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阿德勒心理學有沒有在自相矛盾的?

看板PSY作者 (三葉蟲)時間8年前 (2016/01/24 18:30), 編輯推噓9(9016)
留言25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阿德勒倡導鼓勵原則 他說鼓勵與讚美不同 鼓勵著重努力的過程 讚美則是表揚事情的結果 但是無論如何 鼓勵與讚美都是要在他人的認同下才會發揮效果 然而阿德勒卻又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 阿德勒說:根本沒有必要得到他人的認同 那鼓勵有什麼用?讚美有什麼用? 我漠視你一切的鼓勵與讚美 你的鼓勵與讚美 對我來說如浮雲 左耳進右耳出 那你鼓勵要幹什麼? 你讚美要幹什麼? 我完全不會照著你的鼓勵走 你的對牛彈琴對我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 阿德勒的一席話 就要推翻他以往所有個體心理學的基礎了 世界上哪有一個人是真的不需要他人的認同的? 阿德勒是在作夢吧! 我為什麼要聽他的? 因為阿德勒說 我根本不需要任何阿德勒本人的認同啊! 阿德勒心理學還有沒有其他地方在自相矛盾的啊? 謝謝 -- Now that I ask you earnestly and sincerely, Now you answer me mercifully: "To prevent the world from being destroyed, To protect the peace of the worl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01.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M.1453631458.A.071.html

01/24 23:07, , 1F
是不是主體有點混淆了? 而且有在氣什麼嗎?
01/24 23:07, 1F

01/26 23:47, , 2F
阿德勒說的鼓勵並非一般人所言的那種,《看見孩子的亮
01/26 23:47, 2F

01/26 23:47, , 3F
點》這本書中有許多鼓勵句子的示範,也有澄清鼓勵和讚
01/26 23:47, 3F

01/26 23:47, , 4F
美的不同,你可以先看看
01/26 23:47, 4F

01/27 23:34, , 5F
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接受真正的自己,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
01/27 23:34, 5F

01/27 23:34, , 6F
氣。
01/27 23:34, 6F

01/27 23:42, , 7F
鼓勵是賦予勇氣,不說他「不夠開朗」而是「溫和」;不編
01/27 23:42, 7F

01/27 23:42, , 8F
派他「意見太多」,而是「有主見」,看見他的長處。
01/27 23:42, 8F

01/27 23:47, , 9F
人不是不需要被認同 ,而是別老是需要他人認同,活在他人
01/27 23:47, 9F

01/27 23:47, , 10F
的期待裡,很痛苦。要懂得自我接納與欣賞。鼓勵也像是在
01/27 23:47, 10F

01/27 23:47, , 11F
引導他人去接納及欣賞自己好與不好。
01/27 23:47, 11F

01/31 10:06, , 12F
鼓勵是.看見"即使受傷害怕,也奮力前行的過程"
01/31 10:06, 12F

03/28 08:26, , 13F
他對個人自己的力量太自信了。
03/28 08:26, 13F

03/28 12:53, , 14F
自己個人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但我個人感覺阿德勒把很多問題
03/28 12:53, 14F

03/28 12:53, , 15F
都歸結到自己 所有的不能都是自己的藉口
03/28 12:53, 15F

03/28 12:55, , 16F
"都是they的錯"有時不僅是藉口 也是人真正無奈軟弱之處
03/28 12:55, 16F

06/05 09:36, , 17F
我想阿德勒的意思是,鼓勵是正有勇氣的人對失去勇氣的
06/05 09:36, 17F

06/05 09:36, , 18F
人所給予的幫助;不需要尋求認同則表示失去勇氣的人不
06/05 09:36, 18F

06/05 09:36, , 19F
需要刻意甚至過度去尋求他人的認同;主體如一樓說的,
06/05 09:36, 19F

06/05 09:36, , 20F
這兩者並不一樣
06/05 09:36, 20F

11/07 12:44, , 21F
阿德勒提出“社會意識“是人際關係的最高目標,其中要把眾
11/07 12:44, 21F

11/07 12:44, , 22F
人當成夥伴,所以其”鼓勵”是以肯定與感謝對方(橫向關係
11/07 12:44, 22F

11/07 12:44, , 23F
),而非虛質的誇獎(縱向關係)。
11/07 12:44, 23F

11/07 12:44, , 24F
而阿德勒認為個體若為了符合他人認同,失去主體性,易產生
11/07 12:44, 24F

11/07 12:44, , 25F
自卑情節,此互動也不符合橫向模式。
11/07 12:44, 25F
文章代碼(AID): #1MfAVY1n (PSY)
文章代碼(AID): #1MfAVY1n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