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系列作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yudaka)時間16年前 (2007/09/30 11: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你的問題實在不好回答,可是我個人很想給你一些鼓勵,希望你不會 因為沒有熱烈討論而失望。 難以回答的原因,其實會深入討論單一專題創作歷程的攝影人很少, 而且中文圈裡有能力(現實上的)發展專題的人也很少,多半是專職 記者或是大學教師。業餘圈很難騰得出這麼多時間來經營題材,而從 業者多半不太在上班時間外談工作的,我比較常看到攝影記者下班後 談汽車、女人或其他娛樂消遣。(infoto 應該知道我在講什麼 :p) 上面的抱怨當作是我個人的焦慮吧,其實我和你一樣在尋找這樣的資 源,一個成功的專題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成功的大師做了什麼, 過程中從哪裡得到了什麼資源,作為一個攝影人到底如何成為職業( 穩定的賺到錢),確實很少看到這類資源。 剛好最近來了好幾位大前輩,或許在本板可以發展這樣的功能(?) 為了不至於離題太遠,我試著來談談自己好了。大概在三四年前我有 了一個攝影專題的構想,原始發想應該是受到 Atget 的啟發,對於 那種攝影模式(不是成品)有所嚮往。我一直對台灣的 人工建物景 色 很感興趣,雖然許多人覺得台灣建築很醜,但是我卻覺得騎樓也 好、招牌也好、聯棟店面也好,這些東西在世界上並不是到處都有的 ,就像是東南亞照片中會出現茅草屋,我們自己覺得醜的東西也許只 是因為每天看到而厭煩罷了,那卻有可能是值得紀錄的一種區域或時 代特色。 從這個 紀錄平凡 的發想出發,我開始思考怎麼去紀錄這樣的東西 。既不想去拍古蹟慶典這種特殊題材,漫無目標的隨便拍卻也毫無意 義,總要找個脈絡。所以後來我設定了一些特定的拍攝目標,姑且透 漏一下:郵筒、中山路、身份證。這是三個不同的子題。細節不好透 漏是因為整個專題還沒有可公開的作品產出,講太多就有點心虛了。 其實從最初的發想,以及一些很粗淺的實驗,發展到比較完整的構想 ,整整有兩年之久。這兩年裡也是慢慢從一些拍照過程中確認自己想 要的是什麼,或者說、確認自己是怎樣的一個創作者,對於這樣的題 目會怎麼去拍。算是重新認識自己吧。 我想從一開始就很快訂出完整計畫的人不多,畢竟想像和實際拍出來 的影像可能有不小的落差,沒有真的拍看看很難知道結果。但是事前 決定好越多細節,開始實際拍攝時對解決問題的抗壓力會比較大,一 來因為對影像成果的想像越具體,就越知道現在拍出來的東西距離還 有多遠,修正方向為何。其次因為在思考過程中可能已經看到一些現 實問題,所以在拍攝前的準備(現實的以及心理上的)會比較充分。 尤其報導或紀錄攝影要處理的現實問題實在不少。 例如我想的專題會產出很大的作品量,所以需要很多時間拍攝,於是 得處理較多現實問題(如何養活自己)。以其中一個子題來說,雖然 並不是專拍郵筒這個東西,可是還是要確切知道郵筒在哪裡,於是得 試著和郵局交涉取得資料。(而且可能會被拒絕) 不過、我想上面講的只是個人的經驗,可能也會有人覺得眼高手低, 或是計畫太細扼殺創意。這都無妨、每個人都有合適自己的拍照方式 ,我不是個聰明的創作者,所以會用作學問的方法對待創作,也或許 只是因為沒有專題經營的經驗所以步步為營。可能有些天才能夠很快 掌握專題運作的流程,極有效率的進行拍攝,期待聽到這樣的經驗。 不知道你是哪一種創作者呢? 不如你把想拍的題目寫出來,或許可以做更深入的討論 :) ※ 引述《drmoney (never stop)》之銘言: : 前一陣子看了攝影創作手冊 : 它談了一些關於系列作 : 像是一系列用傘比擬人的作品 : 感覺如果照片成為一篇散文 : 這樣的系列作就很有一本書的味道 : 劇情強些的也有小說的味道 : 覺得很有趣就注意了一下誠品的書 : 但是中文書似乎以精選集的攝影集居多 : 也沒有看到其他書在談這種創作方向 : 我想板上也有很多前輩有這樣的創作經驗 : 可以談談是怎樣創作的嗎? : 分享一下創作經驗 : 像是先打草稿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呢? : 如果方便的話 : 也希望可以看到前輩的作品連結 :) : 或是有什麼推薦的書或是網站 : 也請大家分享一下 -- 還是應該安靜的拍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251.25 ※ 編輯: yudaka 來自: 61.231.251.25 (09/30 13:56)
文章代碼(AID): #16_n54ls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請教
3
4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7 篇):
請教
3
4
文章代碼(AID): #16_n54ls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