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新手三張, 跪請諸公用力鞭扑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午夜遊園地)時間15年前 (2009/01/13 00:0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5 (看更多)
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的進程跟步驟,也有很多的要求! 就你的做法來說,我非常的贊成你的做法。以下順著你 的回答,我也試著給你我的想法! ※ 引述《Equalmusic (Calvin)》之銘言: : ※ 引述《nataray (狼雨)》之銘言: : : 一句問題想問原PO.... : : 你累了嗎? : : XD 不是張爸,是真的想問原PO,三個月這樣兩千多張得打下來,心得與感想肯定不少 : : 但是只有一張滿意的情況,其實我曾經也有過同樣的困境 : : 當時真的也是狂拍,看到什麼都想拍下來,可是回到家用電腦一看 : : 幾百張照片差不多都可以丟進垃圾桶這樣..... : : 後來我就這樣把相機丟進防潮箱裡冷凍一陣子不使用,試著用眼睛去看周遭的事物 : : 有時,眼睛所見拍出來不見得好看 : : 其實我自己非常少在觀摩別人作品,真正的大作會看,書頂多訂DIGIPhoto來看被勸敗 : : 剩下的還是在自己腦中的創作思維,同樣一個景點,如果看過別人的作品後再去拍 : : 非常容易被別人的思維侷限住,有時還會萌生出,別人能在這裡拍出這樣的東西 : : 我 也 可 以 這樣的一種小競爭心態 : : 對我自己來說是不太好,這樣我拍出來只是在"模仿"不是在"創作" : : 大家都有那狂按快門的時期,但是當遇到快門按再多,好圖卻越來越少時 : : 是該減少按快門次數的時候了 : 衷心謝謝你的建議 : 不過我想提出個一個自加入攝影社群以來的疑惑 : 就是在這個社群裡面, 似乎多數人對於「模仿」都不以為然, 更甚者以鼻嗤之 : 我個人的專業領域是數學 : 在這領域裡你若想看懂相對論, 你就得會愛因斯坦使用的語言(微分方程、張量) : 而要學習這兩種語言, 你就得會說兩種語言 : 而說這兩種語言的方式, 就是不斷的模仿, 做題目 : 所以一直以來, 對我來說, 模仿就是學習的第一步 非常贊成你的想法!你說的沒錯,摹仿是往創作的捷徑!說實話,現在的世界 很少有未開發的境地。想做什麼開創性的創舉,靠的是機緣而不是天分。而在 高度分化的現代智識領域中,進入某一個領域是需要學習所使用的語言。然而 攝影這一個領域,需要的影像語言模式是比摹仿還要麻煩一點的! 比如說,有人說我的東西跟本城直季有相關,也有人說跟郭英聲有點像,外國 同學列舉了 Robert Adams, Hiroshi Sugimoto ....那難道說,我是一個copy cat 嗎?當然不是這樣,換一個角度來看,難道原創才是唯一的真理嗎?環顧世界 上大部份的藝術家,大家互相參照互為挪用,為的不是摹仿而是試著傳達。縱 使在形式上重複,在議題上說嘴,在表達形式上抄襲,也不過是消化所有在前 人創作過程上的精髓並挪為己用。 當所有人質疑摹仿或是原創的問題時,自己心中也要堅定一個過程上以及語言 模式的掌握,並且勤練基本功夫。 不過,我想nataray說的比喻,跟你的回答,有一點點像是空間中的平行線, 兜不太起來啦! XD : 而因為我是初學者, 所以在攝影時, 我也想在實際創作之前 : 或許還是應以精進技術為優先考量? : 技術到了一定程度, 我以為至少可以產出制式的「好照片」 : (儘管很數人不認同這種「好照片」) : 然而誠如你所說的, 也許由於一張相片裡變數太多 : 我不知如何分析何處為技術, 而何處為藝術 : 我無意把本來就很無趣的東西, 刻意用些詭異的角度把它變得好像很有趣 : 但常常在觀景窗後我覺得很有趣的東西, 快門下去之後卻好像又不是那麼回事 : 比如說 Fallen Fence 這張 : 倒下的 fence 是來圈住我家附近的一個養馬場的馬用的 : 旁邊有另外一個 fence 是用來圈住菜園的 : 兩個 fence 中間只有一個很狹小的走道, 我平常就是通過這個走道去上學 : 因為前陣子下雪融雪又復結冰, 通道變得異常滑 : 我走在那條通道的時候, 得非常小心翼翼才能站著 : 忽然就看見這個 fence 倒了 : 我腦中瞬間就產生:「阿哈, 有人滑倒了!」的意象 : 用相機把它拍下來, 就成了這個作品 : 但是我沒有添加任何文案 : 因為我一直覺得好照片不需要文案他自己就會說話 : 所以儘管功力還是嬰兒等級, 我還是要求自己盡量把標題縮到最短 : 嘗試著讓照片自己說話 : 不過給了許多人看這張圖, 卻鮮有人有這種感覺 : 想是我的嘗試失敗了 : 我有想過也許要把菜園跟馬場一起進去 : 但又覺得這樣也許會模糊焦點, 太多元素讓人不知道重點在哪 : 我非常同意你說的, 看過別人作品再去拍, 就容易受到別人觀點的侷限 : 叔本華曾經說過, 「只有沒靈感的人, 才會去看書。」我想這是一樣的道理吧 : 我很喜歡逛 flickr, 可能因為我看過的照片太少了 : 我急於想知道到底攝影有那些可能性 : 再嘗試多感受這個領域的可能性, 和畏懼被他人作品觀點所侷限中間 : 對我而言似乎有點難以取捨, 幸公見教。 但是,當你在練基本功的時候,也要找到這個語言模式的特性。首先,你有一點 點理科人的直觀偏執。你可以想像一下,二維流型或是多維流形後面的發想,小 精靈遊戲當中,從右邊的神祕通道消失之後在左邊出現之前,那充滿想像的曖昧 可能!這,就是攝影的語言模式的特性。在一個似為真的精確操作下,產生的最 真摯的謊言!當你過於精確的去表現或傳達,他只會離你的想像越來越遠。某個 程度上,是理性與感性的碰撞所產生的極致結果。 攝影,在精確的操作之下,不經意的流出操作人的脊髓液。當你拿出過度潔癖的 尺規來度量,影像就將背棄創作人的原液! 賣弄了!請多見諒! -- 如果意義本身存在, 意義反覆便成為物觀的緣起. http://www.wretch.cc/blog/bang50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86.163

01/13 00:34, , 1F
bang大跟我挑了同一篇回答耶
01/13 00:34, 1F

01/13 01:01, , 2F
推最後1段~
01/13 01:01, 2F

01/14 00:25, , 3F
太感謝了, 你後面的回答讓我想到惡童日記三部曲
01/14 00:25, 3F

01/14 00:25, , 4F
不知道我是否理解正確, 我會再想一想。
01/14 00:25, 4F
文章代碼(AID): #19Qsg9OG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9Qsg9OG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