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魚菜共生反而更麻煩?

看板Plant作者 (翔)時間9年前 (2015/05/15 22:46), 編輯推噓3(3023)
留言2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說實在話,寫了看來有道理,其是廢話連篇 首先,要有廣東血絲蟲,需要兩要件,鼠與螺。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themanet.aspx?did=729&treeid=beac9c103df952c4&nowtreeid=9683021cf2a4ed2c 第二,正常人會生食土虱嗎?根本就沒有這道料理。連螺肉都要煮熟吃。 福衛部給的防治法︰ 預防方法 (一) 不要生吃蝸牛、福壽螺。 (二) 烹調軟體及甲殼類動物(如蝸牛、蛞蝓、淡水明蝦及蟹)時,應煮沸3-5分鐘以上 再食用。 (三) 生食蔬菜必須徹底洗淨,於流行地區避免生食蔬菜。 (四) 冰凍於-15℃ 24小時以上可以殺死幼蟲。 (五) 教育小孩勿接觸蝸牛、螺類及蛞蝓等,因其可能感染幼蟲。 (六) 控制鼠類。 第三,魚菜共生早早就運用數千年了,且是沒用商人那套東西,寫了一堆化學方程是 看是有理,也是問題一堆,管中窺天。 菱角原生於歐洲與亞洲,一般栽種於溫帶氣候的濕泥地中,如池塘、沼澤地。氣候不宜過 冷,最佳在25攝氏度到36攝氏度。水深要有60公分。分為鈍角短刺與銳角長刺兩個品種。 或也分為深水菱(顏色較深)和淺水菱(顏色較淺)兩種。在中國南方,稻田在第一期收 割後,經常會栽種菱角幼苗,並在水田中放入泥鰍一起飼養。一株幼苗大約可結80朵花, 而每朵花經常會結出8到12個果實,也就是可食用的菱角。產量相當大。 菱角的盛產期是9到11月間,在5到8月時也有產量,但量比較少。農夫從種下菱角幼苗到 菱角開花結果收成,通常需要90到120天,採收之後依菱角的重量篩選,重者為優品。 菱角的葉片顏色為深墨綠色,葉柄肥而且中空,以利浮於水上,葉型成小塊菱狀。花則藏 在葉片中,顏色為白色,體積較小,會隨著陽光轉動,就像是向日葵一樣。在花落結果時 生出的小菱角是綠色的,等到長大成暗紅色,就可收割了。也有特別品種的菱角,到成熟 時,仍然為綠色,如南湖菱。 ※ 引述《wope (獨立黑色色彩)》之銘言: : ※ 引述《zzbear (帥啊)》之銘言: : : 我認為媒體報導常常誤導觀眾,讓人以為魚菜共生系統是個自給自足、生生不息的循環 : ? : : 事實上,該系統有很多環節需要人為介入。 : : 以工程師的角度來看魚菜共生系統,我討論了七點,想深究的人可以進去一起討論 : : http://urbgreen.weebly.com/353523216026412/21 : : 我覺得水耕和養魚結合的結果並不是讓事情更簡單, : : 而是讓系統更複雜,需要更多的監控,而出錯的時候更難除錯... : : 所以我的看法是 : : 如果只是想養魚或是只想種菜,不要用魚菜共生! : : 那魚菜共生適合什麼人呢?我覺得它適合當興趣吧! : : 如果你就是缺一個休閒興趣,真的閑得不得了, : : 也願意花點錢,家裡也有空間, : : 那麼建立一個成功的魚菜共生系統也許會帶給你滿足感、成就感。 : : 魚菜共生的報導之所以很有感染力,大概是因為那些玩家傳達了都市人很少有的那種快 : ? : : 也許有板友有其他意見,或是有實際操作過魚菜共生的心得,可以分享嗎? : 一些測試數大家來討論吧 : (1) NO2 及 NO3 濃度 : 對於水族系統中NO2-是劇毒 : 部分魚隻只能忍受2ppm以下的NO2- : 在許多水族試紙中2.5ppm就出現警告5ppm就出現危險 : 所以大部分的水族都會加硝化菌建立硝化系統 : 讓NO2-變成NO3- : 2NO2- + O2 --> 2NO3- + 35.6KCal : 為什麼2.5ppm就要警告 : 主要原因是NO2- 2.8ppm就會抑制硝化菌生長 : 造成硝化菌增加變慢 : 這也會使NO2-快速增加 : 再來就會看到魚隻大量死亡 : 整個系統平衡就被破壞掉了 : 因此水中能提供給植物最多的部分就是NO3-了 : 硝化菌是好氧菌,所以水族還是要水流或打氣 : 雖然植物可以利用NO2- 但水族生態中不能有NO2- : 所以硝化菌還是需要 : 但魚菜共生可以省去厭氧菌脫氮作用 : (5 CH3COO- + 8 NO3- + 3 H+ ----> 10 HCO3- + 4 N2 + 4 H2O) : 因為菜可以直接使用NO3- : 而且NO3-對魚也相對不毒 : 剛好家裡有一個二尺半的魚缸(75cm) : 上個月水值監測得到數據分別如下 : NO2- 0 ppm : NO3- 15 ppm : 當時水箱內大大小小的孔雀約300隻 : 水箱內植物以大寶塔及水蘭為主 : 一天開燈7hr : 那陸生植物的NO3-需要多高? : 依據回收水測定 NO3- 都在超過 100ppm以上 : 大部分的結果都是150ppm(試紙上限) : 所以兩者差了快10倍的濃度 : 當然這個數據有一個的誤差 : 主要的誤差來源是盆栽每星期都會加KNO3 : 不過在共生系統中 盆栽回收水會到水族缸內 : 這麼高濃度的NO3- 不確定對魚是否會有毒性 : 高濃度的NO3- 對原蟲動物而言是很好的生長環境 : 但原蟲動物又容易讓魚生病(如白點病[1],車輪蟲等) : 所以最後濃度該控制多少就可能跟魚種及植物品種有關 : (2)磷肥、鉀肥及PH : 如果是我會加上 K2HPO4 一次補鉀肥及磷肥又可以拉高PH值 : 但加入K2HPO4之後 變成水族系統只供獻NO3- : 這跟直接買KNO3回來加就好了 (露天 KNO3 2kg也不到200元) : 如果照前面水箱中NO3-有 15ppm : 你花200元買KNO3可以泡出133公噸的15ppm NO3- : 這可以讓你種非常久的陸生植物了 : (3) : 如果把水耕改成水稻田 : 所有的養分土壤裡原本都有了 : 而多了來自魚的NO3- : 所以理論上會長的更好 : 考慮以下生態系 : 太陽 : | : ----------------------------- : | (光合作用) | : | | : V NO3- V : 水稻<----------土虱<--螺類<--藻類 : (a)以經濟的觀點 : 原本生產水稻現在多生產土虱(兩個都可以賣錢) : (b)以水稻的觀點 : 同一塊田生產原本的水稻 : 水稻水多了來自魚的NO3- : (c)土虱 : 原本不在田裡生活 : 現在多了生活空間 : 而以吃螺類為生 : (d)螺類 : 原本水稻田很怕螺去吃水稻 : 現在有土虱幫忙吃 : (e)藻類 : 這時變成生產者 提供食物給螺 : 這個生態系統看起來沒有問題 :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螺類身上有"廣東住血線蟲"[2] : 所以補上來的土虱也多多少少有廣東住血線蟲 : 不煮熟是不能吃的 : (4)心得 : 魚菜共生會不會更有生產力就要看生態系統如何設計 : 不同的魚菜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 參考資料 : [1]我的養的魚為何身體會有白色現象 : http://goo.gl/e0BK3R : 全網址 : http://kmweb.coa.gov.tw/knowledge/knowledge_cp.aspx?ArticleId=95208& : ArticleType=A&CategoryId=C&kpi=0&dateS=&dateE= : [2]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 : http://goo.gl/PCpe5a :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knowdisease.aspx? : treeid=07c72b402e6574c4&nowtreeid=9683021cf2a4ed2c&i : d=13D2779F312F6E0E&did=7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nt/M.1431701162.A.28B.html

05/15 22:52, , 1F
呃...有...有必要那麼嗆嗎?@@;
05/15 22:52, 1F

05/15 23:20, , 2F
rap大補了一些我沒有思考周全的點 我先想想
05/15 23:20, 2F

05/15 23:33, , 3F
在田間 控制鼠類 相對室內不容易, 但魚類煮熟人類就不會感染
05/15 23:33, 3F

05/15 23:50, , 4F
我同意魚菜共生有很長的歷史,在野外或田間所有的化學反應很
05/15 23:50, 4F

05/15 23:50, , 5F
自然就發生,但回到自家的水缸,這些反一但不平衡,可能都要加
05/15 23:50, 5F

05/15 23:50, , 6F
上人為控制,所以我剛剛在想尺度大小或許是關鍵
05/15 23:50, 6F

05/15 23:52, , 7F
我水稻田例子沒舉好,因為水稻田也是大的系統(相對家裡的魚缸
05/15 23:52, 7F

05/15 23:52, , 8F
)
05/15 23:52, 8F

05/15 23:52, , 9F
兩篇的背景參數不太一樣,我覺得都有參考價值
05/15 23:52, 9F

05/15 23:54, , 10F
畢竟現在風行的魚菜共生與傳統農業的模式較不相同
05/15 23:54, 10F

05/16 00:12, , 11F
菱角那段應該是維基百科的吧,關於花果的介紹是錯的
05/16 00:12, 11F

05/16 22:09, , 12F
關於廣東住血線蟲,這篇是對的:廣東住血線蟲的生命週
05/16 22:09, 12F

05/16 22:09, , 13F
期中會有不同的宿主,但是只有在螺類(蝸牛也有)才具有感
05/16 22:09, 13F

05/16 22:09, , 14F
染力,可是主要是吃到沾有爬行產生的黏液(含蟲卵)才會感
05/16 22:09, 14F

05/16 22:09, , 15F
染。所以跟魚菜共生關聯性不大,不用做過多的聯想。
05/16 22:09, 15F

05/17 03:12, , 16F
dubee大 我上一篇是在水稻田(非無鼠環境)中直接養螺及養吃螺
05/17 03:12, 16F

05/17 03:12, , 17F
的魚, 魚肚總是會有剛下肚的線蟲蟲卵,而且我也說只要熟食就
05/17 03:12, 17F

05/17 03:12, , 18F
可以了 (在原文就寫熟食了) ,我提出線蟲的重點應該是魚產熟
05/17 03:12, 18F

05/17 03:13, , 19F
食(我原文有寫呀),我並沒有說因為有線蟲,所以魚菜共生不能執
05/17 03:13, 19F

05/17 03:13, , 20F
行,沒有多作描述是因為這是另一層面的問是,不是魚菜共生的問
05/17 03:13, 20F

05/17 03:13, , 21F
題。
05/17 03:13, 21F

05/17 03:13, , 22F
而本文點出這種魚正常人都熟食,的確我沒考慮到一般人食用習
05/17 03:13, 22F

05/17 03:13, , 23F
慣,但特別點出要熟食應該也沒錯吧(我沒說有線蟲就會讓魚菜共
05/17 03:13, 23F

05/17 03:13, , 24F
生失敗)
05/17 03:13, 24F

05/18 18:09, , 25F
鎖定主題,,魚類能協助植物生長,,植物淨化水質,,至於
05/18 18:09, 25F

05/18 18:09, , 26F
烹煮,,衛生,,當然照步來,,少了農藥,,也是一條路
05/18 18:09, 26F
文章代碼(AID): #1LLWQgAB (Plant)
文章代碼(AID): #1LLWQgAB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