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連勝文、柯文哲過去民調彙整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Cython)時間10年前 (2014/07/19 19:57), 10年前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darren8221 (鯰魚)》之銘言: : 有一本書叫做「誰會勝選,誰能凍蒜?」最近在誠品有上架。 : 關於這本書的簡介,應該要貼一下這篇潘建志醫生的 FB,因為比較簡短。 : http://goo.gl/Lm7Slv : 讀完了這本新書。很不錯的台灣本土實証研究。作者洪永泰是東海統計學系主任,台大政 : 治系畢業但到美國拿了生物統計博士,他的方法很踏實。 : 這本書有幾個重要觀點: : 1. 台灣目前的電話民調不可信 (但兩大黨卻以此為初選工具?) : 2. 投票率的高低,不一定就對藍或綠有利。 : 3.統計証明,總體經濟數字的高低根本和台灣的選舉無關。地域性還比較有關。(說『笨 : 蛋問題在經濟』這句話的人才是笨蛋) : 4.最近變成藍色的隱性選民 (民調中不表態的)比綠色的多。 : 因此目前綠營民調領先的基隆市和台北市,不能太樂觀,可能要更積極更投入些。 這本書,是我六月中在誠品看書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我本來抱著期望決定讀完後 上來這裡推薦分享,不過讀完後整體而言蠻失望的,就沒有提起這件事。 簡單來講,我覺得主要問題是作者似乎想要寫的很科普,但又想塞進太多雜亂的東西, 導致有一部分論點雖然有討論價值但卻論證不充分; 一部分篇幅只是中選會上十秒鐘就查的到的東西複製貼上(頂多再排序過); 還有一部分讓人摸不清他想表達的重點為何。 還有另一個算是次要的問題,就是我從讀這本書發現作者的立場明顯偏藍。 這點可能讓人容易誤解我的意思,所以我得詳細解釋一下。 基本上我看東西,會自己去過濾找出有參考價值的部分而非看立場或只看自己喜歡看的。 (不管是政黑還是八卦我都可以悠閒的瀏覽在裡面找有參考價值的東西) 但是,我認為當在分析、預測事情的時候,如果把自己過度代入情境中、或是對 某一邊產生認同感的時候,所作的研究精確度可能就會受自己的主觀意識影響。 這無關國家也不限於政治領域。例如如果你是個資深湖人迷,雖然你可能比其他人 多知道很多球隊歷史、內幕,但如果在評估球隊勝率時拋不開個人情感,預測的準確度 可能比冷冰冰看待球賽的專業賭徒低的多。 總之,我個人認為作者在本書中的色彩太過明顯。(註1)對於大部分的事情我們沒什麼道理 要求對方要拋棄色彩(例如藍委言論當然可偏藍,綠委言論亦可偏綠,沒什麼好奇怪的) ,唯獨這方面的著作而言我覺得是有問題的。 不過,對於書中的一些論點,我覺得有些還是可以加以討論 就拿上一篇原po引用的潘醫師寫的好了: 1. 台灣目前的電話民調不可信 (但兩大黨卻以此為初選工具?) 這個結論有點兒誤導,首先,「不可信」和「可信」的定義是什麼? 會有這個問題,很大原因是民眾普遍對統計、對機率、對各領域預測的認知和實際有 落差。 2004年總統大選後那場鬧劇,有一塊是因為部分民眾和電視節目拿著民調去「論證」 選舉結果是假的...這個就是把民調當神在拜。 然後現在的氛圍,又變成把民調當垃圾,只相信自己的直覺、刻板印象和情緒, 直接否定民調的一切參考價值。 不管是經濟、氣象還是選舉,都會有個誤差範圍或是信心水準什麼的, 例如http://i.imgur.com/wpzyHAH.png
颱風路徑預報 那個「看起來像颱風的範圍的東西」為什麼會越來越大? 可能有人會以為那是代表颱風半徑越變越大....但其實那個是70%機率範圍, 代表氣象局認為有70%機率颱風路徑會在那個範圍以內,而離現在越久的事情就越難預測 ,所以那個可能路徑才會範圍越來越大。 如果每次實際結果都和預測在誤差內,那當然很好。假如誤差有點大, 那要看看失準的頻率是否合理?假如過高,事後也要檢討去研究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 造成這樣的誤差,不是就直接扔垃圾桶「這根本不準」,這樣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 事實上,原作者自己長期以來都一直在分析電話民調到底產生誤差的原因為何,還有 研究各種加權、調整、修正以提高電話民調的準確性。 例如 <民意調查的挑戰:瞎子摸的是什麼象?>這篇也是作者寫的,我就覺得蠻有收穫。 想看的,可以點下方連結後再點「PDF全文」 http://tinyurl.com/kydo8og  最後作者也有提到美國的民調是蠻準的,而且對民調團隊要求也很嚴格。 這也代表著民調不是不可能作到很準,而是各方面技術和對選民人心 的了解可能還不夠好。 2. 投票率的高低,不一定就對藍或綠有利。 會寫到這個,應該是坊間有這種說法 「綠軍就算外面下屎下尿都會出來投票,藍軍只要天氣不好就不會出來」 然後推論投票率變高的話多出來的票對藍營有利。 作者應該是想要反駁這類說法,不過給的論證非常有限。 雖然那種說法是太過武斷,不過作者似乎又論斷投票率和對藍綠是否有利幾乎沒有相關, 陷入另外一個極端,在證據不足下難以說服人。 可是文章最後自己又說某些選舉投票率高對綠營有利所以應該把選情炒熱, 反之藍營有利,但是兩黨卻都反向操作,他覺得真是奇怪。 總之這部分有點亂七八糟的,有點讓人搞不清楚他想表達什麼... 3.統計証明,總體經濟數字的高低根本和台灣的選舉無關。地域性還比較有關。(說『笨 蛋問題在經濟』這句話的人才是笨蛋) 這點我個人目前沒什麼研究,暫時不評論,不過大致上我目前算是同意 4.最近變成藍色的隱性選民 (民調中不表態的)比綠色的多。 這應該是潘醫師用字上怪怪的不太精確,可能會讓人誤會 作者的意思是說以前綠色的隱性選民比藍色的多,現在藍色的隱性選民比綠色的多, 不是有人從綠色隱性選民變成藍色選民啥的。 這個算是比較讓人接受的論點,這次2014選舉我認為可能就有這種情形, (但是2012我覺得沒有...)主要是如果支持某一方在社會上普遍被認為是丟臉的, 那一方的隱形選民比例就會相對變多。 最後,我必須得說,其實我覺得洪永泰教授其他的著作或是論文很有參考價值, 他提出的某些新理論甚至跟我不謀而合,讓我備感驚喜XD 但是單就這本書而言,可能是他不願透露太多,也可能是趕稿壓力或是寫這類風格的書 比較沒經驗。要去翻翻當然是沒什麼不好,不過我不會買回家也不太有興趣 再仔細看第二次就是了。 (註1)作者2010年就有幫藍營打選戰了,有立場也很合理。不過我內文有說,不是這 方面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00.18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5771032.A.0CC.html ※ 編輯: Django (118.160.118.197), 07/19/2014 20:00:29

07/19 20:13, , 1F
推書評
07/19 20:13, 1F

07/19 21:51, , 2F
07/19 21:51, 2F

07/20 16:42, , 3F
認真推
07/20 16:42, 3F
文章代碼(AID): #1JobqO3C (PublicIssue)
文章代碼(AID): #1JobqO3C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