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 性侵害加害人家庭結構探討

看板Policy作者 (高密度思想語言 )時間14年前 (2010/03/12 11:33), 編輯推噓6(6029)
留言3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 (台灣人作的文獻報告 是中文的 大家都看得懂) 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8/15.htm 雖然最近熱門的話題是"死刑" 但是問題的本質是一樣的 在此提供給想要有數據資料的網友參考 內容我就不貼了(精彩的內文有點多 貼在這邊反而模糊焦點) 我在此列出個人"認為的重點" 這些也是我發過幾篇文章的核心 我完整引用原文 代表我對文獻的尊重 並不表示我只是單純的剪貼發文 1.許多研究發現性侵害加害人的家庭結構多數呈現不健全、或來自父母疏忽管教的 原生家庭。 2.約50%的個案來自家庭支持系統差、結構不健全、或親職教養不適當的原生家庭,其中又 有12%的個案雙親關係失調、28%的家庭關係疏離、2%體罰嚴重的原生家庭,無法提供 完備及完善的家庭功能,無法與人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導致往後社會功能和人際 互動關係不佳等。 3.研究發現,性侵害加害者的年齡、宗教影響、及家庭結構預測犯罪率,也就是家庭 結構愈失衡越無法提供充足功能,來自家庭方面支持系統越薄弱,犯罪可能性越高。 教育程度較低者,可能較常以不當行為控制的方式來面對生活壓力,犯罪頻率也較高 。 4.家庭經濟收入實質上卻影響來自家庭層面的支持度。值得注意的是累犯者的家庭結構 顯著劣於初犯者,表示其家庭功能無法提供並滿足馬斯洛所提人的基本需求 以上 個人認為 性侵害與死刑犯的"本質"不會有太大差異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認同) 在此提出 供大家討論 (反正死刑與性侵害永遠是熱門話題) 因此本人反對死刑的重點始於"欠缺良好家庭教育 與 不安的社會環境" 家庭教育讓小罪犯不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這樣家庭不該負責嗎? 社會環境讓小罪犯有更多的機會越走越偏 這樣社會能說盡力了嗎? 然後要把死刑犯槍斃 要讓性侵害犯痛不欲生 我覺得他們也只是社會邊緣的可憐人 是常態分佈的某一端 不積極把常態分佈往好的方向移動 只是想用槍斃來實現社會正義 本人不以為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43.176

03/12 11:43, , 1F
如果說家庭和社會有責任,那是不是所有罪犯連關都不該關?
03/12 11:43, 1F

03/12 11:44, , 2F
你的責任說如何能部份適用於死刑,卻不適用於其他刑則?
03/12 11:44, 2F

03/12 11:45, , 3F
責任說並不能用來推論「該不該死刑」只能推論「不全是他的責
03/12 11:45, 3F

03/12 11:46, , 4F
任」那,要修法降低所有刑則嗎? 因為一切的罪家庭社會都有責
03/12 11:46, 4F

03/12 11:46, , 5F
任啊... 又,如果「責任說」可以視為立法精神之後,那「基督
03/12 11:46, 5F

03/12 11:48, , 6F
贖罪說」行不行? 不只是社會家庭,亞當的原罪被宣稱是根源
03/12 11:48, 6F

03/12 11:49, , 7F
那可不可以在向上帝讖悔後減刑呢? 似乎不是有個說法道理就
03/12 11:49, 7F

03/12 11:49, , 8F
可以的,性侵不等同於死刑,性犯罪的心理、家庭因素本來就較
03/12 11:49, 8F

03/12 11:50, , 9F
高;而且性侵犯家庭不美滿,不等於家庭不美滿的多半變性侵犯
03/12 11:50, 9F

03/12 11:50, , 10F
為此優待他們並不公平
03/12 11:50, 10F

03/12 11:51, , 11F
btw 提醒你可以按大E修文回應,不需要再回一篇
03/12 11:51, 11F

03/12 11:53, , 12F
最後補充一點,法官量刑時多半已考量當事人成長、心境、經濟
03/12 11:53, 12F

03/12 11:53, , 13F
和情智能力;你所提的責任說 已經被法官考量過了,台灣目前
03/12 11:53, 13F

03/12 11:54, , 14F
很少唯一死刑的犯罪,如果法官考量後還是判了死刑,你再用責
03/12 11:54, 14F

03/12 11:55, , 15F
任說來反對死刑,就量刑過輕了不是嗎?
03/12 11:55, 15F
所以很多人在此陷入 "社會家庭有責任 罪犯都沒責任?"的二元思考裡 有幾個明顯的重點是需要理智思考的 1.犯罪的當下 行為是罪犯的自主意識的表現 無法忽視其有自我能力與意識的事實 但以非B則非A的論點 歐美很多人主張"是上帝控制我 叫我做的...."即是如此 2.死刑畢竟是極刑 生命的消失不可能補償 那被害人的生命也同樣重要阿 是的 所以才說社會正義的表現"方式" 取決人民素質 對於加害人而言 讓他"真實明白"自己犯的錯是多麼的罪無可恕 不是相當於一輩子活在無間地獄裡了嗎? 更遑論我支持死刑犯可以用其他方式"對待" 3.目前刑罰到底徒具形式意義多 還是真的讓罪犯悔改? 如果死刑犯行刑前對受害人家屬說 "一人做事一人當 我X你X的 死者活該倒楣" 這樣子的死刑真能撫慰受害人的家屬 還是永無止境的仇恨循環? 法官畢竟是人 同一件案子 就算法律完全無修改 某45歲法官的宣判 等到他75歲時的宣判會完全相同嗎? 又有誰20歲的想法與60歲的想法相同? 或許法官非聖人 但司法部長也不是平常人有辦法當的 我覺得讓人民來公投這千古難題 讓白冰冰驅逐王清峰 實在是非常的可笑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 超過七成的美國國小學童表示自己可以做得比美國總統好 台灣人民也不能輸阿

03/12 12:08, , 16F
樓上打這麼多用回文的比較好吧。
03/12 12:08, 16F

03/12 13:02, , 17F
所以生活富裕而程度高的犯下重罪,可以判死刑嗎?
03/12 13:02, 17F

03/12 13:02, , 18F
像那個砍人176刀的。
03/12 13:02, 18F
恩 生活富裕不代表精神富裕 思想富裕 很多小康小貧家庭反因為生活艱難 家庭向心力高 小孩子都很爭氣 (五六十歲的父母年代大都如此) 反倒是現在家庭有錢 但父母一天超過12小時都不在小孩身邊 與小孩相處就只有睡前一點時間 像這樣子小孩學壞了 父母能發現嗎? ※ 編輯: swfily 來自: 123.193.243.176 (03/12 14:31)

03/12 14:39, , 19F
你自己也是陷入二元論呀(笑)
03/12 14:39, 19F

03/12 14:40, , 20F
你要不要看你引的資料推論的等價關係...
03/12 14:40, 20F

03/12 14:41, , 21F
若犯罪者 = 家庭經濟收入較低 那等價右邊是否就會犯罪
03/12 14:41, 21F

03/12 14:42, , 22F
反之家庭富裕者 = 不會犯罪乎? 這當然不對 故必有
03/12 14:42, 22F

03/12 14:42, , 23F
其他的觸發因素,你只題一點這無法解釋社會事實
03/12 14:42, 23F

03/12 14:43, , 24F
所以犯罪並不是完全因教育與生活水準相關而已啊。
03/12 14:43, 24F

03/12 14:43, , 25F
最後請回答強暴犯的再犯率與校正失敗率
03/12 14:43, 25F

03/12 14:45, , 26F
一個高再犯率罪犯層,你要說其真實明白其罪刑與損害法益
03/12 14:45, 26F

03/12 14:46, , 27F
再說高再犯率的罪犯知道自己犯的錯是多麼的罪無可恕...
03/12 14:46, 27F

03/12 14:46, , 28F
你的論點本身就對衝了那就先去修正自身論點謬誤啊。
03/12 14:46, 28F

03/12 14:46, , 29F
is this joke?我是不知道這種明白是不是如贖罪劵廉價啦
03/12 14:46, 29F

03/12 14:48, , 30F
你要自欺就算了...但我不想看到這種無視再犯率欺人言論
03/12 14:48, 30F

03/12 15:11, , 31F
我引用的是比例 =應該是100%等於 你可以不看 但你無法反駁
03/12 15:11, 31F

03/12 15:11, , 32F
對我來說 討論的內容與意義遠大於結論 反正再怎樣社會就降
03/12 15:11, 32F

03/12 15:28, , 33F
漏洞百出也不在意就是了?
03/12 15:28, 33F

03/12 16:01, , 34F
請閣下用推論及數據說服人 玩文字遊戲與漏洞沒有意思吧
03/12 16:01, 34F

03/12 16:08, , 35F
你自己的漏洞要自己補吧XDD
03/12 16:08, 35F
文章代碼(AID): #1BcROPt8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