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後製論述下的真實意義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深。藍色)時間17年前 (2007/01/06 17:02), 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fotofolio (書店)》之銘言: : 後製論述下的真實意義 : 攝影學會是由一群玩相機、玩攝影的有錢有閒人士建立起來的,在玩相機、 : 比器材的情境下,把攝影當休閒嗜好。 : ~郭力昕 : 攝影,傳統上被預設為應該要再現某一種「真實」。即使所謂攝影的本質是 : 再現真實——例如巴特的「此曾在」——的理論被當代理論家強烈的批判, : 但是攝影再現真實的能力從本質轉為一種社會建構,再現真實的期待仍然被 : 加在攝影身上。為了維護攝影的真實性,種種的方法被建立起來,任何會影 : 響攝影再現真實的可能都被以道德的方式排除,像是紀實╱新聞攝影領域對 : 於修改照片的有嚴格的禁制。 : 照片如果經過某種程序的變造,將原本照片能再現的事物掩蓋起來,會被視 : 為有經過「後製」。相機被認為是再現現實的工具,後製被認為是一種遮掩 : 真相的行為,反對後製的目的則是為了建構攝影的真實性,維護「攝影再現 : 真實」這個「本質」。後製的定義會每個人不同,是因為每個人想看到的真 : 實有所不同,對於後製定義的就會不同。換句話說,後製論述真正在意的不 : 是後製,而是真實。每個人都很難容忍自己想從攝影看到的「真實」被隱藏 : 起來。 : 所謂的「真實」不只是被攝物的存在或不存在。有一種後製論述在意的是照 : 片有沒有再現出器材的特性,一切能改變器材特性的改變都會被歸到後製的 : 範圍裡面。在這種後製論述之下,任何對照片的修正都是一種後製,包括 : RAW的調整也是。有一種後製論述在意的是照片有沒有再現出攝影者的「攝影 : 技術」,而所謂的「攝影技術」其實又等同於「操控相機」的技術。在這種 : 論述之下,任何操作相機以外的改變,也就是按下快門之後的改變,都是一 : 種後製。 : 這兩種主流的後製論述有時單獨出現,有時互相混合而無法分辨,有時還相 : 互矛盾、對立。但是這兩種論述成為主流,反映出的是將玩相機等同於玩攝 : 影的觀念。玩攝影就是玩相機,因此在照片上應該能看到相機的特性,操控 : 相機的技術。因此照片所謂「沒有後製」的註明,其實是迎合了「玩相機」 : 的主流價值,宣示照片真實的表現了相機的特性,或是暗示照片完全是經由 : 攝影者的「攝影技術」生產出來的。 : 玩相機的文化首先重視的是對器材的鑑賞與認同,再來是器材操作的樂趣與 : 熟練,因此會掩蓋這兩項價值的行為,就會被歸類為後製,然後被打壓與排 : 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才能解釋為何同樣是改變自然景物,濾鏡、黑卡、 : 重曝會受到尊崇,Photoshop的圖層、曲線會被貶抑。攝影者想顯示的,與讀 : 者想從照片裡看到的,是器材的特性、器材的操作,而不是影像的內容與意 : 義。 最後這句話,只認同一半耶。 器材的特性以及操作, 絕對是攝影者在攝影過程中, 常常會著迷的一個地方, 因為很多特別的作品, 就是經由不同操作方式的排列組合而產生的。 但是讀者想從照片裡看到的東西, 不就應該至少有部份是影像要傳達的內容與含意嗎, 而且我認為也佔了很大的部份。~"~ 因為本科系的關係, 影像處理軟體是基本工具, 後製對我的定義, 是一種視覺衝擊的再現, 我比較重視一件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 當一張照片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出來的時候, 要說是掩蓋真實我不否認, 因為當然跟原本照片不會一樣, 但是是重現不同的樣貌的時候, 我覺得對於這作品的多樣變化, 是創作者對自己本身能力的展現。 看了原文之後忽然產生的一些想法, 純粹抒發感想絕無討戰之意喔。=.= 忘記補充一點, 當我認為一張照片好, 通常是認同其故事性, 勝過拍攝技巧, 意思就是說, 有故事的照片是最吸引我的, 就像電影的最高境界一樣, 用畫面來說故事是最令人癡迷的。 -- 按下快門喀擦喀擦, 勝過叫床嗯啊嗯啊。 http://0rz.tw/331A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4.233

01/06 17:20, , 1F
看在中肯,先推一下~
01/06 17:20, 1F
※ 編輯: tacogary 來自: 140.122.34.233 (01/06 17:27)

01/06 17:32, , 2F
不過原文前面有寫是"玩相機的文化"中, 攝影者注重的是器材
01/06 17:32, 2F

01/06 17:32, , 3F
的特性等等, 而非影響的內容, 所以那句話在這個前提之下,
01/06 17:32, 3F

01/06 17:33, , 4F
應該還是成立的吧???? ^^"
01/06 17:33, 4F

01/06 17:38, , 5F
噗...打錯字, 第二行中間那句是"而非影像的內容" ^^"
01/06 17:38, 5F

01/06 17:40, , 6F
呵,前提是這樣說沒錯啦,只是看到最末句就覺得怪怪的。
01/06 17:40, 6F

01/06 17:41, , 7F
拍出來的東西自己喜歡最重要沒有錯,但是當我是一位觀賞
01/06 17:41, 7F

01/06 17:42, , 8F
者的時候,我就會希望我能看到的東西不只是技巧 ......
01/06 17:42, 8F

01/06 17:42, , 9F
不過很感謝ANDY大的指教。<(_ _)>
01/06 17:42, 9F

01/06 17:43, , 10F
噗..這樣也算指教喔?只是小小討論而已,樓上你太客氣了 ^^
01/06 17:43, 10F

01/06 18:25, , 11F
就一個觀察者而言 我會想知道攝影者在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
01/06 18:25, 11F

01/06 18:25, , 12F
使用什麼樣的手法與技巧做出這樣的呈現 但經過後製好像
01/06 18:25, 12F

01/06 18:26, , 13F
就把他打亂了 看不到攝影者操控器材的巧思了
01/06 18:26, 13F

01/06 18:27, , 14F
後製的正當性對我而言還是有點無解 不過我認為要看作者是
01/06 18:27, 14F

01/06 18:28, , 15F
要表現「純攝影」 或是「視覺藝術」的作品
01/06 18:28, 15F

01/06 19:51, , 16F
推最後一段啦 讚讚讚
01/06 19:51, 16F
文章代碼(AID): #15dsMNX2 (PhotoCritic)
文章代碼(AID): #15dsMNX2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