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為什麼談論政治總是容易腦衝?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人宅,心不宅)時間10年前 (2014/05/07 08:40), 10年前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lostt (事不過三!)》之銘言: : ※ 引述《musashi0839 (常山七次郎)》之銘言: : : 要是我們能想出一個方法,在藍教徒或情緒上來之前就先他體認到政府的錯誤。 : 那美國商會告訴你,反服貿會造成台灣經濟更依賴中國 : Publicissue的各位,現在可以體認到318反服貿的錯誤了嗎? 我覺得你沒搞清楚狀況,318學運並不是全部支持的人都反服貿, 除了根本反服貿的人外,也有支持服貿但反政府版本的服貿、 或支持服貿,也可以勉強接受政府版本,但反政府不透明資訊的黑箱流程等等情況, 但是你把社會上所有支持學運的人,全部都打成反服貿這一類, 而318學運明明就是一堆不同服貿立場的人大匯集, 只有認同政府黑箱推動無所謂的人,才是和政府站在同一邊, 在不然就是因為我們必須簽服貿,簽什麼內容不重要, 所以認為政府在推就應該接受,思考像一團漿糊的人。 我相信社會上多數人都知道資本主義全球化下,台灣無法免除加入區域經濟, 所以如果政府不黑箱,以及有顧及國安問題, 應該會社會多數人都不會反對和對岸簽訂服貿與貨貿, 就像我們不會反對和紐西蘭與新加坡簽的自由貿易協定一樣, 是政府自己抱著勝者全拿的心態在推動,才導致民間社會大反彈的支持學運, 好好的一盤棋被自己的霸道心態給搞砸,也不想想看現在是民主時代還是君主朝代。 如果你沒有先把318的支持者背景給弄清楚,就算引用文裡論述再對也沒有說服力, 這種錯誤就像社會上有些人把學運的背後動機打成想要推動台獨一樣, 也不想想看裡面也有支持服貿的人,是不是一定就是支持台獨。 而且就算支持台獨的人,也未必就會反服貿, 因為台灣就算是被承認的國家,也是得和其他國家一樣面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問題, 一樣必須和包含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有經濟往來,必須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統獨和經濟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命題,有交集的地方,但未必完全是重疊。 : http://ppt.cc/l036 : 記取危機的教訓 : 最近幾週以來的重大事件,也就是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所引發的嚴重政治僵局、學生占 : 領立法院議場以及大規模抗議示威,使台灣年輕的民主社會面臨歷來最嚴峻的考驗之一。 : 然而,若這場危機最後能夠像大家所期望的和平落幕,這次事件可能也有其正面意義。眾 : 多公民走上街頭(其中有不乏向來對政治冷感的年輕族群),展現對公眾事務的的高度興 : 趣,表達對國家前景的關心,當然有其益處。雖然有許多錯誤資訊四處流傳,近期的事件 : 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讓關鍵議題在大眾之間廣泛獲得討論。 : 這場危機也帶來了一些寶貴的教訓。其中最重要的一課,或許是政府官員需要花更多心力 : 向大眾有效的說明政策。只是舉辦聽證會、在部會官網發佈文件是不夠的;需要找到更有 : 效的作法,讓抱持懷疑的民眾清楚了解政府的理念。 (以下恕刪減少版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0.67.3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399423200.A.180.html ※ 編輯: linz911 (175.180.67.30), 05/07/2014 08:42:26

05/07 08:47, , 1F
可以說是一竿子打翻所有人?
05/07 08:47, 1F

05/07 09:08, , 2F
太複雜的思考,對他們來說有難度。
05/07 09:08, 2F

05/07 09:09, , 3F
完全正確
05/07 09:09, 3F

05/07 09:11, , 4F
主訴是"退回"服貿, 不是"反"服貿
05/07 09:11, 4F

05/07 11:02, , 5F
完全正確
05/07 11:02, 5F

05/07 12:06, , 6F
氣急敗壞跳出來指稱"反服貿"就是支持台獨,更令人懷疑政
05/07 12:06, 6F

05/07 12:06, , 7F
府在服貿協議中夾帶私貨。
05/07 12:06, 7F

05/07 12:07, , 8F
換句話說,服貿協議的本身很有可能是統派推動被併吞1
05/07 12:07, 8F

05/07 12:08, , 9F
的前哨站。
05/07 12:08, 9F

05/07 13:38, , 10F
最近越來越恨ROC 如果不是他們也許臺灣早就走出自己的路
05/07 13:38, 10F
文章代碼(AID): #1JQO3W60 (PublicIssue)
文章代碼(AID): #1JQO3W60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