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精神分析

看板PSY作者 (羊)時間15年前 (2008/11/21 23:43),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5 (看更多)
※ 引述《drpapa (心誠則靈之瘋院客)》之銘言: : ※ 引述《catwithlover (Keflavík)》之銘言: : : 不過我自己的感受啦,好像精神科的醫生們對精神分析比較有正面的評價。 : 其實大部份的精神科醫師不見得對精神分析有比較正面的評價(反而不少精神科醫師是嗤之以鼻) : 只是正好國內有一些對精神分析很熱衷的醫師們 : 但是這些醫師也不見得就是以古典精神分析的方式來治療分析個案 : 這些醫師大多數也是有做看診開藥的工作 但對心理治療均有一定的興趣與研究熱忱 回一下這個部份 主要應該是因為以前的北市療(現:松德院區)有許多對精神分析很熱衷的醫師 他們當然也非常熱心的推廣與培育 北市療以前每年可以收10~11個住院醫師(全台灣限額77人、還很多醫院沒收到) 等於每年訓練出佔全台灣1/7的精神科醫師新血 這些醫師到其他醫院升主治之後,又繼續用自己學到的東西教下一代 因此才會造成許多精神科醫師都學精神分析的感覺 但是市療也不全所有的醫師都做分析學派的個別心理治療 他們有一部分的醫師是偏向薩提爾的,也有個小組織 至於從綜合型醫學中心出身的精神科醫師 倒是偏向認知行為治療的比較多 當然啦~如果以全體的精神科醫師來說 偏向生物取向治療(開藥)才是主流囉! 畢竟很多病患走進醫院(尤其是鄉下地區)目的就是希望你開藥給他 他們也沒有動機去跟陌生人說心事 甚至根本連說心事的能力都沒有 這跟走去諮輔中心或心理所的學生、高知識分子是很大不同的族群 -- [綿羊捲] 觀賞用植物。 綿羊一遇到她,就會捲起來,因此而得名。 http://sheepin.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41.170

11/22 00:28, , 1F
就我知道的 有一半因素是環境造成的 ex.健保補助少
11/22 00:28, 1F

11/22 00:28, , 2F
也是有很多人以為進醫院找精神科可以聊天結果只是開開藥
11/22 00:28, 2F

11/22 00:36, , 3F
沒錯,這部份城鄉差距超明顯 orz
11/22 00:36, 3F

11/22 00:37, , 4F
其實健保一直在變,最近在focus在藥價比例
11/22 00:37, 4F

11/22 00:38, , 5F
所以醫師都麻開始降藥價、改拼命申報心理治療 ="=
11/22 00:38, 5F
文章代碼(AID): #199jScCb (PS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9jScCb (PSY)