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針對劣幣逐良幣文章後續討論之回應

看板QueenWei作者 (Alanlakers)時間15年前 (2008/11/28 18:48),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本討論文論述前說明: 之前因本人發表過一篇劣幣逐良幣的文章 引起持不同意見的鄉民質疑 並且在此版當中公開辯論 因為本版版主為了和諧兩個字 所以我們辯論當中跳出來中止了 另外在這當中 引發黃靖倫歌迷不滿 因此本人特地前往說明並請靖倫歌迷理解我個人的想法 後來當天跟我辯論的文音版的鄉民又特地前往黃靖倫版po文論述當天辯論的細節 不過 畢竟我一開始是在本版發文 而來辯論的人是文音版的人 因此我認為再跑回去靖倫版回應實屬不妥 所以我選擇在本版回應 但我因不熟悉PTT操作 因此只好將原文直接轉帖到本版來回應 以下就是我各人的看法: 本篇回應只針對三件事簡單回應: 1華文歌曲是否只有華人在聽 2藝術是否有好壞之分 3商業是否凌駕藝術之上 首先 華文歌曲是否只有華人在聽 我的答案: 是的 在討論社會現象時 通常會把比例原則先放在前面 也就是說在討論一件事時 所舉的例子的樣本數非常重要 今天不能說華人以外的人只有少數人在聽華語歌 就認為華語歌曲已經傳遍世界了 就好像不是幾個人說我很帥 我就天真的去跟金城武比帥! 至少要達成某個標的某個數量才適合去比較 才適合說華語歌不只只有華人在聽 另外原PO舉日文韓文歌來佐證 認為是因為地理位置原因 那麼同理為什麼我們沒去影響日本韓國呢? 並且有太多的日文歌曲在台灣紅的原因跟影劇一點關係也沒有 再回頭來看 為什麼台灣的華語歌能紅到大陸去 各地傳唱 而大陸製作的卻無法紅到台灣 甚至多數藝人根本沒人認識 原因就是我現在要來談的藝術是否有好壞之分 當初在辯論時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討論過 我立場是有好壞 原PO認為只有喜不喜歡 如果我們認為對於任何表演都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喜不喜歡 那麼很多事情將會變的非常有趣 例如:星光比賽評審就不要講評了 只要說三個字 我喜歡 或者 不喜歡    評論家也不用評論了更不用打所謂的幾顆星 只要寫喜不喜歡就可以了    張惠妹跟黑澀會沒有好不好的問題 只有喜不喜歡的問題 是這樣嗎?    周杰倫跟棒棒堂也沒有好不好的問題 是嗎? 那麼有人會問 貝多分跟莫札特誰比較好?這要怎麼比較 我的回答是 無法比較 只有喜不喜歡之分 各位看棺們是不是覺得我在自打嘴巴呢? 其實問題就出在不是每一種表演都可到達所謂的藝術水平標準 也就是說 達到某種公認的水準時 才適合說只有喜不喜歡 沒有好壞之分 當我們在討論台灣歌壇的問題時 把藝術抬出來討論我認為很不恰當 這也是我當天不認同原po說藝術只有喜不喜歡沒有好壞之分 因為一開始對於藝術的認知就是一個錯誤 因此我在那樣的前題下 當然不能認同藝術只有喜不喜歡的問題 很多事當我們的認知不夠時 我們會輕易的去認同 但是當更多的樣本在你面前呈現讓你選擇時 也許你會不認同原來的喜愛 井底之蛙並不會羨慕別人有更大的天空 因為他認為抬頭仰望的就是世界 只有處在井外看世界的人 才會可憐青蛙被匡在框框裡 如果華人只看自己頭頂上的天空 以世界的角度來看 大中華區也是另一種型態的井 接著再看看市場是否理性 是否不盲目 請問是不是有些人買唱片前根本沒聽過內容就買? 也許只是歌手長的英俊 長的漂亮 那到底是在買歌還是買那張臉呢? 就商業的角度來說 市場選擇及需求決定銷售的策略及銷售的產品 但不能說這樣叫做市場都是理性的 有時候真的就只是盲目 一張好唱片賣了1萬張 大家聽了回味無窮 一張爛唱片賣了1萬張 大家聽了罵聲連連 只是因為市場炒作 同樣是1萬張 請問都是理性的嗎? 在虛偽的包裝下 每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騙嗎? 在媒體強勢的壟斷下 只接受片段資訊的人不會誤會那就是天嗎? 當唱片公司在製作時只願花精力在主打歌上 然後專輯其他作品草率製作 消費者隨便就去相信宣傳相信自己喜愛的偶像 不是集體墮落是什麼? 當唱片公司將唱片製作好後 但是不敢花錢在宣傳上 只想碰運氣看會不會紅 搞不好宣傳少更容易回收成本 當唱片公司認為會賣的唱片 便花大錢去宣傳 看會不會銷售更好 也許原因只是為歌手原本人氣旺 並不是他們認為品質多麼好 這不是墮落是什麼? 這並不是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市場 是唱片公司幫市場定了位 定了一個唱片公司短期間不用太費心在製作上面就好賣的路線 另外一個人如果電視上看到的接觸到的都是唱片公司推銷的作品 那麼他是不是很容易的就只從那些商品當中去做選擇 而忽略了其他作品呢? 這樣到底是唱片公司主導了市場 還是消費者決定了市場呢? 台灣人很喜歡說一句話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果這句話成立 那麼那麼來那麼多被人民選上的貪官污吏呢? 劣幣逐良幣我堅信那是現階段的事實 而集體墮落也是一種現象 但不是我這樣說 就沒有良幣把劣幣逐掉的事件 也不是我說的集體墮落就是所有人都跟著一起沉淪 一個公眾性的事業 最少要有一點起碼性的社會道德 而不是每件事都是功利掛帥 台灣一堆堅持好音樂的人沒有發表作品的管道 這些唱片公司沒有一點點的社會責任嗎? 唱片公司的宣傳人員無能 沒有宣傳非主流音樂的能力 但不能因此要音樂人配合宣傳人去做他們會宣傳的音樂啊 也不能因此要音樂人檢討吧! 魏如昀專輯現階段看來肯定賣輸黑澀會跟棒棒堂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她要檢討什麼 或者要跟棒棒堂黑澀會學習什麼? 用一個例子來當本篇的結語 今年上半年賣最好的大概是楊宗緯跟蕭敬騰 請問 他們紅了那一首歌?問問妳周遭的人吧! 看他們有幾個說的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233.1

11/29 11:20, , 1F
推概念大
11/29 11:20, 1F

11/29 11:22, , 2F
在論壇有篇新加坡的樂評耶!可以看看~
11/29 11:22, 2F

11/29 11:23, , 3F
http://ppt.cc/UfGN -星光畢業生PK戰 (專輯評論)
11/29 11:23, 3F
文章代碼(AID): #19BynXhq (QueenWei)
文章代碼(AID): #19BynXhq (Quee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