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今天有人問我^^

看板QIN作者 (花花)時間18年前 (2006/04/21 22: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ecdysis (蓉兒)》之銘言: : 那麼再問一個問題, : 我查資料上說古琴有仲尼式,神農氏,潞王式,子期式,蕉葉氏..... : 那麼多式有什麼不同嗎?彈出來的聲音有差別嗎?差在哪裡呢? : 謝謝!^^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根據瀛洲琴社李筠老師的說法 ,仲尼式(包括其他共鳴腔結構同於仲尼,惟外觀不同的多種型 制),最容易有中庸的好聲音.而伏羲通常身厚而圓,因此音量宏 大,但也易空.至於蕉葉,則難有好聲.但北京的制琴師王鵬則提 出不一樣的見解.他認為蕉葉兩側彎曲的結構,不但是美觀,更能 使琴發出的泛音列更完整,求得圓潤剔透的美聲. 另外,北京另外一位年輕制琴師"小魏",則認為仲尼式兩側的收 腰,破壞了八九十徽一段的共鳴,容易使此區段產生音質不統一 的毛病,須特別處理.他並認為神農氏因無此收腰,而其他部份又 同於仲尼式,當為理想.但令人疑惑的是,自古至今,神農氏的琴少 之又少.愛的人也不多. 其實納音結構也是影響琴音的一大要素.馬維衡斲琴納音寬大平坦 .有一陣子還作雙層面版,並使納音貫穿其間,以求更大的共鳴.(經 過證實,敝人的琴"山居"就是這樣作).王鵬的納音則前高後低,還有 折曲,從斷層掃描剖面看來.如一只耳朵.李明忠的納音則依古代說 法,制成狹窄聳立的山峰狀(古謂如韭菜葉).以使餘音受阻,在池沼 間徘徊不去.由此可見,納音之制,各人各有一套.至於大家都同意的 一點是:沒有納音的琴,絕無好聲. 以上都是道聽塗說 + 一點不科學的觀察.希望以後能有機會驗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49.56
文章代碼(AID): #14IEUQ-U (QIN)
文章代碼(AID): #14IEUQ-U (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