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圖釋疑 (解析度篇)

看板PhD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1/02 16:54), 6年前編輯推噓10(10017)
留言27則, 1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i又是我,為了慶祝上一篇文章推文10篇, 來進一步說明一個很重要的給圖觀念: 關於解析度。 ------------ 這裡有幾篇文章提及解析度,觀念似是而非。 關於這個議題,網路上有很多文章, 但我覺得業外的各位可能多半有看沒懂, 因此在此用另外一個方式說明 : 如何設定「解析度」。 ------------ * 誰需要關注這個議題? 不止期刊封面這種複雜的圖,即便只是報告內的簡單說明圖, 所有給圖的人,都需要知道解析度的用法。 (不誇張~解析度是圖片顯現效果的根本,所有給圖者都需要了解基本觀念) * 解析度會影響什麼? 解析度的設定會影響「圖片清晰度」「檔案大小」 * 每張圖都有解析度的問題嗎? 首先我們要先從副檔名,分辨圖片是「點陣圖」還是「向量圖」, 可在此查詢: https://goo.gl/pK0RbA 少部分的圖是「向量圖」(EPS、AI、CDR…),可自由放大縮小不失真, 大部分的圖是「點陣圖」,需要注意解析度的問題。 也許你會說,那我就選可以存向量檔的軟體來做就好啦! 就不用管解析度了。 但有以下兩個問題, 1. 向量圖跟點陣圖的作圖效果差很多 向量圖之所以能放大縮小不失真, 是因為這類軟體的作圖特徵是單純的「線條」「圖形」「填色」 (所以軟體才有能力自動作出縮放效果而不失真) 以分子式舉例, 這是向量圖 (偏圖案的感覺) 沒有解析度的問題(軟體可自行判讀縮放效果) http://i.imgur.com/PXNrYc7.jpg
這是點陣圖 (偏照片的感覺),須設定解析度, 解析度不夠會馬賽克 http://i.imgur.com/yQ9o702.jpg
如果你喜歡點陣圖的效果,那就不能用向量軟體作圖。 2. 多半的向量圖都要用專用軟體開, 所以即便我們用向量軟體做圖之後, 除非對方跟你說他可以收向量檔, 否則最後一率要轉存點陣圖(jpg/tif)交稿。 >>還是要設定解析度 基於以上兩點,我覺得解析圖是全phd議題, 大家都避不開。 ------------------ 以上是觀念說明,如果你懶得看的話, 只要先確認自己的副檔名是點陣圖, 接下來就看下面的操作方式,直接照做就好。 * 解析度有哪幾種設定? 根據我對各位的需求了解,在原吋的狀況下, 我只把解析度分成以下3種: (原吋=最終所需成品的實際尺寸) 1. 72: 電腦顯示專用 2. 150: 電腦顯示與專業印刷以外(註1),全部都用150 3. 300: 專業印刷專用(註2) 各位可以依照圖片的最終使用方式設定解析度。 基本上我認為72跟150的存檔大小差不多, 因此各位若想簡化(記憶上的)複雜度, 可以把圖都存成150or300就好。 ++ 小觀念 ++ 圖不是越大越好, 大圖小用,除了檔案很大很麻煩外, 放在網路上會增加loading時間, 用在印刷上,除了專業印刷機以外, 一般影印機/印表機/輸出機的出圖極限(精細度),也只到150。 解析度過大的檔案,無助於最終成品。 註1: ppt/word等文書檔案,一般印表機印刷,外面影印店輸出幾張海報 註2: 如何判斷是專業印刷機用? 專業印刷很貴,需要數量攤提成本。 一般來說印量不到100的,除非對方特別要求, 都不需要給tif (要給也可以,只是大材小用沒意義) ----------------------------- 解析度的設定觀念,基本上就是這麼簡單, 以下再說說是實際給圖可能會碰到的狀況。 * 解析度設定真的這麼簡單嗎? 那為什麼有人跟我要1000dpi的解析度? 其實身為一個專業設計師,我覺得很多人要求給>300dpi的圖, 都是因為沒有真正了解解析度的真正意義。 如上所說,只要給檔的時候以「原吋」操作, 那300dpi足矣。(檔案設定超過所需,只會變負擔) 但為何業界對這種不合理的要求,好像變成常態了呢? 因為解析度大的圖片,縮小不會失真。 但解析度小的圖片,放大可能會馬賽克。 所以為保萬一,比方很多人作圖沒注意開檔尺寸的狀況下, 要求你給1000dpi的圖,就算你的圖作成8*15公分, 那我放大成26*50都還夠用。 所以久而久之,就乾脆都跟你們要很大的檔案好了~ 另外一個狀況,如果各位不確定這張圖未來可能要怎麼用, 我也是建議先存成300dpi,之後若需要縮小使用(比方放在網路上), 再放進軟體改成小解析度。 而不要一開始就先做小,因為小圖無法放大! (小圖就算後製成大解析度,本質上還是小圖) 以上說的都是以自己做圖為出發點,所以可以控制解析度。 * 如果是上網抓圖呢,怎麼控制解析度呢? 同上所說,大圖能縮小,小圖不能放大, 因此各位上網抓圖,請盡量挑大一點的圖, 剩下的就不要想太多,因為解析度無法靠後製放大, 就算圖很小,如果你硬要用這張圖,那就只能認了。 至於要知道圖片印出來的效果好不好, 最直接確切的方法就是印一個角落出來試試看~ ------------------- 最後,今天客戶說看到我在PTT上的發文, 讓我心頭一驚,明明版上人數好像都只有20多人, 但還是被發現了。 客戶說,以後應該會有很多人想找你們做稿, 讓我想到昨天老公冷冷地跟我說, PO這麼長的文章幹嘛? 難道不是想做生意? 所以無論是否有人介意,還是說一下為何我要花時間PO文。 算一算做設計已經好多年,現在已經很少做哪個作品有狂喜的感覺。 但近來科技期刊的case讓我想起剛接觸設計的時光。 可能因為特別難做接觸了很多新技法, 也可能是從客戶得到非常好的回饋,總之我的小宇宙充滿熱情。 學生時代以來,常常在PTT找很多資料, 現在正是我的工作淡季,既然知道有人欣賞我的專業, 我也有空,自然也樂於分享。 PO文所提的也多半是教大家作圖的正確觀念, 與私利完全無關,PO文也有修飾掉任何可辨認資訊。 若有人看了覺得不妥可以提出,那我就不再多寫了。 ----------------- 最後的最後,希望跟各位教學相長一下, 這種分子式要怎麼畫? http://i.imgur.com/yQ9o702.jpg
目前我的作法都是用2D去模擬, 但一顆一顆畫很耗時,(透視/角度)也未必完全正確 想請各位建議,對於沒有理工專業知識的外行人 能夠用什麼軟體做出以上的效果?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98.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514883284.A.623.html ※ 編輯: alily9885 (118.168.98.218), 01/02/2018 16:58:38

01/02 17:01, 6年前 , 1F
看完這篇文章,不知道有沒有人看破相機解析度的盲點
01/02 17:01, 1F

01/02 17:08, 6年前 , 2F
01/02 17:08, 2F

01/02 17:12, 6年前 , 3F
多謝分享
01/02 17:12, 3F

01/02 17:33, 6年前 , 4F
謝謝您的熱心 希望後續還有更多的分享
01/02 17:33, 4F

01/02 17:52, 6年前 , 5F
01/02 17:52, 5F

01/02 19:15, 6年前 , 6F
謝謝您詳細的解說和舉例=)
01/02 19:15, 6F

01/02 20:09, 6年前 , 7F
分子式的圖 一般要來說 我看過的都是用專業軟體畫
01/02 20:09, 7F

01/02 20:09, 6年前 , 8F
如Chem 3D ultra 9.0 software Chemical Structure
01/02 20:09, 8F

01/02 20:09, 6年前 , 9F
在藥物分子模擬上應該常用 或是找化學背景的人
01/02 20:09, 9F

01/02 20:09, 6年前 , 10F
問問意見
01/02 20:09, 10F

01/02 21:06, 6年前 , 11F
Chemdraw阿
01/02 21:06, 11F

01/02 22:26, 6年前 , 12F
只有一點不太同意:業界習慣要1000dpi以上的圖
01/02 22:26, 12F

01/02 22:27, 6年前 , 13F
其理由a大自己後面就解釋了 實務上非常合理
01/02 22:27, 13F

01/02 22:29, 6年前 , 14F
事實上1000dpi我都還嫌不保險 最好1200dpi
01/02 22:29, 14F

01/02 22:29, 6年前 , 15F
1200dpi額外的好處是他是 150 以及 300dpi 的整數倍
01/02 22:29, 15F

01/02 22:32, 6年前 , 16F
有圖片縮放需求時 倍率注意一下較容易避免像素取樣不均
01/02 22:32, 16F

01/02 22:35, 6年前 , 17F
另外當代數位相機一位追求帳面解析度確有其盲點
01/02 22:35, 17F

01/02 22:35, 6年前 , 18F
但我不認為這篇有直接指出數位相機追求解析度之盲點
01/02 22:35, 18F
欸~我想我應該特別註明一下,這篇文章是forPhD專用。 解析度博大精深,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可以進修。 我這篇是簡化了太專業或肉眼看不出差別的部分, 只有寫出自以為念博士需要知道的程度。XD 您說的完全正確,對於某個族群,如 藝術創作者(如設計師/攝影師...),或需要修圖的人來說, 大解析度的圖是必要的。 因為我們不確定這張原生圖像將來會被怎麼利用? 會用全景還是局部景? 為保一整張台北夜景,我們只想取其中的101做成海報, (拍一張A0的相片,最後取局部做A5海報,還能不馬賽克的概念) 那麼大像素是必要的。 但...對各位寫報告的人來說,過大的像素只有讓檔案太肥, 讓隨身碟不夠裝/上傳很慢/開檔很慢..而已。 不過您的說法有道理,我覺得各位作圖的時候(任何內文說明圖...) 可以無視最終成品的圖片長寬(比方APL是不是規定圖片寬度8.9?) 把圖檔設定為21公分(A4寬度)*300dpi, 如此一來,無論你的圖檔未來要放多大, 在論文中都會有最好的呈現(各位的論文紙本很難超過A4吧!), 而不是沒有來由的設定解析度。 最後補充說明一點,各位不需要特別理解, 但有初步概念的人看了我的文章可能會有疑惑, 所以我想特別解釋的地方。 為何我檔案建議做到A4*300dpi? 那如果以後口頭發表,這張圖要放大成海報夠用嗎? 原因在於這裡是PhD版, 我估計各位沒有太多的A4以外的成品需求, 就算有,應該頂多也是輸出成A0海報。 由於輸出機與印刷機本質上的技術差異, 外加各位的口頭海報多是暫時且少量的需求, (還有各位可能沒有專業設計人員的挑剔) 我覺得A4*300的設定,最大做A0的海報還OK~ 尤其是內文圖表,在A0海報上要放大到21公分寬也滿少見的。 基於此,我自己認為各位不需要在電腦裡放太多過大的檔案。 頂多做到A4*300的設定,對各位的學術生涯就綽綽有餘了。 但如果是專業設計師(像我),對解析度跟尺寸的設定會更複雜。 輸出不一定72/150/300,尺寸也未必開原吋, 不過這部分就不提免得混淆大家了~ 至於相機我確實太武斷,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身為一個一天與圖相處超過10小時的人來說, 拍照只為留念,不修不印,所以沒有大像素的需求。 各位如果喜歡修圖,且會重新取景並把相片洗出來變成大海報, 眼力又很好可以看出細微差別的話, 大像素還是必要的喔!!

01/02 23:00, 6年前 , 19F
已經關電腦了,只想說我不是a大,女生不管幾歲還是只想
01/02 23:00, 19F

01/02 23:00, 6年前 , 20F
當a小(哭跑)
01/02 23:00, 20F

01/03 02:26, 6年前 , 21F
推!!!
01/03 02:26, 21F

01/04 07:48, 6年前 , 22F
做理論的可以全都用pdf存向量檔就沒有解析度問題了
01/04 07:48, 22F
也可以喔~但pdf能直接置入word/ppt嗎? 如果不能,還是得轉存圖檔。 說得再深一點,為何交圖時我只推薦jpg/tif (不想鑽研的人不需理解) 1.向量轉存pdf檔,向量檔如果沒有經過完稿, 印刷時會有不預期的錯誤(可以解釋但複雜,這裡不提) 最安全的方式仍是所見及所得的jpg/tif。 (完稿要注意的細節很多,連設計師都偶有疏漏, 我覺得各位不用學,直接轉存圖檔即可) 2.向量轉存pdf檔,各位需要縮小畫板尺寸, 以免一個小圖案開起來是A4尺寸。 (但我覺得縮小畫板尺寸是浪費各位腦容量的技巧, 直接轉存圖檔再重新取景比較快) 至於向量檔轉存成pdf這部分,我覺得是件好事, 因為向量檔通常只有專業軟體能開,所以跟其他人溝通時很麻煩, 給對方pdf檔能有效解決對方不能看圖的困擾。 不過我的作圖習慣還是直接存向量原檔,有需要才會另存pdf。 ※ 編輯: alily9885 (114.25.42.124), 01/04/2018 11:50:17

01/05 01:59, 6年前 , 23F
開起來A4尺寸直接縮小就好了吧,現在兩指縮放這麼方便..
01/05 01:59, 23F

01/05 02:00, 6年前 , 24F
從來沒用過word所以不知道,反正物理化學期刊都收latex
01/05 02:00, 24F

01/05 02:01, 6年前 , 25F
而且明明圖稿在進入編輯流程時還要再獨立於文稿交一次啊
01/05 02:01, 25F

01/05 11:20, 6年前 , 26F
都用pdf + 1 用mac版的就可以了XD
01/05 11:20, 26F

01/05 11:21, 6年前 , 27F
而且我也有十年沒有用word寫過文章了 latex都收啊
01/05 11:21, 27F
文章代碼(AID): #1QIqZKOZ (PhD)
文章代碼(AID): #1QIqZKOZ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