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優惠期 新法 VS 舊法

看板Patent作者 (HelloWorld)時間10年前 (2013/09/04 00:35), 編輯推噓22(22041)
留言63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7 (看更多)
※ 引述《deathcustom (NOVA)》之銘言: : 我在下面一一告訴你你哪裡解讀錯,記得回去重修國文 : ※ 引述《VanDeLord (HelloWorld)》之銘言: : ※ 編輯: VanDeLord 來自: 114.37.160.61 (08/30 23:35) : 推文者來信要求刪除。 : 爭議的論點很簡單,整理一下: : 符合法定要件項目 適格之標的(發明) 新穎性 進步性 : 與申請發明專利內容相同之公開事實 O O O : 與申請發明專利內容有關 : 之公開事實(衍生發明公開) X O X : (公開上位, : 申請下位) : 2013年版審基已經說明, : 第二篇發明專利實體審查- : 第三章專利要件 : 4. 喪失新穎性或進步性之例外 : 4.1 申請專利之發明於申請前,申請人有因實驗而公開、因於刊物發表、因陳列於政府 : 主辦或認可之展覽會及非出於其本意而洩漏者等情事之一,而在使該發明的技術內 : 容於申請前已見於刊物、已公開實施或已為公眾所知悉,而能為公眾得知者,申請 : 人應於事實發生後六個月內提出申請,敘明事實及有關之期日,並於指定期間內檢 : 附證明文件,則與該事實有關之技術內容不作為判斷使申請專利之發明喪失新穎性 : 或進步性之先前技術。前述之六個月期間,稱為優惠期。 : 這裡的"事實"指的是"公開的內容" : ============================================================================ : ("與該事實有關之技術內容"這句話產生想像空間) : ============================================================================ : 審基: : 4.4 主張喪失新穎性或進步性之例外的效果 : 因此,於申請人主張前述情事之優惠期內,若有其他相關技術內容之公開事實,申 : 請案仍可能因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而不准予專利;同理,於優惠期內,若有他人就 : 相同發明先提出申請,由於主張不喪失新穎性之優惠不能排除他人申請在先之事實 : ,申請案依先申請原則而不得准予專利,他人申請在先之申請案則因申請前已有相 : 同發明公開之事實,亦不得准予專利。 : ============================================================================ : => 這段將申請人(申請人應該改為發明人比較洽當)與先前技術的範圍做了說明 : 基於先申請原則,優惠期不及於發明專利申請日前之先前技術,僅限於申請人(發明人) : ============================================================================ : 有其他沒有被主張的(不管是申請人自己做的還是其他人做的)公開事實都可以拿來當 : 先前技術 : 審基: : 有多次可主張例外不喪失新穎性或進步性之優惠的事實者,應於申請時之申請書中 : 敘明各次公開事實,未敘明之公開事實的技術內容,仍屬於使申請專利之發明喪失 : 新穎性或進步性之先前技術。 : ============================================================================ : => 這段反應出 : 多次公開內容與主張優惠期之發明標的有關, : 這就會出現發明標的可主張多重優惠期,但未公開內容就不屬於優惠期主張之發明標的 : EX: 公開[1]a+b+c1,公開[2]a+b+c2, 申請[1]a+b+c1/c2/c3) : a+b+c3 就掰掰了 解讀有歧異,是我條件未說明清楚, 在p大題意下,申請1僅主張c1 公開1(先)與公開2(後)時間不相同 至於c1與c2能不能准,並未敘及 : ============================================================================ : 你這邊的解讀就通通錯了,所以我才說你的中文要重修,請回去念高中 : 申請人應該在申請時於申請書內說明自己的所有公開事實 : 未敘明之公開事實的技術內容 : 也就是說你沒有在"申請書中敘明"的就不可以被排除 就你此處的邏輯, 在p大的原題意下, 公開案:A+B+C(上位) 申請案:A+B+C1(下位) 主張A+B+C 1. 來你告訴我,是否得以排除? 2. 若公開案屬於未完成之發明(研究中),是否得以排除? 3. 若公開案與申請案實質上屬於不同發明,是否得以排除? : 所以在這個例子裡 : 如果申請書只有敘明(記載)公開[1]沒有敘明公開[2] : 那申請[1]因為公開[2]會被拿來當作先前記述而全部都不得准 : 如果申請書有敘明公開[1]及公開[2],則兩個公開都會被排除 : 這在去年底今年初的多場說明會官方有很明確的說過 : 自己不參加說明會,就用自以為的方式解讀還讀錯,我也沒辦法 : 審基: : 4.5 密不可分之關係 : 申請人因實驗、於刊物發表、陳列於政府主辦或認可之展覽會而自行將申請專利之 : 發明多次公開,而在使該發明的技術內容於申請前已見於刊物、已公開實施或已為 : 公眾所知悉,而能為公眾得知者,於最早之事實發生日之次日起算六個月內提出申 : 請,若各次公開事實有密不可分之關係者,得僅聲明最早發生之事實。 : ============================================================================ : EX: 公開[2]可能就掰掰了 : 這裡是說如果多次公開事實其實有密不可分關係 : 例如實驗跟刊物發表跟畢業論文"假如有密不可分關係" : 可以只敘明最早的一件 : 但是實務上最好全部都敘明比較保險 : 這也是在說明會有說的很清楚的 : 這部分就要看是否具有相同發明內容來看,c2與c1有可能屬於相同內容, : 但是不同實施例,如果僅聲明最早發生之事實,那未聲明就不落入未主張之範圍, : 就會成為先前技術一部份,審查時可能就會發生審委拿c2來駁c1的情況 : 綜合來看: : 我個人的結論就是公開事實與申請發明內容必需為相同發明風險才是最低, : 你可以公開很多次具有密不可分且與第一次公開有關之發明內容 : 優惠期屬於排除特定事項,也就是在基準日確立的條件下, : 給予同一申請人對相同發明標的在審查條件上的優惠。 : 在先申請原則的條件下,優惠期與審查基準日並不相同。 : 也就是對於先前技術的排除條件與範圍不同, : 優惠期在標的上除了必須符合專22的公開事實且必需為相同發明, : 單獨針對特定事項排除相同之先前技術。 : 審查基準日是以申請日為基準界定先前技術的範圍。 : ※ 編輯: VanDeLord 來自: 60.251.209.130 (09/02 14:27) : → deathcustom:你的中文要重修... 09/02 17:50 : 推 slayerchobit:我比較想問 到底是哪一句話 讓你覺得要"相同"發明 09/02 23:19 : → slayerchobit:就連23條與31條的相同發明意思都不同,你這邊為何 09/02 23:20 : → slayerchobit:可以解讀相同發明且要一模一樣?! 09/02 23:20 : → VanDeLord:照你們的邏輯,申請人主張的優惠期內容與申請案內容相似 09/03 10:14 : → VanDeLord:但實質不同也可以,甚至是未完成發明也可以? 09/03 10:14 : → VanDeLord:法條有限制與範圍,不要只聽別人說,就我自己打民訴的經驗 09/03 10:15 : → VanDeLord:有沒有付錢,不同的律師對同樣的case講的話都會有程度上 09/03 10:15 : → VanDeLord:的差異 09/03 10:15 : → VanDeLord:一事不再理建議d大去確認,此外你引用那篇文章的律師竟然 09/03 10:16 : → VanDeLord:說未完成的發明刊載於刊物上也可以主張優惠期,讓人冒冷 09/03 10:17 : → VanDeLord:汗 09/03 10:17 : → VanDeLord:優惠期適格標的很明顯的是指已完成之發明,但探究審基,所 09/03 10:19 : → VanDeLord:謂已完成之發明為已完成之申請專利之發明內容 09/03 10:20 : → VanDeLord:先這樣子吧,看來再討論下去只會變成口水 09/03 10:20 : → VanDeLord:我會跳出來討論是與實務上的商業競爭模式有關,不過看來 09/03 10:23 : → VanDeLord:也沒討論之必要 09/03 10:23 : 推 trueman1212:我認為未完成的發明是不用成為優惠期標的而非不能.. 09/03 10:38 : 推 trueman1212:已完成發明的新穎性跟進步性不受到未完成發明的影響 09/03 10:40 : → trueman1212:當然不用考慮優惠期 所以這案例既然可成為引證案當然 09/03 10:41 : → trueman1212:是已完成發明吧 不曉得跟未完成發明有何相關@@ 09/03 10:42 : → VanDeLord:未完成的發明難道不會對已完成的發明產生TSM? 09/03 12:34 : → VanDeLord:研復意見的說法在實務發明過程中很不合理, 09/03 12:35 : → VanDeLord:IAM上郭律師發表的文章對此有提供見解 09/03 12:38 -- 樂創意 飆創新 玩專利 超過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161.52

09/04 00:41, , 1F
有在申請書中敘明公開A+B+C的事實(合規定)就會排除
09/04 00:41, 1F

09/04 00:42, , 2F
同意 會排除
09/04 00:42, 2F

09/04 00:48, , 3F
其實因實驗而公開 通常就是未完成研究中的概念
09/04 00:48, 3F
實驗的定義是已完成之發明,這有智財局有公開說明的檔案可下載

09/04 00:49, , 4F
研究係針對"未完成"發明所為技術內容之探討或改進
09/04 00:49, 4F

09/04 00:49, , 5F
3我覺得還是可以排除 進步性之所以會從224變到222
09/04 00:49, 5F

09/04 00:49, , 6F
因無以阻礙申請專利之發明的新穎性或進步性
09/04 00:49, 6F

09/04 00:49, , 7F
自無主張本情事之必要
09/04 00:49, 7F

09/04 00:50, , 8F
就是為了要排除不同發明 但因組合而來
09/04 00:50, 8F

09/04 00:50, , 9F
否則優惠期不用改成可以進步性主張
09/04 00:50, 9F

09/04 00:50, , 10F
未完成表示最終技術沒人會知道怎麼做出來,自始具有
09/04 00:50, 10F

09/04 00:51, , 11F
進步性,你們對於進步性的定義莫名其妙
09/04 00:51, 11F

09/04 00:51, , 12F
如果拿一個先前文獻搭配習知可以得到申請案內容
09/04 00:51, 12F

09/04 00:52, , 13F
那麼申請案內容相較於先前文獻"沒有未完成部分"
09/04 00:52, 13F

09/04 00:54, , 14F
假如ABc1搭配習知可以換為ABc2,那c2跟c1就是均等!!
09/04 00:54, 14F

09/04 00:54, , 15F
既然均等,本來就可以寫到同一份申請文件中
09/04 00:54, 15F

09/04 00:54, , 16F
而ABc1具有新穎性及進步性的話,ABc2自然具有
09/04 00:54, 16F

09/04 00:55, , 17F
基本上我認為 主張優惠期只有一個效果 那次的公開不會變引證
09/04 00:55, 17F

09/04 00:55, , 18F
莫非我今天公開ABc1,那我只能保有ABc1,其他都要貢獻
09/04 00:55, 18F

09/04 00:55, , 19F
給大眾?
09/04 00:55, 19F

09/04 00:55, , 20F
至於引證是否適格 我不認為會被concern
09/04 00:55, 20F

09/04 00:55, , 21F
我也同意dakkk的看法,但是有人要跳針我也沒辦法
09/04 00:55, 21F

09/04 00:56, , 22F
只好想辦法就法理來試圖解釋
09/04 00:56, 22F
你應該叫謝金燕解解 照這樣的邏輯,只要主張事實(a+b+c)就可以被排除, 該事實屬於未完成之發明, 也就是該事實無法解決申請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也可以被排除? 也就無所謂優惠期適格標的?? 那"研究"二字為何要於此次修法中刪除? 所以專22修法是智財局無聊拼業績?

09/04 01:07, , 23F
ABC如果未完成,表示與申請案中的技術的差異"non-obvi
09/04 01:07, 23F

09/04 01:07, , 24F
ous"......主張與否根本沒差
09/04 01:07, 24F

09/04 01:08, , 25F
如果ABC跟習知技術D一結合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ABC
09/04 01:08, 25F

09/04 01:09, , 26F
有敘明且本身未見於其他先前技術,那怎麼可以因為
09/04 01:09, 26F

09/04 01:10, , 27F
ABC跟D來核駁申請專利範圍ABCD
09/04 01:10, 27F

09/04 01:13, , 28F
研究為什麼會刪除,我上面已經有引用2013審基了
09/04 01:13, 28F
那文件我也有, 我建議你去研究一下"何謂發明",不是從文字上,而是從實務上 A+B+C前所未見,但屬於未完成之發明 A+B+C+D 基於A+B+C所做的關鍵突破,但D由其他已知技術領域轉用而來, 在A+B+C的基礎上,A+B+C+D不符進步性要件 這常發生,有時候一個具體解決方案(A+B+C+D)是建立在解決問題的基礎概念上(A+B+C)

09/04 01:13, , 29F
就是因為研究公開的東西未完成本來就不會對申請案的
09/04 01:13, 29F

09/04 01:14, , 30F
進步性造成影響(因為差異非顯而易知啊)
09/04 01:14, 30F

09/04 01:14, , 31F
中文有這麼難懂嗎?還是您現在只看的懂TRIZ?
09/04 01:14, 31F

09/04 01:16, , 32F
簡言之,如果一個公開事實與申請案的差異"顯而易知"
09/04 01:16, 32F

09/04 01:16, , 33F
則表示該公開相對於申請案是"已完成"
09/04 01:16, 33F

09/04 01:20, , 34F
所以您的意思是提出ABC的人自己申請ABCD不該核准?
09/04 01:20, 34F

09/04 01:21, , 35F
就我所知在美國這會准,在台灣應該會准
09/04 01:21, 35F

09/04 01:21, , 36F
大家都知道藍光+黃光可以做出白光
09/04 01:21, 36F

09/04 01:22, , 37F
所以做出藍光LED的,他之後申請藍光LED+黃光PHOSPHER
09/04 01:22, 37F

09/04 01:22, , 38F
會不准?YAG不就吃屎?
09/04 01:22, 38F

09/04 01:38, , 39F
ABc1跟ABc2是不是同一發明?ABC跟ABCD是不是同一發明?
09/04 01:38, 39F

09/04 01:39, , 40F
這兩個都有單一性因此被認為是廣義的同一發明
09/04 01:39, 40F

09/04 11:16, , 41F
查了一下MPEP 美國也沒說要same invention呀 是寫
09/04 11:16, 41F

09/04 11:17, , 42F
the invention or an obvious variation thereof is
09/04 11:17, 42F

09/04 11:17, , 43F
described in a printed publication
09/04 11:17, 43F
這有兩個概念, 不過一個是已確定(無害揭露則需要完全相同same invention), 一個是值得討論(disclosure 與 claimed invention), 如果兩個視為相同,在實務操作上風險為零

09/04 11:25, , 44F
trueman,你這一巴掌太大力了,臉都腫了
09/04 11:25, 44F

09/04 11:31, , 45F
這次修法的目的就是要盡量符合世界的潮流
09/04 11:31, 45F

09/04 11:31, , 46F
如果連修法目的跟法條精神都不探究,就用奇怪的方式
09/04 11:31, 46F

09/04 11:32, , 47F
解讀,自然會解讀出背離世界潮流的想法
09/04 11:32, 47F

09/04 11:50, , 48F
推deathcustom大
09/04 11:50, 48F

09/04 11:54, , 49F
"實驗的定義是已完成之發明?" 這中文很怪
09/04 11:54, 49F
懇請達人釋疑

09/04 12:11, , 50F
大家放輕鬆 溫馨一點比較好 Q_Q
09/04 12:11, 50F
能反映真實性情總是好事

09/04 14:46, , 51F
p大整個人超溫馨
09/04 14:46, 51F

09/04 15:05, , 52F
da大的意思是我超凶狠Orz
09/04 15:05, 52F

09/04 17:32, , 53F
@@
09/04 17:32, 53F
我怎麼一點也不覺得兇狠 XD

09/04 19:03, , 54F
老實說 22III法條本身就不夠清楚
09/04 19:03, 54F
D大有sense

09/04 19:05, , 55F
參考EPC 55 就會發現台灣法規訂得頗為模糊
09/04 19:05, 55F

09/04 19:06, , 56F
沒有耶 我還沒念科法所 XDDD
09/04 19:06, 56F
我以為你去念了XD

09/04 19:06, , 57F
總之 兩種解釋方式都對 只能看法院判決吧
09/04 19:06, 57F

09/04 19:07, , 58F
就申請人角度 當然是通說擴及到相關發明比較有利
09/04 19:07, 58F

09/04 19:11, , 59F
不過 好的IH操作 根本不應該出現這種問題
09/04 19:11, 59F
理論上這沒錯, 當產品行銷部門說要押期參展時,... 黑暗兵法就出現了

09/04 19:22, , 60F
正常的操作上本來就該避免用到優惠期...
09/04 19:22, 60F

09/04 23:52, , 61F
最簡單的方法是每一個展file一個USPPA,同展出內容
09/04 23:52, 61F
花錢的最簡單,錢花最少的最難,不花錢的最貴。 ※ 編輯: VanDeLord 來自: 60.251.209.130 (09/05 19:18)

09/05 22:32, , 62F
參展先請一個不實審的案 之後的案再提國內優先權
09/05 22:32, 62F

09/06 12:50, , 63F
這不是花錢最少的方案
09/06 12:50, 63F
文章代碼(AID): #1I9W_H34 (Pat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9W_H34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