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李敖北大演講幾個小觀察

看板PresidentLi作者 (Guti)時間19年前 (2005/09/22 01:0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先說一下上面有人提到的焦國標,此人在大陸是個臭大街的人物 偽斗士,真奴才,洋人的奴才,若提到此人,李敖只會被看不起 大陸年輕人喜歡李敖在于他堅定的反台獨,瞧不起台獨 而且仇日反美,是個斗士,真正的斗士 今天的演講老實說并沒有什么新意,因為這方面的內容在大陸私下本身就討論得很激烈 在网路上面的左右之爭更是針鋒相對 而李敖厲害之處在于他這個演講上了鳳凰衛視這個公共媒介 而即使如此,演講對于思想方面的沖擊不會太大,你們不必把大陸想得多封閉 如今是网路化的時代,即使有什么金盾工程之類的東西,年輕人依然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我認為沖擊不大在于大陸人現在更關注的是實際問題的解決 至于什么消滅共產党在我看來有點可笑,這种想法早已有之,什么推倒重來之類的 但是相當不現實,這也是在我看來李敖這篇演講的最大問題所在 過了嘴癮,听眾听了感覺也很新鮮,但沒有人會當真 ※ 引述《acrossing (敗)》之銘言: : 以下,就聊天的口語,沒啥文筆,來談一下 : 我把我的感想和觀察分項寫出 : 1. : 這場演講 : 從李敖個人身上來看,我來下一個註腳, : 就是> 這場演講,看到李敖終其一生都是個戰鬥家、運動員。 : 已經七十歲了,李敖仍敢於挑戰權威,這是不簡單的 : 他今日談話的尺度,談及共產黨方面,比我預期中犀利大膽 : 從「李敖有話說」來觀察,可以看到他用的是一種「漸進式革命」 : 這我在這個板上談過。 : 也就是說,他運用各種話題,對大陸人民做思想改造 : 慢慢、而迂迴的漸漸觸及政治。 : 他不會一上節目就痛批共產黨 : 因為他曉得這會傷感情,很多大陸人民不會接受的。 : 至少老一輩不會接受、黎民百姓不會接受。 : 光知識份子和年輕人懂民主、懂新聞自由、各種自由,沒用。 : 老一輩、黎民百姓能接受,也很重要,因為權力是在老一輩的手裡。 : 為何李敖在兩岸節目、書籍中,都用俚俗口語, : 這一方面是他的本性活潑、不虛矯 : 二方面是他知道民間的口語最為活潑生動、最為有力,並也充滿藝術 : 三方面是他的宣傳對象,不單是知識份子,也包括一般百姓 : 李敖一直以思想家自詡,他始終認為他的政治工作,是一種「挖根」與「洗腦」 : 他會鋪出很多話題,彷彿會從四周包圍過來,最後才直搗黃龍,掀出底牌 : 這張底牌是啥?鎖定的是啥? : 就是政府。 : 他在台灣,一開始做的就是文化反思的工作 : 同時他和國民黨大員接觸 : 雙方並非稱兄道弟 : 而是還算和諧的彼此接觸一下 : 既友好,也過招 : 譬如他和陳誠就見面過。 : 學者方面,他也廣為接觸 : 如胡適、錢穆、殷海光、陶百川 : 這四人各有風格 : 有的對政治和和氣氣 : 有的對政治挺淡出 : 有的對政治很反動 : 有的抱國民黨大腿 : 這其中勇敢與國民黨作對的殷海光,與他感情極好 : 與胡適也有些交集 : 在這些暖身運動中,他也慢慢磨練膽量 : 以戰養戰。遊走「犯規」邊緣,試探「裁判」。 : 大家要曉得,膽子不是天生練成的,是慢慢推上去的 : 沒有一個人在最後走進台灣警備總部準備接受刑求時,心裡是不犯嘀咕的 : 再勇敢的人也會恐懼。 : 從容就義,一槍下去簡單, : 但想從容接受刑求,這難度就增大許多。 : 李敖和台灣其他老一輩的反動份子,當他們挑戰政府時 : 他們都會預料自己有一天將被捕、受刑求、疲勞審訊、坐苦牢。 : 如果智慧和意志力上歷練很夠、膽子有所磨練、對命運有所體認,這種恐懼感才會降低 : 注意啊,是降低 : 不是完全擺脫。 : 恐懼是正常的。 : 為什麼文化反思那麼重要 : 就像李敖在北大談到A片,他談的是社會現象 : 就像他談被兩岸歷史忽略的軍閥,這種談話技巧 : 除了還歷史公道之外 : 也有「連軍閥都可以做到,共產黨為什麼卻做不到呢」的調調。 : 這種技巧十分好,原則沒失去,但談來不傷感情。 : 對搞文化的學者而言 : 這類型學者不僅面對政治,也會面對整個文化、風俗做探討 : 對他們這種人而言,所謂權威,一定要反 : 但真正的權威,不僅是政府 : 真正的權威還包括方方面面 : 例如李敖很重視自己趕得上流行,但也反流行 : 流行就是一種廣義的權威,或說威權。 : 有一本書叫「自我的追尋」,作者是德國人佛洛姆(二戰前後遷往美國) : 他就講到有些威權是看不見的,我們受這種威權影響而被操弄、而變笨 : 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就是大家都愛跟流行、跟風,都愛盲目追隨主流價值。 : 李敖同樣是在反權威、反威權 : 因此他會講到女生被強姦之後的純潔度問題、妓女有沒有崇高精神的問題 : 這些問題在我們思想開放的人來講,不算什麼障礙 : 但要知道,很多人可能還是在意的、排斥的,只是他不好意思講出口。 : 就像台灣仍有男生很在意女友是不是處女。 : 光談自由民主沒用,要破除思想上的封建,才是扎根。 : 而盲目追求新流行,也是一種「封建」。 : 並非李敖膽子大小的問題 : 並非李敖講話兜圈子而不夠勇敢的問題 : 而是他深知他做的是什麼。 : 他做的是思想工作,開玩笑講,是「入侵」、「腐蝕」 : 簡單說是潛移默化。 : 根,紮穩了 : 馬部踩穩了,什麼民主不民主的風氣,到時候就信手拈來了 : 思想,非常重要 : 不把思想搞好,只談民主、自由 : 文化品質就會差。 : 像台灣的立法院那樣打架,你要嗎? : 如果沒有思想的打樁,「民主」和「自由」只會淪為工具 : 譬如希特勒就是民主制度選出來的,但他照樣施惡 : 譬如民進黨靠民主制度執政後,他扯的爛污,他說那不是爛污, : 而且可以面對在野黨時比在野黨還兇惡 : 面對媒體時他還可以囂張 : 他有個新聞局長葉國興還對記者比出開槍的手勢過哩。 : 大家要注意李敖傳統的一面,他對「人心」的善惡是重視的 : (他舉的例子也可明顯看出,對老年代的單純美好、人心的憨厚親切很嚮往), : 李敖很重視人民的品質。 : 自由主義的宣揚之中 : 他一直沒忘記同時提醒大家品質的重要;涵養、教養的重要。 : (PS.說髒話不算沒教養,要看情況。呵) : 也所以李敖宣揚民主時,他會不忘告訴你民主讓人無奈的可怕現象 : 甚至他先告訴你民主的缺點,才宣揚民主 : 一方面是技巧性的讓保守者失去戒心 : 二方面他認為這是在打好思想基礎,以免民主惡質化 : 在「李敖有話說」(以後史家可把此節目區分為「北京前」、「北京後」兩期) 滴水穿石 : 的前進下 : 李敖決定來到北京。 : 他很重視這一場戰役,要把之前累積的成果,做一個交割 : 於是從遊走邊緣更往邊緣突破上去! : 可能有共產黨要員後悔:「李敖得寸進尺,給他來還撒野!」 : 說真的共產黨的寫作班子,也可以來一場批判李敖對毛主席斷章取義的系列文章 : 李敖這樣的言詞造反、言詞衝撞動作 : 會在整個大陸起什麼思想推動 : 說真的不好估。 : 可能也沒啥效果,誰知道。 : 沒效果也很正常,畢竟他也沒上電視直播 : 不過時代是在前進的。今天的青年以後會長大的。 : 靠一個李敖當然是不夠的。 : 現在只能看出李敖在個人成就上,70歲的他又達到新的高峰。 : 畢竟在北大演講,講到「共產黨要消滅」此大逆不道言論者,好像他是頭一人。 : 有的人可能仍會酸他 : 問題是,你以為勇氣是什麼? : 或許你膽子比李敖大,可上了那個台子,搞不好你就只是個秦舞揚。 : 可能你言論猛,但腿禁不住軟,聲音禁不住顫抖。 : 那還不是花拳繡腿!花木瓜! : 我看就算有人在英美重要演講場合上講:「共和黨要消滅!」、「工黨要消滅!」 : 也會引起軒然大波。 : 民主歸民主,引起風波肯定免不了。 : 你想想,共和黨請某人去演講,那個人還講共和黨要消滅,像話嗎? : (此外在北大校長面前公然訓現在的北大太孬了!我看西方先進國家的校長也不見得會 : 臉色好看吧!還被叫「站起來!」) : 由此來看,李敖實在膽子很夠。 : 然而也很有喜感。 : (「消滅」、「孬」兩句出現時都挺喜感,你會錯愕,但又不致於認為李敖惡意無禮) : 問題就在於他講「消滅」這段時,雖沒啥笑容 : 但有喜感成分。 : (「孬」語一出時,他吼完立刻是笑笑的,算是倚老賣老的「賴皮式」勉勵) : 而且大家邊聽邊預期他有弦外之意 : 因為據大家的瞭解,李敖應該不會這麼「壞」。 : 可是從李敖很「邊緣性」的風格來看,當時認為他是講真的,大家也會信 : 也會相信他就是這麼「壞」,他本來就啥也敢講不是嗎?大家會在心裡這樣說服自己。 : 這是一種弔詭 : 李敖用他的演說技巧把大家引逗了。 : 由此來看,高明的人物,他會像謎一樣來引誘你。 : 李敖的「消滅論」 : 當然不是惡意 : 但在保守的人聽起來,是很聽不進耳的 : 無論共和黨、民主黨聽到自己被消滅,誰會開心?肯定有不少人不悅 : 但 : 也會有很多人感到無所謂 : 因為大陸也正處於自由思想的萌發期 : 就算不悅,許多人也懶得計較 : 今天的大陸,是什麼人都有的一個時期 : 正在思想解放。 : 雖說還是一黨制,新聞自由方面也箝制、綜藝節目也干涉 : 但民心總的來講是往開放的方面走。 : 回頭補充勇氣和登上大場面的能力 : 注意,李敖一開始說他緊張。 : 可見緊張對大人物而言也是正常的。 : 這給我們一個啟發,克服緊張、超越恐懼,不如先坦承這份緊張和恐懼。 : 這是個真功夫。 : 這種緊張可以理解,一方面是個人上的近鄉情怯 : 二方面是中國歷史方面。 : 他期望自己好好表現,因為此次演講不僅在兩岸政治史上可能起影響力, : 亦可能在中國思想史上留名。 : (我沒說一定,但有這個可能。50年後的歷史家會怎麼寫,我不知道。我應該也死了) : 演講中後段,李敖「罵」毛澤東後,也坦承自己心裡會有點毛。 : 我覺得李敖很人性化,很自然,不矯情。英雄才能坦承自己挑戰權威時有點毛。 : 當然這不表示他若不緊張就是矯情,或他緊張若沒承認就是矯情。 : 這說明出我一開始講的,真正的勇氣是慢慢培養出的。一個戰場上的新兵如果不怕子彈, : 那他可能不是從容,而是精神病患。 : 李敖對他的言論能給民間造成什麼影響,或給官方什麼印象而如何後續「處理」他,說真 : 的,他也很難估。總之值得一試。 : 李敖的緊張和毛,是可以理解的。他對大陸資訊並未缺乏吸收和理解,但畢竟幾十年沒回 : 去過。因此他是個客人似的。這很荒謬,既然北京也算故鄉,怎會成客人。也因為是客人 : ,講話該怎麼講,必須處處慎重。這種既熟悉又陌生、既是自己人又是外人的感覺,分寸 : 上最難拿捏。李敖住台灣那麼久、那麼熟悉,要怎麼罵都很順手,可以很自信。對大陸是 : 無法這樣的。不僅是大陸言論控管的問題,而是我之前講的「客人」身份。今天假設你是 : 個有禮貌有智慧的法國人(或任何國家的人均可),你好意思來到中國還一直當著中國人 : 面前罵嗎?就算你還沒來到中國,是人在國外的老外,對中國事務你也不會武斷嚴厲的指 : 責什麼,若你有智慧。因為有文化、風俗、國情、資訊的隔閡。雖吸取不少資訊,你不是 : 「本地人」就會不好意思囂張罵,這是很自然的。除非是很明確的大事件、很明確可見出 : 的普世價值,那才可以高分貝譴責。譬如我們不是猶太人,但對德國屠殺猶太人就一樣譴 : 責,我們不會說我們不是歐洲人,可能不懂這個話題,所以為了客觀就避開譴責。因此有 : 的人老期待李敖大罵共產黨,李敖為此是有壓力的。不是他膽子小不小,而是他的身份不 : 合,任意罵容易犯偏差。我就不信李敖知道的中國官員姓名比大陸知識份子多,大陸的台 : 灣問題專家也不會比我們更知道台灣。這不是配不配談的問題,而是要謹慎,一談錯會出 : 醜。李敖大聲說周杰倫:「那也叫才氣?那什麼爛歌詞!」那是因為他住台灣。今天一個 : 內地歌手如果也很爛,李敖語氣上就不會這麼大嗓門,根本就不去談,要談至多也笑笑講 : 個玩笑話帶過。我不說周杰倫爛,我是在舉例熟不熟一個地區而會自然注意到的分寸。夠 : 算李敖對周杰倫不熟,他好歹住台灣。大陸和台灣是鄰居的關係,兩岸彼此面對到對方, : 有如「半個外人」、有如「鄰居」,既親切又陌生。大家注意,李敖說過「跟鄰居一定要 : 關係好,少跟鄰居吵架」。雖然他指的是生活上的相處,但我認為放到兩岸評論也適合。 : 他認為他不太方便對大陸痛罵,這如同不太好意思跟鄰居吵架的心態,是一樣的。不僅是 : 利益糾結,也是個尷尬問題。距離太近,實在不是罵人的好距離。 : 第一項,我就寫太長 : 把這一項歸納一下 : 又可找到幾個重點 : a.真正的勇敢是歷練出來的、培養出來的。 : b.人心思變還不夠,思想先扎根,人心自然思變,並且不會變得扭曲。 : c.這場演講,既成功也失敗。無法全國直播就是失敗。老一輩不太用電腦,不可能去抓片 : 。但他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所以還是成功的。 : d.李敖是「棉裡藏針」,這句話是毛澤東講鄧小平的。雖棉裡藏針,演講會場上,針出來 : 時,亮出的是劍! : e.李敖會起什麼影響。不知道。因為大陸太大、人口太多。除非有民意調查仔細查訪。 : f.如果你認為李敖罵共產黨的措辭,還是比不上罵台灣島內政黨之辛辣,所以不該被稱之 : 為鬥士或戰鬥家,那至少李敖還是一名激進而活力的運動員。他不是做政治運動,而是做 : 思想運動! : (續。還有很多項沒寫。以後將會從簡。這篇有錯字再慢慢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62.87.225

09/22 01:36, , 1F
+1
09/22 01:36, 1F

09/22 01:48, , 2F
大陸人?
09/22 01:48, 2F
文章代碼(AID): #13CPDLKz (PresidentL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CPDLKz (Presiden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