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澤諭吉《学問のすゝめ》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rondo)時間10年前 (2014/05/17 17:29), 10年前編輯推噓12(12010)
留言22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第一、沒有獨立精神的人,就不會深切地關懷國事。   所謂獨立,就是沒有依賴他人的心理。   能夠自己支配自己例如自己能夠辨明事理、處置得宜,就是不依賴他人智慧的獨立;能夠靠自己身心的操勞維持個人生活者,就是不依賴他人錢財的獨立。   如果人人沒有獨立之心、專想依賴他人,那麼全國就都是些依賴他人的人,沒有人來負責。這就好比盲人行列裡沒有帶路的人,是要不得的。   有人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假定社會上有一千個瞎子和一千個明眼人,認為只要由智者在上統治人民,人民服從上面的意志就行的這種議論,雖然出自孔子,其實是大謬不然的。      在一個國家裡面,才德足以擔任統治者的,千人中不過一人。假如有個百萬人口的國家,其中智者不過千人、其余九十九萬多人都是無知的小民。智者以才德來統治這些人民,或愛民如子、或撫牧如羊;他們恩威並用,指示方向。人民也不知不覺地服從上面的命令,從而國內聽不到盜竊殺人的事情,治理得很安穩。   可是國人中便有主客的分別,主人是那一千個力能統治國家的智者,其余都是不聞不問的客人既是客人,自然就用不著操心,只要依從主人就行,結果對於國家一定是漠不關心,不如主人愛國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國內的事情還能勉強對付,一旦與外國發生戰事,就不行了。那時候無知的人民雖不至倒戈相向,但因自居客位,就會認為沒有犧牲性命的價值,以致多數逃跑,結果這個國家雖有百萬人口,到了需要保衛的時候卻只剩下少數的人,要想國家獨立就很困難了。由此可見,為了抵御外侮、保衛國家,必須使全國充滿自由獨立的風氣,人人不分貴賤上下都應該把國家興亡的責任承擔在自己肩上,也不分智愚明昧都應該盡國民應盡的義務。   英國人和日本人都愛護自己的國家,因為本國的國土不是屬於別國人,而是屬於自己的,所以愛國應該和愛自己的家一樣為了國家,不僅要犧牲財產,就是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報國的大義。   原來政府管理政務,人民受其統治,只是為著便利而劃分如果面臨關系全國之事,就人民的職責來說是沒有理由只把國事交給政府,而袖手旁觀的。只要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就有在那個國家裡面自由自在地飲食起居的權利;既有他的權利,也就不能不有他的義務。 第二、在國內得不到獨立地位的人,也不能在接觸外人時保持獨立的權利   沒有獨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賴別人;依賴別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阿諛諂媚人若常常怕人和諂媚人,逐漸成了習慣以後,他的臉皮就同鐵一樣厚對於可恥的事也不知羞恥,應當與人講理的時候也不敢講理,見人只知道屈服。   所謂習慣、本性即指此事,成了習慣就不容易改變了。譬如現在日本平民已經被准許冠姓和騎馬;法院的作風也有所改變;表面上平民與士族是平等了,可是舊習慣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過來的因為平民的本性還是與舊日平民無異,所以在言語應對方面還是很卑屈一見上面的人,就說不出一點道理來;叫他站就站;叫他舞就舞那種柔順的樣子,就像家裡所喂的瘦狗,真可以說是毫無氣節和不知羞恥之極。   在以前鎖國的時代,舊幕府實行嚴加約束的政策時,人民沒有氣節不僅不妨礙政事,反而便於統治因此官吏就有意使人民陷於無知無識,一味恭順,並以此為得計可是到了現在與外國交往之日,如果還是這樣,就有大害了。   譬如,鄉下商人想和外國商人交易,懷著恐懼的心情來到橫濱首先見到外國人身體魁偉、資本雄厚、洋行很大、輪船很快,就已經膽戰心驚,等到接近外商與他們講價錢,或遇外商強詞奪理時,不但驚訝又畏懼他們的威風,結果明知他們無理,也只有忍受巨大的損失和恥辱。這種損失和恥辱不是屬於他一個人,而是屬於一國的,實在是糊塗愚蠢但如追溯其根源,卻在於其先輩世代缺乏獨立精神的商人的劣根性。   商人常受武士欺凌,常在法院裡挨罵,就是遇見下級的步卒,也要把他當作大人先生來奉承,其靈魂已徹底腐爛,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洗淨這些膽小的人們,一旦遇到那些大膽和剽悍的外國人,是沒有理由不膽戰心驚的,這就是在國內不能獨立的人、對外也不能獨立的明證。 第三、沒有獨立精神的人會仗勢作壞事   在舊幕府時代,有一種叫做“名目金”的勾當,即假借權勢強大的“御三家”的名義放貸款,辦法非常蠻橫,實在令人可恨。如果有人借錢不還,本可再三向政府控告,但他們因害怕政府而不敢去控告卻用卑鄙手段,假借他人的名義,依仗他人的權威來催還貸款。這真是一種卑劣行為,現在雖然聽不到出借“名目金”的人,但社會上難免沒有假借外國人名義放貸款的人。   由於我們沒有得到確證,所以不好明白指出,但如想起往事,也就不能不對今世之人有所懷疑了今後萬一要與外人雜處,而有人假借外人的名義來干壞事,就不能不說是國家之禍因此,人民若無獨立精神雖然便於管理,卻不能因此而疏忽大意,因為災禍往往出於意外國民獨立精神愈少,賣國之禍即隨之增大,這就是前面所說的仗勢作壞事   以上三點都是由於人民沒有獨立精神而產生的災禍生當今世,只要有愛國心,則無論官民都應該首先謀求自身的獨立,行有余力,再幫助他人獨立父兄教導子弟獨立;老師勉勵學生獨立;士農工商全都應當獨立起來,進而保衛國家總之,政府與其束縛人民而獨自操心國事,實不如解放人民而與人民同甘共苦。 =========== 這篇中譯叫《勸學篇》,網路上有簡體全文,轉正體整理一下段落就發上來分享。 其實是只有自己看到覺得蠻痛扣(太過心有戚戚戚焉) 不過是上個時代的思想家,有些民族主義很激進。ex.當時主張拔除台灣所有漢人(這樣就沒有我了XD) 但是有些東西應該值得思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73.3.16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0318967.A.348.html

05/17 17:31, , 1F
一身獨立 一國獨立
05/17 17:31, 1F

05/17 17:33, , 2F
又到了複習土反上之雲的時候了嗎?
05/17 17:33, 2F

05/17 17:33, , 3F
05/17 17:33, 3F

05/17 17:33, , 4F
推 現在讀幕末史有一種感同身受感
05/17 17:33, 4F

05/17 17:41, , 5F
沒有獨立精神的人,只能依附在當權者身邊如同戲偶般苟活著
05/17 17:41, 5F
※ 編輯: rrobbit (114.173.3.164), 05/17/2014 17:45:36

05/17 17:48, , 6F
幕末 去年的八重之櫻就很讚
05/17 17:48, 6F

05/17 18:14, , 7F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讀亦可讀成
05/17 18:14, 7F

05/17 18:17, , 8F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用翻譯吧?)如此,才和"不教而殺
05/17 18:17, 8F

05/17 18:18, , 9F
謂之虐,是同一套思想脈絡的,阿孔沒有精分押~~~~
05/17 18:18, 9F

05/17 18:25, , 10F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有解釋成這樣斷句
05/17 18:25, 10F

05/17 18:25, , 11F
05/17 18:25, 11F

05/17 18:26, , 12F
嗯嗯,不過他這邊是援引來做思想的論證,就別計較了:)
05/17 18:26, 12F

05/17 18:28, , 13F
第一點,我看到了臣民性。第二點,看到馬絨的諂媚跟ㄈㄈ尺
05/17 18:28, 13F

05/17 18:29, , 14F
第三點,就是最近越南事件一團混亂的感覺...總之以上
05/17 18:29, 14F

05/17 18:31, , 15F
另外...我覺得日本的歷史並不能完全借鑑,社會結構有別
05/17 18:31, 15F

05/17 18:36, , 16F
不過謝謝樓上跟推了好像很棒的日劇,有空來看
05/17 18:36, 16F

05/17 19:43, , 17F
05/17 19:43, 17F

05/17 23:04, , 18F
純推坂上之雲
05/17 23:04, 18F

05/18 01:18, , 19F
主要是要借鑑思想而不是歷史
05/18 01:18, 19F

05/18 01:22, , 20F
中日根本上的差異就是啟蒙運動的成功與失敗
05/18 01:22, 20F

05/18 01:28, , 21F
福澤對中國人的質問是: 他們要追求政府的國家,還是國
05/18 01:28, 21F

05/18 01:29, , 22F
家的政府?
05/18 01:29, 22F
文章代碼(AID): #1JToltD8 (PublicIssue)
文章代碼(AID): #1JToltD8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