過程很複雜 而且網頁現在找不到了 : 總之結論是 : 一兩金=3000元人民幣 : 一兩銀=一貫銅錢=300元人民幣 : (當時我有把文章一部分複製下來 : 那段用水滸當例子討論這樣的合理性 : 滿有趣的!等等附在後面) : 所以可以大略推得...... : 一兩=1200台幣(=一貫) : 一錢=120台幣 : 一分=12台幣 : 一文=1.2台幣 : 這就是古代錢與現代錢的比值了 吧! : (......雖然這是變動不居的 姑且以這整數湊合著用吧) : 這樣看小說時會很好玩的~ XD : 例如 紅樓夢裡曾出現過一兩銀子一顆的鵪鶉蛋 : 以現代來說就是1200一顆............ : 這根本是魚子醬吧 = = 難怪劉姥姥要大驚 : 然後發現古代教書的行情有夠低 : 醒世姻緣中有位家教一年二十四兩束脩 : 以現代來說 年薪才28800 : 不會吧............ /O/ : 是說如果管吃住的話 也還能存活啦... : 不過難怪古代讀書人覺得教書沒前途哩 囧 : 所以"分文不取"就是連十幾塊一塊都不拿的意思? XDD : 不過我沒有去找真正談論古代幣制的論文或專書來看 : 所以這推論當然是很粗淺的 @@ : 有沒有人知道一些內幕(?)來補充一下? :p : --------------------------------------------------------------------- : 附上那篇文章談水滸的一段: : 以這個兌換率來看看宋代官員的薪水。根據宋史職官志,宋代一個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 : 貫,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幣,年薪108萬。一個普通從8品的縣令月薪15貫,合人民幣 : 4500元,年薪5萬4千,考慮到宋代一個縣令不過管幾千戶人家,也算不錯了。宋代除了 : 本俸之外,還有職錢,祿粟,厨料, 薪炭諸物,增給 ,公用錢,給券 ,職田等名目繁 : 多的津貼。難怪人稱宋代對官員的優渥無與倫比。也難怪宋江削尖了腦袋想招安當官。 : 從水滸上的具體事例來看,這個兌換率也比較合理。第十五回吳用去勸說三阮入夥劫生 : 辰綱時,吳用讓阮小七用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鶏。差不多 : 就是一兩銀子換300人民幣的樣子。此外,第十回林沖風雪山神廟,陸謙在李小二店裏招 : 待管營和差撥時曾拿出一兩銀子,點了三四瓶好酒,菜隨便上。同樣第四十四回戴宗楊 : 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也是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一般來說一個普通小飯 : 館,300元人民幣三個人吃的確是可以隨便點菜了。 : 再看看水滸中其他幾個例子,楊志東京賣刀的時候,牛二曾說“甚麽鳥刀,要賣許多錢 : !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錢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幣9元,很 : 合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時候,曾用5兩銀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禪杖和一口戒刀, : 用的是十分好鐵,考慮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別定做的,1500元人民幣也不算過 : 分。但是智取生辰綱的時候白勝賣給楊志一夥的家釀村酒要5貫錢,1500元人民幣就有點 : 太黑心了,也許是因爲當時黃泥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勝又處于壟斷地位,同時還有 : 晁蓋一夥在競相擡價,才把這桶酒炒成天價的吧。 : --- : 所以三言二拍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 其實就是個「為了一萬八喪命」的故事......Orz -- aska 期待你出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195.43

04/23 21:46, , 1F
原來那個選手叫aska嗎 (完全離題 XD)
04/23 21:46, 1F

04/23 21:51, , 2F
不過現在官員貪污好像還比這個多很多 (小聲說 ._.)
04/23 21:51, 2F

04/24 01:55, , 3F
我也看到了 恕我很無知 不太清楚他的事蹟XD 來介紹一下吧
04/24 01:55, 3F
文章代碼(AID): #16BAfwAM (R951210X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BAfwAM (R95121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